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驱动”的国际化社区建设

先和大家分享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

2016年暑假,我在美国待了一个月,其间和朋友租车到一个小镇看风景,在当地一家宾馆里停留了三天。结账离开的时候,那家宾馆不让我们走了,说我们涉嫌交通肇事逃逸。我们回忆了很久才想起来,有一次在宾馆的停车场启动车辆的时候,我们的车跟后边一辆车的车尾轻轻地碰了一下。那次碰撞非常轻微,我们也只是相当微弱地感觉到了。当时,我们车上的四个人赶紧下车,仔细检查双方的车辆有没有被剐伤、碰坏。在反复确认过两辆车都没有任何被损坏的痕迹之后,我们才放心地走了。

这件事情,被当地的两位美国式“朝阳群众”看见了,他们向当地的警察局举报了我们。接到举报之后,警察局立即通知宾馆,把我们登录在案,不让我们离开。我们要想结账走人,必须到当地的警察局投案。于是当天上午,我们就开车来到当地警察局。这里的治安情况看上去非常好,因为这个警察局像没有经历过什么大事一样,见我们来如临大敌,持枪“迎接”我们,把我们吓得要命。

之后的处理过程一共用了三个小时。那辆被我们撞到的车早就已经走了,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虽然我们都是外国人,但美国警察局在处理的时候一视同仁。最终的结果是,我们需要缴纳90美金的罚款,然后就可以离开了。

这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认识到:第一,外国管闲事的人也挺多,一般群众的思想觉悟很高,法律意识很强,公民整体素质与国内有很大差距;第二,在对外国人的管理上,美国社会可以做到一视同仁,如果上述情况发生在中国呢?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也是我开始关注城市国际化问题的一个契机。

以下我将阐述的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中国城市国际化的背景以及各主要城市国际化社区的建设进程;第二,国内舆论对国际化社区相关话题的回应;第三,深圳市蛇口片区国际化社区建设的个案经验。

趋势与差距:

城市国际化,中国是否有必要向世界看齐?

2015年,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援引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来华移民已经成为国际移民新热点,中国已经成为极具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而且是亚洲

地区最受外籍人士青睐的国家。国际移民流向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趋势。

接下来,我们用数据分析一下中国外籍人士的总体规模。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登记常住外籍人口是60万人。2013年,这个数字已经提高至85万,可见增长的速度是很快的。我又在报纸及网络上查询相关数据,统计出中国各大城市常住外籍人口在本市常住人口中所占比例,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各大城市国际化的发展程度:大多数人一直认为上海市的国际化程度是最高的,但数据显示,上海市的外籍人口数量虽然最多,但外籍人口所占比例只有0.73%;青岛市反而是最高的,外籍人口所占比例为1.1%;北京市外籍人口所占比例是0.6%;广州市外籍人口所占比例是0.63%;天津市外籍人口所占比例是0.26%;深圳市外籍人口所占比例是0.22%;重庆市外籍人口所占比例是0.029%。

通过这份数据,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中国城市的国际化水平了。最近社会上有一种倾向,有些人认为我们已经不用再建设“国际化城市”了,我们要建设的是“国际城市”。为什么没有了一个“化”字?因为我们已经不用再去向国际看齐,而是应该让他们向我们看齐了。但是,事实是否真如这些人所说呢?

第二组数据,是国际大都市的外籍人口在本市常住人口中所占的比例:2011年,伦敦外籍人口所占比例是36.7%;巴黎外籍人口所占比例是14.5%;新加坡外籍人口所占比例是38%;东京外籍人口所占比例是4%;首尔外籍人口所占比例是2.7%,已经算是相当低的。

对比以上两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从人口结构上来看,中国各大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尚且赶不上首尔,和伦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相比差距是更加显而易见的。中国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并不算高,因此我们不能够太自满。

国际化社区在国内各城市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都提出要建设国际化城市。城市社区是城市的窗口,在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过程当中,很多城市也提出了建设国际化社区的明确要求,政府也开始采取一些相关举措。

从2007年开始,北京市已经在朝阳区的望京等地试点国际化社区建设。北京应该是国内第一个进行国际化社区试点工作的城市。紧接着,北京市的海淀、顺义等区也开始了这一轮试点工作进程。

2013年,武汉市开始规划8个国际化社区的试点工作。

2017年,西安市出台政策,计划在两个新区开始国际化社区的试点工作。

1986年,国际化社区这个概念还没有被提出,然而上海市已经特别批准了拱北新区的国际化建设工作。这是以居住功能为主,同时涉及外事外贸活动的一个综合性的涉外街区。它不是一个单独的社区,而是很多社区的综合体,自规划建设以来,迄今已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2015年,上海市印发相关文件,由政府参与推进国际化社区的规划与建设。

2016年,杭州市以召开G20峰会为契机,出台相关政策,提出要在杭州市建设7个国际化示范社区。一时间,“国际化社区”成为杭州媒体界的一个热点词汇。该项目的试点工作已经于2017年启动,预计到2018年,杭州市国际化示范社区的数量增长到20个。

2003年起,广州市出台相关规定,要在外国人散居规模达到100人以上的街区建立外国人服务管理工作站。

2015年,深圳市提出要在全市建设8个国际化示范社区。

从总体上来说,虽然目前中国城市国际化街区的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国际化程度相对不高,但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以及外国人来华定居越来越频繁,中国各个城市开展国际化社区建设的热情已经开始高涨了。我们对外籍人员的管理重点,将从过去的出入境管理,延伸至对他们在华基本生活的服务和管理。


外籍人士参加贵阳市观山湖区会展社区迎新春亲子游戏活动(贵阳观山湖区政府)

目前,在国际化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

第一,管理问题。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外国人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的“三非问题”上。我在深圳蛇口的6个社区进行相关调研时发现,我所统计的数据与派出所、街道办,甚至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的数据都有差异。这表明外籍人员入境之后,我们对他们的相关信息的登记可能存在漏登的现象。

第二,服务标准。我们是否应该尽快建立起一套统一的国际化社区服务标准?这套标准非常重要,但它应该是怎样的?

