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昆明世博园看企业接管大型展馆的“资产盘活

1999年5月到10月,昆明第一次举办了A1级世界园艺博览会,本届博览会也是中国举办的首届专业类世博会,会址设在云南省昆明市北郊金殿名胜风景区,占地218公顷,其中中国馆为园区最大场馆。自举办世博会起“昆明世博园”变成了旅游胜地,也成为了市民休闲的经常去处。时至今日,昆明世博园已经历了12个年头,虽然仍有许多市民前往观光,但园区的吸引力已不如从前。

2011年10月17日,各大网站纷纷转载了主题为“昆明世博园中国馆下月将改造成百姓婚礼宫”的新闻。这些消息中称,昆明市民对此事讨论热烈。一部分市民表示支持,他们认为世博园已经历了十多个年头,完成“园区盘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让昆明世博园焕发生机;另一部分市民则持否定态度,他们担心对于中国馆的改造会改变中国馆原有的展览布局,同时更担心中国馆会成为只有少数人能去的“私人会馆”,普通市民因此少了一个休闲游玩的地方。

自负盈亏模式下的世博园

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向《现代物业》介绍,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闭幕之后,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云南世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成立了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负责世博园景区景点投资、经营及管理,园林园艺产品展示,生物产品开发及利用,旅游商贸等方面的运营。

该公司在接手昆明世博园运营之后,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向观光游客出售门票,这些收入用来支付整个园区的维护、水电费和人力成本。在运营初期,由于昆明世博园作为国内首个A1级世界博览会园区,在国内具属唯一,有这个独一无二的优势,游客数量自然有保证,整个园区的运营也是非常顺畅。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昆明世博会议中心有限公司具体负责昆明世博园内中国馆的升级改造。公司张文总经理告诉《现代物业》:“一般意义上的开发就是将场馆用作旅游和观光,用门票费用来维持场馆运行和维护。事实上,昆明世博园落成后整个园区的设计和后期运营方式也许是适合1999年的市场的;然而最近几年,这种设计和运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旅游市场要求了。场馆老化严重,产品明显退化,国内同类旅游景点增多,特别是2006年沈阳成功承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现在西安国际园艺博览会也刚刚闭幕,昆明世博园对于游客的吸引力远不如前,单靠门票收入已经难以维持园区的日常维护”。

自负盈亏、市场化管理使得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必须要在门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考虑昆明世博园的出路。2011年2月,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由其控股的昆明世博会议中心有限公司,拟将昆明世博园内中国馆修缮后改造利用,开发为世博园区的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张总经理说:“对于昆明世博园区的改造分为几个阶段,其中最大的中国馆的改造由我们(昆明世博会议中心有限公司)负责。对于世博园的改造,更为准确地说应该是‘转型升级’。将整个世博园区由从前的简单观光型业态转型升级为城市休闲度假综合业态,也就是‘世博核心度假旅游试验区’。转型升级之后的昆明世博园将更漂亮、更美观,是为大众服务的场地。”

昆明世博园中国馆升级改造

中国馆是昆明世博园最大的室内展馆,经营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风格结合汉代宫苑建筑与南方民居建筑特色,是园区代表性展馆之一,在“世园会”召开期间的主要功能为展览和会议。根据国际展览局和世博会的惯例,世博园区建筑分为两种:一种是永久性建筑(标志性建筑),一种是临时性建筑,且临时性建筑居多,一般在6个月的展览结束以后拆除。昆明世博会议中心有限公司提供的一份《中国馆改造情况》中称,近年来在沈阳、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也为昆明世博园提供一些成功的经验,在展会结束以后,相应的临时性场馆都进行了拆除,或者继续经营转为城市的标志性景区、旅游服务设施和城市综合体。

在改造之前,由于中国馆地基沉降部分墙面漏水,有的地方还形成了与“钟乳石”类似的凝结,场面几乎可以用“残墙颓壁”来形容。加上馆内小商小贩聚集,消防安全和监控设备失修,场地的严重劣化导致整个中国馆内只有两三个展馆开放,已经不能满足参观和服务的要求。

