北京旧城保护更新与社区营造怎么玩?

这是一篇有关于老旧建筑资产保护与活化运营的报道,并且严肃到令人发指。(想不出更好的开头)


图片:高见

2016年3月19日,由北京市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市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促进中心主办,爬山虎工作室、旧城吃喝玩乐地图承办的“历史名城与青年一代——北京旧城保护更新与社区营造民间志愿团体工作交流论坛”(以下简称“工作交流论坛”)在北京林业大学内召开。

过去的报道中,老旧建筑更新改造、活化利用的案例多由政府或企业主导进行,而近几年来,NGO组织、民间志愿者用越来越专业的方式参与老旧建筑资产的保护与活化工作中。这些机构和个人的参与赋予了这些建筑、街道、社区更多新的使用功能,同时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在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中,需要更多专业管理和运营团队的参与,因此,对于建筑管理、社区运营方而言,如何与前期规划团队协同合作,高效参与老旧建筑资产更新改造、活化利用工作,将会是这一领域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次工作交流论坛特别邀请了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CHP)、“在地理中旅行”团队、中国青年规划师联盟—爱上百万庄小组、《我们聊建筑》课程小组、“旧城吃喝玩乐地图”团队、“白塔寺再生计划”团队、“大栅栏更新计划”团队,设施管理网作为工作交流论坛特邀媒体支持单位,将本次活动丰富的内容分享给用超前眼光看问题的你们。
 

旧城保护和改造中,民间团体正在做什么?

“旧城吃喝玩乐地图”是从规划师视角关注旧城内微更新项目、发起城市更新相关讨论的微信公众平台。平台不定期介绍旧城里值得一探的历史建筑、创新改造、文化场所和吃喝玩乐去处,通过有趣的改造项目吸引公众对旧城产生兴趣,进而能够走进旧城、了解旧城,并共同思考如何解决旧城存在的问题。其发起人——规划师赵幸(圈子里叫她“龟姐”)认为:“微更新是有机更新,是把城市当作有机体来看待,让城市一个细胞接着一个细胞更新,而不是卸掉胳膊,换上假肢。”在她分享的案例中提到:北京智珠寺是明朝的翻经厂和印经厂,在解放后,智珠寺被租给了一家电视机厂作为办公室和仓库,2008年以前,这个非常美丽的大寺院里填满了工厂的加建房,且破烂不堪。从2008年开始,由“东景缘”团队对其进行了长达4年的修缮工作,将智珠寺规划为三个部分,山门和东配殿部分作为免费的展厅;西边保留厂房,并开设了一家很好的法餐厅;西配殿则是可以出租的多功能厅和高端酒店。


赵幸  图片来源:见水印

赵幸还提到史家胡同博物馆的案例,博物馆所在的院子是民国才女凌叔华的家宅,解放后,凌家迁居海外,这个院落作为街道的幼儿园,在这之后,很长时间都处于闲置。赵幸介绍道:“2010年,英国查尔斯王子基金会和长安门街道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的社区工作坊项目,他们去征求居民的意见,在居民的共同参与下,把闲置的地方改造为胡同博物馆,2013年史家胡同博物馆正式开放,成为北京第一座为社区和胡同设立的文化博物馆。院内不但保留了幼儿园时期墙上的粉笔画,老砖老瓦和梧桐树也被很好的保留下来,博物馆里展示的,不仅是胡同的文化历史,同时也有居民捐赠的老物件。2014年又在博物馆里成立了’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形成了一个基层政府、社区居民、产权单位和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历史街区保护平台。现在的史家胡同博物馆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社区居民的精神祠堂,在这里他们举办胡同茶馆,一起讨论胡同里的事务,制定自己的社区公约,同时也举办文化展览和节庆活动。“

赵幸提到的第三个案例是关于老菜市场更新的故事,随着城市的发展,菜市场正在逐渐消失,仅仅在2014年就有十多个菜市场在旧城里消失,“我们出国玩的时候,经常探访当地的菜市场,在欧洲很多老菜市场,甚至超过百年历史都被很好地保存下来,为什么我们的菜市场不可能呢?”带着这样疑问,“旧城吃喝玩乐地图”针对天陶菜市场,联合志愿团体和社区居民,形成了几个小组,在菜市场关门前,邀请设计师、居民、商贩一起设计。“活动当天我们把之前的照片展示到墙上,很多周围的居民和菜贩拿走一些合照留作纪念。我们希望菜市场能作为社区纽带,也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给菜贩一些启示。这次活动中,我们设有’菜好玩‘、’菜好吃‘、和’菜好净‘等八个版块,我们用菜做成了一些不同的制品,每个板块都吸引着不同的人群,设计师把每个摊位都变得非常漂亮,他们每个人也写下了寄语。”赵幸如是介绍道。通过这次实践发现,菜市场提升形象和丰富功能也许能成为一种很好的商业模式。


