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物联网——物业与设施管理科技的力量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18年11期/总第441期

在物联网时代,物业管理企业如何将设施设备管理纳入一个智慧的系统当中?怎样借助人工智能及物联网实现设施设备高效运维管理?如何整合物业管理、资产管理服务需求,有效结合现有设施设备实际功能,实现终端设备和资产的“管、控、营”一体化?

2018年11月16日-17日,2018现代物业发展论坛“戎威远保安·人工智能+物联网——物业与设施管理科技的力量”在苏州举办。

主办单位现代物业杂志社社长宋有兴在致辞中提到,1981年物业管理进入中国内地,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家在物业管理方面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2007年《物权法》的颁布使业主权利和义务在国家法律层面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肯定和明确。而2017年以来,以互联网技术领航的现代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物业管理行业的主要驱动力。

宋有兴说:“科技成果所带来的巨大便利、安全,使得物业管理在争议声中依然顽强成长,蓬勃壮大。同时科技发展是开放的社区建设和人居生活的充分必要条件。中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和通往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建设格局,注定将涌现更多的开放城市和开放式社区。物业管理的专业格局很难在固守传统的保安、保洁、绿化、维修、客服等基础层面粗放内容,专业深度上将在精细化、标准化、自动化方面不断精进。在产业宽度上,将从住宅、办公、商业物业全面拓展到工业、场馆、园区、公司不动产、公共服务事业等不同类型,渗透到居家养老、生活便利、个性化需求的关联产业。未来的物业管理必将借助科技之手,绕过当前的乱局,跨过暂时的困惑,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规则约束行为、利益阳光透明、正当需求充分保障、失信违规无处遁形的新局面。各位物业管理人,请大胆地接受科技、运用科技、发展科技!”(详见2018年10期《科学技术是今后物业管理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全球企业不动产协会(CoreNet Global)中国分会主席、微软大中华区不动产及设施管理部负责人周诗杰,全面介绍了微软公司办公室智能化管理、停车管理、餐厅管理、能源管理方面的运用,例如公司采用物联网技术的摄像头用于捕捉每个停车位上的车牌号,可以实时显示占用状态,让员工通过手机找到自己的停车位。在办公室中采用红外+运动传感器的部署,用来检测人员和移动状态并以实时方式显示工位使用状态。采集到的数据存储于MS云中用于分析管理办公空间利用率、停车场使用情况、自助餐厅管理等。通过智能化的管理,提高员工的体验,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详见本期《现代物业·设施管理》第13页《微软设施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周诗杰

戴德梁行执行董事、大中华区资产解决方案主管
,以北京凤凰传媒中心为例,分享了戴德梁行在物联网方面的应用。北京凤凰传媒中心在2016年开始使用管理软件平台“1设施”,2018年加入物联网并联接“1设施”,加入物联网对环境参数(区域性的温湿度、IAQ数据)、设备运行状态(电梯、空调)、有针对性的数据收集(洗手间使用率)、风险数据(消防、水位)等进行监控管理。收集到数据与工单管理系统联动,还可以进行视频联动,可以有效进行员工绩效管理,降低人员成本。(详见本期第51页《建筑物联网应用:北京凤凰传媒中心案例分享》)


江耀权

苏州中心作为苏州乃至华东整体开发体量较大的综合体项目及政府重点民生工程,业态丰富,管理单位有两家商业管理团队、一家酒店管理公司、一家写字楼物业管理公司、一家公寓物业管理公司等多家单位,各单位界面交错,近5,000个车位的停车场有21个出入口且互相连通。苏州恒泰控股集团城泰商管总经理助理、负责集团物业管理板块业务的张烜,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心云”平台,“心云”平台汇集了苏州中心智能化系统九大模块,将视频监控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客流分析系统、机电设备监测系统、停车场监测系统、电梯监测系统、消防CRT系统等集中在心云中心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度。平台将整个建筑群的广播系统、音频采集器、视频、设备传感器、机电、消防、电梯等各类设备集成在一起将物联网和大数据云计算结合起来。心云平台相当于集中监控指挥中心。通过采集、分析数据信息,及时进行对外协调多家物业管理公司、公安、城管、市政等部门,高效有序地建立苏州中心整体物业管理机制。(详见本期第55页《心云平台——苏州中心物联网运用实践》)