为了解中国馆改造工程进度,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施工现场实地查看。整个中国馆的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施工人员正在对展馆的内饰进行装修和维护。在施工现场仍然能够看见部分尚未动工的中国馆旧设施,由于年久风化,暴露在外面的白色地砖和配饰都已经泛黄,再加上斑斑水渍,确实是失去了观赏价值。位于中国馆内部一楼的两个观赏水池在“世园会”之后基本没有进行过水源更新,水体已经显出了绿色且气味难闻。工作人员介绍说,两个水池会在整个工程接近完工时进行换水,由于水池没有循环,所以在新中国馆营业后,定期换水也成为了日常维护工作的一部分。

在转型升级之后,昆明世博园中国馆将成为集会议、参观、游览等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会议中心。张总经理说:“在整个对中国馆的改造过程当中,我们有四个方面的准则:第一,绝对不破坏中国馆原有的风格和风貌;第二,保持甚至增加植物,使得中国馆的植物环境和生态环境更具有可持续性;第三,改造后的中国馆仍然会面向全体市民开放;第四,各省赠送的展品仍然会免费展出,而且展出环境会更加艺术化,展品也会得到更好的保护,一些贵重展品还会在专门的展示厅中展示。”这一点也在正在施工现场得到了印证,在中国馆的正门前和中国馆二层东西两个大厅中,记者看到,被整体镶嵌在墙壁中的大型展品已出于保护的目的用巨大的泡沫纸包裹起来。工作人员表示,为了在施工中保护原有重要设施,石狮之类的装饰都被泡沫纸层层包裹。

对于市民提出的改造后的中国馆是否会成为只有少数人才能去的私人会馆,张总经理也给出了否定回答,同时,他也表示改造升级之后的中国馆在管理方面会有很大的改变。原来的中国馆管理比较开放,“可能更多的是市民可以吃着米线打打牌的日常休闲的地方”。在转型之后,中国馆有可能在一边举行会议、婚礼之类的商务活动,而另一边则面向游客开放观光。“这对于游客和市民的素质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当然我们对游客和市民的素质还是有信心的,在升级转型之后的中国馆将会有更加有规划的引导性管理。”

后世博园的发展模式

随着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中国各城市承办大型国际级展览的能力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国际博览会越来越多。2006年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闭幕之后,沈阳世博园基本维持了世园会期间的原貌向公众开放,收入主要以出售门票为主。

在同类型的园艺博览会中,西安世博园的发展方式又有所创新。西安世博园并没有延续展会之后继续售票展览的方式,而是在展会即将结束之时就开始着手设计整个园区及周围配套设施的商业化改造。记者在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官方网站上发现一项名为“后世博园设计调查”的调查表,在这张表中详细列出了西安世博园的各种拟定添加的商业设施,由关注世博园的民众来选择。从整个调查表的设计来看,无论是影视中心、5D影院还是休闲度假中心、游乐园,整个西安世博园将更加商业化。这样一来,西安世博园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开辟多条收入途径来维持园区正常运营如此简单,而是着眼于以世博园为中心,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和创收盈利。

张总经理表示,昆明世博园的升级改造,也是借鉴了各大城市中比较成功的经验。他认为,西安世博园的改造实际上就是整体商业化的运营模式,这更类似于超大型的“主题公园”。“单靠门票收入来运营的昆明世博园肯定是亏损的,”他说,“由于政策和实际情况的制约,昆明世博园的改造升级工程只能在原有的工程项目上做文章——翻新、修缮然后商业化运营。至于改造成本究竟达到了多少,由于工程尚未结束,也很难作出总体统计。改造升级之后的园区,要在今年12月运营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根据这一个月的收入额度来预测整年的运营情况,改造升级的结果究竟如何,仍需要市场来进一步验证。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

     

© 2019 中国设施管理网  |   滇ICP备19007344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