天陶菜市场活动  图片来源:见水印


发现身边的老旧建筑资产价值

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CHP)是2003年在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注册的民间公益组织,为帮助社区居民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针对儿童、大学生、艺术家和建筑师、律师、旅游行业、媒体、社区领袖和政府官员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法律和政策解析等方面的工作。在工作交流论坛上,其团队成员张培介绍,如今对社区居民的定义不再是狭义的小区住户,以北京为例,社区居民包含了在北京工作、学习的人。


张培

“‘老北京之友’项目是我们在2006年到2008年之间开展的、分两期进行的项目,主要通过对北京老城25个,现在是33个历史文化保护区和保护区外的建筑和胡同做整体调查。我们共召集了100多名志愿者,调查了1353条北京老城胡同。第二期项目在2007年至2008年之间开展,我们请专家对志愿者进行培训,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建筑保护方面的相关知识。“张培介绍道。调查的胡同信息包括基本信息、与保护相关的信息、居民访谈三个部分,最终调查信息编制成北京老城保护状况的年度评价报告,在《“老北京之友”二期: 关于北京老城保护状况的评价报告(2008年度)》中提到:

·偶尔发现有停放机动车的胡同有76条(占15%),单侧停放多辆机动车的胡同有113条(占23%),两侧停放多辆机动车的胡同有155条(占32%),基本无停车空间的胡同有105条(占21%)。

·完全没有绿化的胡同有142条(占29%),绿化稀疏的胡同有229条(占47%),绿化浓密的胡同有97条(占20%)。

更多调查数据不再一一列举,感兴趣可以到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官网下载,以上罗列的数据中,至少在停车规划及绿化景观改造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发展空间,对于管理和运营方而言,是否又有了新的着眼点?

张培介绍,今年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新发起了“老北京遛弯计划”,从“老北京之友”项目至今,很多胡同已经发生了变化,“老北京遛弯计划”将通过更新的调查结果将这些变化反应出来。


王虹光

“在地理中旅行”是普及建筑、城市知识,分享独特的生活与旅行资讯,以及深入发掘与建筑和城市相关的旅行体验与历史文化的平台,“在地理中旅行”通过组织活动,在城市中步行去发现有趣的历史文化建筑,并绘制成地图。其团队成员王虹光在介绍她参与开发的应用”Town“时说道:“我们希望每个人都通过这个应用里的地图发现自己身边或自己出生的城市中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并且把自己的足迹和故事留存在这份地图上。这个APP会提醒大家为自己留下与城市互动的故事,会告诉大家自己周边有哪些地方值得去玩。我们也将一些文化保护街区和历史遗产标在了地图上。“
 

重点是建筑更新及社区营造

白塔寺社区营造中心,由北京市规划研究院、新街口街道办事处(白塔寺属地)和白塔寺项目实施主体,三方联合拟建,应对北京旧城长期发展所面临的社区文化、环境、配套、特色、组织等问题,以白塔寺地区为试点探索适合北京旧城的社区营造发展战略与模式。“白塔寺再生计划”以“如何在有机更新中平衡新与旧、历史风貌保护与当代功能需求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按照北京首都功能定位,制定出人口持续疏解、物质空间更新、基础能源提升、公共环境再造、培育文化触媒和区域整体复兴的实施路径,使其能够成为具有一定文化价值且能够广泛容纳现代与未来城市功能的传承载体和生活空间。在保持胡同肌理和老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居住片区原有居住功能属性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植入艺术、设计、文创和展览展示等新的元素,营造传统、创意、时尚相融合的新文化街区。