张烜

人脸识别涉及的隐私问题及数据保护

周诗杰认为:对待个人隐私方面,应当采取谨慎的态度。首先从顶端设计的角度,国家应该要有所作为,需要有清楚的法律法规。欧盟隐私保护法案《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正式于2018年5月25日生效,这对科技行业来说震动较大,但是有利于整个行业未来发展。对大数据公司来讲,数据的应用、采集、保护都应该有严格的要求。我们国家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其次从公司角度,需要严格地实施国内、国际标准。在很多应用场景中,采用模糊算法即可,没有必要精准。

苏州中心曾出现一起治安事件,利用人脸识别、红外卡口技术,在两小时内控制了犯罪嫌疑人。日本豪之英中国区高级副总裁赵庆昱提问:如何防范滥用定位服务?张烜回答:首先有相关的法规约束,心云平台和公安局合作,只有公安部门才会采取具体到某一个人的定位动作,心云只负责将数据传输过去。在苏州中心现场中,更多的运用是与腾讯合作的LBS系统,只捕捉人群统计数据,例如某区域内的人流密度或者某一个点位卡口人数是否超过安全管理极限,捕捉的是群的数据。

对“是否接入公安系统”,江耀权认为,目前AI发展前景较好,如果国家强制要求企业必须与政府系统进行对接,那便无法回避。但就目前而言还是选择不对接。“我们真正想用到人工智能的地方在于:第一,降低楼宇管理的风险;第二,降低人员成本。”江耀权说。

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实效

索迪斯中国数字化与创新总监郭昌华的演讲主题为《数字化赋能生活质量服务》。他提到,索迪斯《2018全球工作场所趋势报告》与中国市场最为相关的三大趋势为:准备迎接“95后”、物联网及“人力资本管理3.0:员工体验变革”。(《2018全球工作场所趋势报告》共分七个部分,其中文版由《现代物业·设施管理》从2018年第7期开始独家首发、连载刊登。)


郭昌华

报告显示,目前“95后”,尤其在高科技企业中,已经成为研发或消费的主力军。从消费体验的变化来分析:如果工作任务中带有游戏的元素,54%的员工会比较容易接受;55%的员工认为科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工作场景和工作的趋势中缺少科技力量,这55%的员工会感到不满意。“95后”员工对电子屏幕非常熟悉,通常使用不低于五块屏幕。90%以上的“95后”愿意把求职方向放在科技型企业、已实现数字化的传统企业或互联网企业。

索迪斯在2018年年初引入餐饮数字化消费者旅程。使用该平台,员工在进入餐厅之前,手机App会提醒今日菜品种类、餐厅拥挤程度等信息。智能菜品识别结算系统,即人工智能餐饮,是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收银机系统,通过高清相机直接识别菜品,实现快速结算,同时可生成个人营养数据报告;智能无人零售机,可以通过刷脸支付或无线移动端、二维码支付,实现“先享后付”的无人零售体验。在餐厅里安装AI人工智能摄像头,实现人流场景、无人零售场景监控。

在索迪斯一站式综合设施设备管理云平台中,智能访客管理系统将移动互联网、二维码、人脸和证照识别等技术融于一体,将目前手工填写出入登记信息、电话咨询被访人等传统方式转变为数字化方式处理,消除了手写登记填写时间长、信息缺失虚假多、不易保存、信息查询困难等弊端,提高了效率和企业形象。

在物联网应用方面,索迪斯与上海一家国内民营企业合作开发IFM Sharp (一站式综合设施管理云平台)。平台包括访客管理系统、工位管理系统、会议室管理、客户服务系统、能源管理、餐厅应用。根据企业级应用需求和向客户收集的消费需求进行定制,分析不同消费数据,做出有特色的IFM Sharp。在表现方面有很多版本,如微信小程序、钉钉小程序,以此迎合“95后”使用需求。

