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地铁”催生“换乘停车场”的运营管理
早上驾车到地铁站口,把车停到固定的停车场,然后换乘地铁到达上班地点,下班后乘坐地铁到达停车场,凭借公共交通卡享受停车场的低价优惠,再驾车回家,这就是P+R(Park and Ride),驻车换乘,近年兴起并且发展迅速的一种出行方式。
对市民而言,换乘的方式一方面节省了上班途中拥堵的时间,另一方面节省了油费,既方便又实惠。对城市而言,一方面,这种出行方式通过将部分车辆拦截在城市边缘,引导市民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减少了城内的车流量,降低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另一方面,减少了市区的尾气排放,十分环保。
随着这种出行方式越来越受欢迎,P+R停车场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必需的公共交通配套设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地都纷纷开始P+R停车场的建设与推广。
其中,北京市已经建有近40个P+R停车场,作为P+R停车场规模最大,发展较快的城市,其建设和运营经验、教训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平改立”——新突破
在P+R停车场规划发展的过程中,北京市又开始了新的尝试,1月1日,北京市通州北苑P+R立体停车场正式启用,这是北京首次尝试P+R停车场的“平改立”,意味着北京市P+R停车场又有了新的突破。
这个位于北京市地铁八通线北苑站西北角的立体停车场原为地面P+R停车场,占地4292平方米,于2008年建成,共计141个停车位。去年1~5月,停车场在工作日和节假日泊车率都超过100%,考虑到驻车换乘需求增大,市政府决定将其改建为机械式智能立体P+R停车场,项目由北京市公联公路联络线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及运营管理。
自去年6月开工建设,历经6个月,通州北苑P+R立体停车场终于正式启用。本次启用后,停车位增加了157个,总共298个车位。
将立体停车场与P+R停车场相结合,既节省了土地空间,又有效地增加了车位,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
同时,考虑到P+R停车场主要使用时间为工作日,特别是白天,一旦过了下班时间,停车场的车陆陆续续离开,车流大量减少,空间和设施就都闲置了下来。天通北苑P+R立体停车场提供全天24小时服务,周末及节假日可以为周边商区提供停车位,晚上8点至早上6点,则为周边居民提供停车位,这样既减少商区周边停车乱的现象,又部分解决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充分地利用起了停车场的空间资源。
此外,为配合《北京市纯电动汽车充电站空间布局规划和充电桩等相关设施配建指标研究》,此次改造还在场区内增设了充电设施,以满足电动汽车车主的需要,其中包括20个“慢充充电车位”和5个“快充充电车位”。
“平改立”——新挑战
虽然停车场“平改立”增加了车位,但同时,机械化运作也为运营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运营方的北京公联交通枢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表示,立体的停车场在运营管理方面比平面停车场更复杂。
首先是机械化带来的安全隐患,通州北苑P+R立体停车场采用了智能的平面移动存取车方式,设置了5个进出口、5台平移车。市民只需要把车辆停放在指定的车位中,剩下的存取工作全部由电脑控制机械设备执行,总的时间需要90秒。时间快,机械化运作更加智能,但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机器一旦发生故障,容易刮擦车辆。
对于这一问题,公联公司相关负责人王京辉对《现代物业》说,首先要保证两百多个机械车位的设备厂家严格按照规定的养护制度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保养;其次,针对机械车库最重要的四个部分——电气设备,升降机,搬运器及出入口区域的设备,公司设置了专人进行检查和维护;此外,公司安排了专业的软、硬件工程师全天驻场,确保遇到问题后第一时间解决。
注重维保的同时,公联公司给每个停车位都上了社会公共责任险,通过将风险转移给了保险公司的方式保证出现安全事故时市民能够得到及时的获赔。
除了安全问题,一些较宽较高的车型很难通过平面移动予以移动,因此,除了立体停车楼,在建设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在平面上设置普通停车位,以便特殊车型的车辆停放,通州北苑P+R立体停车场特地设置了67个普通停车位,以便运营时作出协调。
如今,通州北苑P+R立体停车场开始运营将近一个月了,据王京辉介绍,该停车场每天存放车辆在100辆左右,主要是由于在施工期间,原先的部分固定用户已经在周边地区找到了存车位置,同时,正值冬季,大部分市民都采用自驾车的方式出行,因此,如何加大宣传告知有驻车换乘需求的市民,也是公司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