田娜

白塔寺社区营造中心团队成员田娜分享时介绍:白塔寺历史风貌保护区是北京旧城33片历史保护区之一,总占地面积37公顷(37万平方米),其中重点保护区17公顷(17万平方米),监控区20公顷(20万平方米)。现在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容积率0.79。该地区的人口约16,000人,5,600户。白塔寺从硬件设施、民生、文化等方面都有提升的空间。从硬件设施方面看,其基础承载力比较弱,区域交通组织比较缺乏;在民生方面,地区人口密度特别高,建筑质量相对较差,居住条件艰苦,房屋的产权也是比较复杂;在历史文化角度,白塔寺历史风貌保护区里有很多文化资源,包括妙应寺白塔、鲁迅博物馆、社会主义大楼等,目前白塔寺的资源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单体的吸引力颇有不足;从商业方面看,白塔寺地区以社区商业为主,缺乏商业活力和产业附加值;景观方面,白塔寺地区的建筑风貌、整体形象、绿化系统、公共环境都有待塑造。

田娜介绍道:“我们的实施主体采用联合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示范,居民参与,共建和社会共同支持。我们的工作内容包括地区硬件设施和工作环境的改善,引入文化元素,推动地区产业升级。白塔寺再生计划主要分为六个方面,适度疏解人口密度;更新物理空间,对空间进行修缮;提升基础能源,我们协调相关部门做一些施工改造,例如对化粪池和污水管道的改造;再造公共环境,主要是由政府自上而下进行,同时也鼓励居民参与建立自治公约;培育文化触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引入新的文化元素,吸引一些有文化认同的活力人群,引入能够给街区带来活力的功能业态;实现整个区域的复兴。”

谈到社区营造时,田娜表示,社区营造是以共同议事、自律、自治组织的方式形成社区关系的互动,去产生出社区共识和社区意识,并逐渐改变社区的公共环境形态,和区域精神风貌。在社区营造方面的工作上分四个方面:第一,举办社区营造活动竞赛,吸引社会组织参与,以社区为单元,分为不同的组参加活动竞赛,例如友邻互助、生活美学院、胡同手艺等,并通过线上平台把白塔寺地区的旧城故事,改造的点滴变化进行发布,以公众投票的方式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活动;第二,给社区居民表达自己想法的空间,打造社区文化墙,例如厦门的芙蓉隧道全长140多米,邀请厦门大学各个学院来进行涂鸦创作,它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最文艺的隧道;第三,设置管理平台,让地区居民分享成果,建立一个平房区的准物业管理平台,对于占道经营、乱停车、私设地锁现象,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可以从地区环卫、保洁、绿化、养护、交通疏导、生活服务、安全服务等方面填补平房区的物业管理空缺。青塔胡同片区大概有13个院落,其中5个院落实施已经通过,降低人口密度并获得了产权,通过这5个院落的示范带动剩余8个院落的参与;第四,建设地区博物馆,陈列地区历史资源。


王宏杰

“中国青年规划师联盟”是由中国两岸四地民间青年规划师和学者发起的民间组织。联盟的核心成员来自国内外规划设计机构、城市建设领域的专业人士,同时积极吸纳热爱城市、关注城市问题的非专业人士。其成员王宏杰分享北京百万庄小区情况时介绍:北京百万庄小区位于二环以外,不属于古城保护之内,在2013年时提到要拆的是百万庄西里,而非百万庄小区。但是经过调查,百万庄小区依然出现了很多问题。百万庄是对中国住宅设计和城市规划具有深远影响的小区,并且在建国之初,一直是国家精英公务人员的集体居住区。调查时的情况是,60年没有大的修缮,房屋屋檐漏水,化粪池破损,前院停车和堆放杂物,小区一副落魄的景象。2004年时,建筑设计大师张开济(也是百万庄小区的设计师)给北京市领导写信,期望保留小区,2005年有政协委员提出将其作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因此,拆不拆百万庄小区成了一个没有定数的问题,这也是造成如今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介绍“中国青年规划师联盟”采取的一些办法时,王宏杰说道:“当时大家制定了很多的计划,包括政策研究、空间组织等,后来我们和居委会联系上,向地产、中介、住户、专家甚至包括一些权属单位发出了座谈邀请,之后我们写了一个学术版的提案,不久后我们写了《生死未卜,百万庄小区会被保护吗?》这篇通俗易懂的调查文章,并通过“澎湃”和很多媒体转发,同时我们与网民、居民产生了互动,并且和街道、学生建立了联系。我们认为整个社区营造并不是短期的活动,需要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持续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居民居委会和当地人的意愿,联合更多社会资源。目前有很多居民已经完成了自我更新,例如重新装修住宅空间,也对楼道的公共区域进行了重新规划,我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专业团队加入,让百万庄小区变得更加明亮。”