绿城服务集团总工程师徐建民介绍了绿城服务集团“海智链物联网平台”的研发、构成和使用情况。以杭州西子国际项目为例,将项目设施设备管理各模块整合到“海智链物联网平台”。平台对消防、电梯、供配电三大系统进行监测,同时将智能停车、人行、视频分析、暖通、给排水、环境监测等模块进行整合开发,并将各系统数据进行关联,让设施设备不再“孤立”地存在。“海智链物联网平台”基本涵盖了目前物业服务工程管理方面的内容,应用物联网技术保障物业服务安全、提高物业服务质量、提升物业服务工作效率,并有效降低物业服务运营过程中的人力及能耗等成本。(详见本刊2018年7期《绿城徐建民:借助物联网实现设施设备高效运维管理》)


徐建民

台湾和艺顾问有限公司执行长、淡江大学工程学院助理教授林世俊,分享了台北市公共住宅如何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及物业管理平台。他说“IoT+AI+物业管理平台系统结合,软硬件应用于建筑载体,并增进人类生活舒适便利、安全节能,可以降低营运阶段总成本(物业管理费用)”。他认为,IoT架构中,AI的应用层比较重要,AI必须通过大数据汇总来实现。


林世俊

2017年台北市公共住宅规划完成约1.2万户,而在后续4年里必须要达2万户,8年要达到4万户,目前使用物业管理平台系统做远程监控、环境监控、智能物流、智能能源网、智慧医疗照护、智能交通等。台北市公共住宅智慧社区的架构,采用的是整合式布线系统-光纤骨干网络,与空调、电梯、消防、送排风系统、照明系统、发电机、充电桩、给排水、雨水回收、太阳能发电、储能设备、紧急求救系统、水质检测、空气品质环境检测、门禁、停车设备管理进行连接。通过网络发布即时信息,只要有通信密码,就可以获取即时信息。

IoT+AI+物业管理平台的智慧服务部分包括:智慧办公室、智慧图书馆、智慧托婴、智慧零售商业、智慧健康照护。根据日本建筑协会生命周期总成本比例数据为:项目规划设计费0.4%、营建费15.8%、营运人事费21.5%、设备修缮费27%、耗用能源费32.3%、税赋2.6%、废弃处理的部分是0.4%,即在项目营运阶段(营运人事费、设备修缮费、耗用能源费)占总费用的80.8%。中国台湾地区推动智慧化建筑已有20年,智慧化全生命周期的项目规划设计费0.4%、营建费16.8%、人事费18.1%、设备修缮27%、耗用能源费25.9%、税赋2.6%、废弃处理的部分是0.4%;即项目营运阶段占总费用71%。与日本建筑全生命周期总成本相比,节省效益8.8%。在未来导入IoT+AI+物业管理平台、大数据方面运用AI以后,预计规划设计费0.4%、营建费(物业管理平台系统)16.8%、人事费15.1%、设备修缮费16.1%,耗用能源费24.2%、税赋2.6%、废弃处理的部分是0.4%。营运阶段总成本可以由之前71%降到55.4%,节省效益高达24.4%。


图1  IOT+AI物业管理平台系统效益(资料来源:林世俊)

通过详细的对比,林世俊认为“物联网+人工智能+物业管理平台”最重要的是能增进人们的生活舒适性、增加便利、保证安全,同时可以实现节能减碳、降低营运阶段的总成本。

专业标准的建立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FacilityONE(费哲)设施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刘军,作为中国设施管理国家标准起草主编,详细介绍了首批设施管理国家标准起草、发布的情况。首批设施管理国家标准将于2019年4月1日正式实施,设施管理国家标准的颁布代表了从国家层面推动中国设施管理行业发展的决心。设施管理在中国有了统一的定义——在建筑环境内整合人员、场所、过程,并以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提高核心业务生产力为目的的组织职能。


刘军

刘军认为,在国际设施管理标准ISO 40001体系中,最重要的七个方面:第一,组织需求,需要了解组织的背景、需求和期望,才能确定FM管理系统的范围;第二,领导管理,当了解需求以后,需要建立领导、承诺、政策、组织角色、职责和权限;第三,规划,建立应对风险和机遇的行动,制订FM目标和计划并将其实现;第四,支持,包括资源、权限、意识、通信、文档的支持;第五,运营,建立运营规划和控制流程,根据标准实施对流程的控制、保持记录的信息、确保外包流程得到控制;第六,绩效评估,包括监测、测量、分析和评估、内部审计、管理评审;第七,改进提升,对不合格进行纠正,持续改进。