第三,参与问题。如何让外国人在中国的社区里也能主动参与社区活动以及社区建设?

要解决这三大问题,需要政界、学界以及社区实务界共同去努力。

国际化社区建设在中国社会舆论界是一个新的话题。据我所知,中国最早的关于国际移民社区的研究文献出现在1997年,作者是当时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邹振环先生。他的研究主题是“清末的国际移民及其在近代上海文化建构中的作用”,具体来讲,就是外国人在上海租界社区中的国际移民生活及其对上海城市文化的示范效应。

在这篇文章发表之后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社会舆论界对这个话题没有任何回应。2002年左右,上海市的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建设一系列服务于高端人士、国际人士的社区,并首次正式提出“国际化社区”这一概念。但当时这一概念主要应用于住宅领域,还没有成为一个学术概念。直到2005年,北京市举办全国第一个关于国际化社区建设的论坛,“国际化社区”才真正成为一个学术概念。

然而直到今天,国际化社区建设依然是一个冷门的话语。通过相关的信息检索我发现,围绕这一话题发表的具有学术意义的文献不足30篇。这说明它依然是一个非常新的话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深入挖掘。

案例:深圳蛇口国际化社区建设历程


深圳蛇口邮轮中心(大公网)

据相关数据统计,2005年,深圳市居住6个月以上的外籍人口总计6,000人。2015年,各派出所登记的常住外籍人口总计超过2.6万;临时居住的外籍人口数量达115万;有131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深圳投资,超过一半的世界500强企业在深圳市设立分公司;全市涉外单位有一万多家,外籍人士每年到访人次达780万。

深圳是继北京和上海之后,全国第三个被国务院授权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城市。当我们衡量深圳的国际化程度时,可能不仅要从常住外籍人口的数量和比例来考量,还要从其他的国际化要素上去考量。2010年,深圳在国家层面被定位为国际化城市。从那以后,深圳市政府开始直接地介入到国际化社区的建设中来。

2014年,深圳市外事办公室推出《深圳市国际化城市建设重点工作计划(2014-2015年)》,规划打造8个国际化社区。2015年,该计划开始实施,蛇口区有6个社区被纳入建设规划体系中来。这6个社区中有两个是市级的试点,还有4个是区级的试点,统一命名为“国际化街区”。需要强调的是,它并非是一个个独立的社区个体,而是一个开放式的街区整体。

蛇口最早是个工业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祥地,也是最早有外籍人士居住的一个街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不仅是全深圳最大的、也是整个华南地区最大的国际化街区了。无论从外籍人口的数量上来看,还是从服务标准体系上来看,蛇口都代表着华南地区国际化社区建设的领先水平。

我们测量蛇口社区国际化程度的标准,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外籍人士所占比例。在蛇口的6个社区里,常住外籍人口在本市常住人口中所占比例为5%,应该是整个深圳最高的。在个别小区里,这一比例甚至高达78%。

第二,外籍人士的社区参与情况。主管这6个社区的街道办事处——招商街道办已经创立了至少三种机制,来吸引外国人的参与。

第一种机制,是外籍居民自发自治。它主要体现在街道办会有条件地允许和支持外籍人士依靠一些自发的社团开展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这种社团很多,比如蛇口的国际妇女会,家属们可以在这里组织一些俱乐部性质的活动。目前国际妇女会已经被纳入深圳市妇联的范畴,妇联搞的很多活动国际妇女会也是可以共同参与的。此外,还有印度社交俱乐部、基督教会等,都是在政府允许的前提下成立的。通过开放这些制度管道,外国人可以正式地参与到深圳的社会建设中来。

第二种机制,是深圳社区的志愿服务机制。在区外事办和区团委的支持下,蛇口发起组织了一个国际志愿者队伍。截止到2016年4月11日,这个队伍已经有206人。

第三种机制,是外籍居民的参与机制。他们被允许参与居民议事会、业主议事会。

政府企业“两轮驱动”,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多年以来,蛇口国际化社区的建设发展,主要是由“两个轮子”驱动的:

第一个是企业。在30年的时间里,企业作为龙头,利用中央的许可和授权,大力地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

第二个是政府。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样。1990年之前,政府与蛇口更像是伙伴关系;1991年到2010年,政府开始承接相关工作;2010年以后,政府开始明确定位,规划发展目标;2015年,以前海蛇口自贸区的成立为契机,企业与地方政府结成利益共同体,基层政府成为具体的项目实施者。

目前,对于深圳市的国际化社区建设来说,主要有三个指标:

第一,企业和政府之间要产生一种协同效应。市场力量和行政力量的“两轮驱动”,是国际化街区建设的重要特点。但是目前看来,这种协同效应在蛇口区还有待改善。作为基层行政机构,区和街道在蛇口国际化街区建设中发挥的力量还不如招商局企业发挥的力量大。

第二,在分析人口结构时,我们可以不只把外籍人口作为衡量要素,也把那些具有国际背景的中国居民吸纳进来。中国人在国外生活、工作过,当他回到中国,居住在社区里面,是否也能提供一些有关国际化社区建设的必要信息?

第三,在推动国际化街区建设的过程当中,市政府的宏观政策体系目前还很不健全,有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17年12期/总第410期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