百万庄小区

大栅栏更新计划于2011年启动,是在北京市文化历史保护区政策的指导和西城区区政府的支持下,由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区域保护与复兴的实施主体,与北京大栅栏琉璃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创新实践的、由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基于微循环改造的旧城城市有机更新计划;同时成立了一个开放的工作平台——大栅栏跨界中心(英文名:Dashilar Platform),作为政府与市场的对接平台,通过与城市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家、设计师以及商业家合作,探索并实践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有机更新的新模式。


贾蓉

北京大栅栏琉璃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贾蓉认为:“针对封闭小区到底要不要拆围墙的这个问题,我认为历史文化街区,也就是胡同,一直都是开放的街区。大栅栏在2015年被选入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其历史文化非常丰富,现在住的人口,建筑的现状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了。历史上,这里有寺庙、会馆、茶室、青楼等各种公共空间,有六、七百年历史,每一个房子都有它的故事。至今,开放的公共空间依然存在,所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让社区的公共空间给大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平台去开展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更新如何使公共空间承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需要把握和探讨的重要议题。不管隐性的墙,还是看得见的墙,改变它不是靠一方力量可以完成的,所以大家需要一个开放、跨界的网络平台,我们进行的尝试中,尽量尊重大家的意愿,对于离开社区的人,会得到政策性的补偿,而留下来的,我们希望这些居民跟我们一起来完成区域的改造。所以,我们做了景观、环境的改造,并不是简单的’做漂亮一点‘,而是希望把大栅栏做成一个VI形象,那么,不仅仅是’80后‘、’90后‘,更多好多年不来大栅栏的人,也会希望再去大栅栏逛一逛。“


启蒙兴趣、储备力量

《我们聊建筑》课程小组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7级本科生创办,是一个为北京的高中生讲授建筑学选修课程的学生组织。《我们聊建筑》的建筑教学开始于2012年春天,起初创办这个小组的目的很简单——大家都很喜欢建筑,那为什么不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呢。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聊建筑》课程小组也越来越意识到,(广义的)建筑应该像音乐、美术一样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被普及:通过学习建筑,学生不仅可以开拓视野、启发心智,日后还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感知身边的建成环境,提升公民意识,增强对于城市的认同感。之所以选择高中生作为建筑普及的开始,是因为他们还恰好处在专业选择的节点,正常教学之外还能为有意愿以建筑为日后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专业上的指导。


李明扬

《我们聊建筑》课程小组创始团队成员李明扬介绍:“《我们聊建筑》这门课开始于2012年,到目前为止已经从北京四中扩展到了三个学校,选修课的人数已经达到了247名同学。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这么几个模块。第一个模块交流建筑概论模块;第二个模块是建筑历史模块;第三个模块是建筑师职业体验。这三个模块偏向于建筑;第四个模块是城市认知模块,是指从建筑过渡到城市;第五个是“搜城记”。我们尽量避免在课上采用过多照本宣科的内容,相对来说,互动的效率会比较高。所以,我们争取在每一节课上都加入互动的环节,例如旧城保护,我们设计以地图为蓝本,做了地图拼图课程安排,这门课的原意是解释北京城市发展的历程和基本脉络变迁,结合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我们的地图拼图是从元朝到现在,将56块各时期的地图块拼接到一张大地图上,让学生通过城市的脉络和历史研究,完成这块拼图,这些地图有中、英、法、日、德、俄等多种文字,就这么顺着中轴线,以非常奇妙的方式拼接起来了。全班20个学生,大概用了35分钟到45分钟的时间完成,且基本上正确。达到这个层面以后,我们开了“搜城记”计划——在北京选了一块旧城,然后对这个旧城做了一个旧城片区手绘地图,这张地图是全班20个人共同合作的。最后许多学生在朋友圈里展示了这项成果,其中一个学生说道,’关了好几天,必须冒出来纪念一下这个地图的出炉。前两天,选修课的同学都全体’爆炸‘了,我们终于拿到梦寐以求的我们自己亲手制作的地图,说实在,当初选这门课并不是因为对建筑多么痴迷,但如今看来收获颇丰。我们从小在北京长大,问起来很多人甚至没去过故宫、颐和园,更不会有心去探访默默地坐落在景山东部的那一片普通的居民区,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让我们有机会感受老北京的生活,让我们有机会品味历史与现代的交汇,让我们有机会思考建筑和人之间的关系。‘“

李明扬认为,这些活动会产生滚雪球效应,这些学生可能今后也会成为《聊建筑》的老师,继续锻造新的力量。而现在《聊建筑》团队正在开展许多新的计划。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