刘军认为,在中国,设施管理与之近似概念的有设备管理、物业管理、服务外包、资产管理。其实在这四个概念当中,国内有很多部分是共享的。设备管理和“设施管理”的概念有交叉,但并不是一个概念。因为设施管理是和建筑有关系,而设备管理概念更广泛。按照目前ISO的定义,设施管理的范畴覆盖了物业管理,物业管理是设施管理当中的一部分。对于服务外包,设施管理涉及的不仅是外包商、服务商,也会有甲方,所以在设施管理的模型中,甲方、乙方都有设施管理。相对于资产管理,传统意义上设施管理范围很大,固定资产有很多资产,但设施管理的资产是相关建筑资产。

如何理解设施管理?首先,一定要带入环境内,把设施管理涉及的所有专业进行归纳;其次,设施管理最重要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这是ISO标准定义中最核心的部分。设施管理不仅是设施问题,而是从设施战略规划到空间、运营、服务、改造翻新的过程,涵盖了方方面面,最终目的是提升整个组织的目标和绩效。在这些专业过程中,当没有ISO标准时,大家没有一个共同目标,很难去实现价值的最大化。ISO国际标准的意义,就在于可以让大家向一个方向去努力,实现目标和绩效。(详见本刊2018年9期《刘军:意识到位,设施管理才不走弯路》)

优服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上海竹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金雪容,以实际案例为基础,介绍了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帮助企业实现减员增效。智能系统可以实现楼宇强弱电系统、IT系统与云的互联互通及双向联动控制,并通过开放的API为企业级开发者、大数据分析团队等提供数据调用服务,降低实体企业物联网服务创新和数字化转型门槛。


金雪容

金雪容认为,在物业管理30多年的发展中,行业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经验管理要逐渐转变成数据,数据又在科学管理的标准指导下进行分析、识别。当数据应用到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便可以用于提升行业的工作标准、工作效率和社会满意度。

优服管理系统开发中通用部分包括报修、报工单、能源管理、台账、设备管理、预防性的维护保养、保安巡查巡检、库房管理、人员管理等工作流程,目前已和IoT进行联接。

以重庆某写字楼项目为例,2016年4月份上线报修板块,一年(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共减少工程人员13人,减少总体人员的费用81.59万元,其中用16万元做绩效奖励。在实施中,每月低于50张工单人员公司将不再续签合同,因而将人员编制从36人缩减到24人,人员年总成本约减少了655,900元。(表1)

北京某写字楼2016年人员架构151人,2017年减员22人,减少的部分主要是客服人员。因为工程部分使用了信息化系统以后,工程人员不需要再由客服人员帮助其去沟通终端用户。2018年整体减员8人,包括客服人员和管理人员。从全国各地的案例项目来看,利用信息化技术对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人员绩效有很大的提升。

台湾宗陞数位有限公司业务总监林裕国,介绍台湾既有建筑物如何利用BIM新技术进行运维。他认为,BIM集成GIS、FM、IOT 、云、APP,建构以数据驱动的BIM可视化智慧管理。他说:“建筑的产生经过规划、设计、发包、施工、运营维护等过程。在建筑运维中,应该全面提升管理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延长设备寿命,减少运维人员数量,提升管理效率。”(详见本期第59页《既有建筑物智慧运营管理》)


林裕国

数字系统运用

台湾益升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益升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赵育敏,以《全方位客制化管理——开放式跨平台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与应用》为演讲主题,介绍台湾地区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市场规模。以台北市信义区广慈博爱园区公共住宅为例,介绍台湾地区在智慧社区建设方面的经验,通过智慧科技的应用,使居民在安全、健康及舒适便利等方面能接受到实时与全面性的照护。


赵育敏

2017年台北市政府推动智慧社区,同时颁布了《台北市公共住宅智慧社区建设规范手册》,要求以后台北市公共住宅都要依据此规范来建设,以形成“台北智慧城”。

台北市公共住宅示范性智慧社区要求有:1、透过智慧科技的应用,使居民在安全、健康及舒适便利等方面能接受到实时与全面性的照护;2、因应全球气候变迁及能源枯竭等环境议题,亟需导入智慧策略、永续环保等相关产业技术;3、智慧科技应用秉持开放性、可相容及可扩充三个原则;4、其建筑物具备主动感知六种需求面向的智慧化功能,包括安全防灾、资讯通信、建筑自动化、节能管理与智慧电网、智慧生活服务、物业管理;5、物业管理前期介入,并导入云端智慧化管理,以提供可靠、实时、稳定之服务。

数字映射(Digital Twin),指在信息化平台内模拟物理实体、流程或者系统,类似实体系统在信息化平台中的双胞胎。借助于数字映射,可以在信息化平台上了解物理实体的状态,甚至可以对物理实体里面预定义的接口元件进行控制。与工业4.0之网络实体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 CPS)类似,两者本质上都是一种虚实融合技术,但数字映射似乎更为生动到位。

基于数字映射概念而提出智慧社区解决方案——开放式跨平台管理系统,该平台特征有:1、结合物业管理的专业顾问群,全方位客制化管理模式考量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及使用者需求;2、采用开放式通讯协议和软件,促进各个传感器的资讯整合及设施设备永续维运,意义化的讯息模组使物理对象或系统和虚拟模型的连接更加容易;3、以GIS或BIM作为元件构筑一套虚拟模型以预测装置、设备或系统的状态,以及执行力、安全性等潜在问题;4、结合AI+IoT软件技术创建愈加接近物理模型的虚拟模型,以实现脉络化的有效解决方案,降低各项营运成本,由各种解决方案带动智慧创新商业模式及经济效益。

开放式跨平台管理系统在智慧社区中必备的关键能力:1、标准化、可沟通的能力,提供一致、完整的位址空间和服务模型;2、筛选能力,能透过有意义的讯息模组主动撷取重要的参数信息;3、整合及介接能力,能实时连接垂直与水平不同面向的平台、系统或各服务端,并产生互动式作业;4、分析、模拟及预测的能力,根据参数数据预测不同结果,优化流程实现最高效率;5、决策能力,权限分配、任务调派或提供管理者做决策的资讯;6、品质保证的能力,所有的流程可以被记录、被追溯并优化;7、安全性过程,从资料传输、处理、回馈到贮存之安全性管理及风险管理;8、成本效益,管理平台本身透过使用开源软件或其他方式降低建置和运维成本。

赵育敏认为,云端智慧管理平台就像一个领导人或管理者一样,虽无法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境界,但是如果它拥有这样的能力,可以让子系统或后端设备和服务提高效率,甚至更多地发挥创意。

深圳玖伊绿色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接管大师”评估系统,对建筑物运营、设施设备进行评估检测,以建筑物绿色运营为核心,围绕提升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内的运行效率这一综合目标,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专属定制的绿色运营解决方案,创造客户更高效健康的美好体验。


李欣泽

玖伊商务品牌经理李欣泽从建筑运营管理和服务的市场情况、设备设施管理的困境、建筑数据分析的价值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大数据时代设备设施如何高效管理的新思维:

首先,建筑运营管理和服务是一个不少于5,000亿元的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建筑总面积约为600亿平方米,物业管理面积约为400亿平方米,绿色建筑面积约为10亿平方米(2018统计数据)。绿色建筑运营市场截至2017年底超过1万个项目,总面积10亿平方米, 平均每个项目11.05万平方米,其中有绿色建筑运营标识只占7%!从建筑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来看,80%以上的费用都是在建筑运营期发生的,包括修缮费15%、设施更新费23%、综合服务费(清洁等)20%、能耗费27%。

其次,在现行的设备设施管理上,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上;每日报修量大,维修人员疲于应付;仍是事后进行维修;按人头计算服务费用,导致工程人员数量多,效率低;设备运行效率低,设备故障率较高;设备本身的功能和效率没有发挥到最优状态;科学的预防性维护保养不足等方面的困境。例如深圳某项目,项目投入在前期设计、规划上一共用到了97项技术,从2013年建成到2018年五年时间里,其真正能够应用上的都是表面层次的技术,例如新风净化系统、室内通风系统。但是实际在设计规划的时候提到很多概念性内容,在后期运营时并没有应用。通过评估发现只有30%左右的设备能正常使用,剩下70%的都是处于不用或是瘫痪、损坏未进行维修的状态。

根据“海因里希法则”分析企业的安全管理可以认为: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项目运营中,如果将成千上万的建筑缺陷和问题充分地发现、分析和检测出来,有利于保证建筑运行安全,提高建筑运营的可靠性和整体效率。建筑缺陷将对运营阶段资产管理、空间管理、能源管理和安全管理及客户服务都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因此接管评估是整个后期运营的基础。

再次,设备设施本身的数据参数远远未被挖掘,可以作为决策依据,用于提升设备设施管理效率。后期运营中有价值的数据包括:6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由设备故障导致的。按照每天8小时工时计算,维修人员花费在直接维修工作中的时间只有32.7%。大量的时间耗费在路途、领料、接受任务等过程中。如果在实际工作中,仅是倡导和实施定期巡检、路径维修和短维修,维修的效率就可以提升10%以上。内部故障成本约占总质量成本的33.3%,包括报废、返修、返工、停工导致的成本或损失,因此仅降低返工即可以降低成本20%。外部故障成本约占总质量成本的24.9%,也就是说,故障将引起额外的外部成本增加,包括顾客投诉损失、运输损失等。

李欣泽认为影响设备故障的因素有:1、清洁,据多年的统计建筑物设备故障46%以上与清洁有关;2、螺栓紧固,在评估一家企业过程中发现,在其统计的故障中60%是由螺栓问题导致的,包括螺栓扣丢失、松垮螺栓使用不当,另一家企业在一项检测中对其2,273个螺栓和螺母进行检查,有1,091个是松动、缺失、或有缺陷,缺陷率达48%;3、润滑,润滑合理可以降低提高5%的运行成本;4、损毁部件未及时更换。

苏州苏大教育服务投资发展集团副总裁、苏州东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磊,分享该公司信息化平台结构的经验。信息化平台是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体系,包含九大体系,分别为:财务管控体系、协同管控体系、供应链管控体系、人力资源管控体系、行业业务运营体系、内部资产管理体系、项目管控体系、数据标准化体系、技术支撑平台。(详见本期第62页《苏州东吴物业智慧信息化建设与运营实践》)


许磊

戎威远安全服务集团团委书记、宣教部部长张德伟,介绍戎威远安全服务生态圈,运用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结合社会资源、社区资源,通过智能终端实现对家中设备和社区设备的智慧物联,实现智慧物业安全远程视频监控、安防报警联动、手机对讲、社区020、社区物业管理联动等扩展。戎威远智慧物业安全服务平台(包括数据管理系统、统一门户、统一协同系统等)将社区运营管理系统、智慧养老服务、社区安防系统、社区节能监控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社区物业服务系统等社区子系统结合, 向社区居民提供全面、便捷、开放的安全服务环境。


张德伟

项目实地考察

11月17日上午,与会代表到达现场体验苏州中心物联网技术实际应用。苏州中心由苏州恒泰控股集团整体开发运营,占地面积约1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13万平方米,集商场、办公楼、公寓、酒店于一体,是地上建筑与地下空间整体开发的超大型城市共生体,集中能源中心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市综合体供冷供热系统。管理者以专业设施管理、资产管理和监管物业服务为基础,侧重商业招商策划和运营管理,打造大型综合体的全生命周期系统资产管理服务。

苏州恒泰控股集团城泰商管总经理助理张烜、经理王宏伟、主任张瑜携苏州中心物业管理团队,详细专业地讲解控制中心“心云”物联网管控平台、苏州中心写字楼管理、能源中心以及经营业态特色等运营管理实践。

本次论坛由现代物业杂志社主办,台湾物业管理学会、云南省物业管理行业协会、苏州恒泰控股集团协办,戎威远安全服务集团、汇法网&催天下、深圳市能效通网络有限公司、东方雨虹建筑修缮技术有限公司赞助,苏州市东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提供会务支持。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