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与设施疫情常态化防控要点

进入2021年,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国内已经得到了基本控制,社会整体秩序逐步恢复正常,但全球防疫形势依然严峻。世界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2021年1月1日9时1分,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超过8,377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82万例,疫情在世界大部分地区仍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在此影响下,我国国内局部地区疫情偶现紧张态势,整体防疫工作仍不容忽视。
      值得庆幸的是,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基本建立健全了疫情防控的各级管控措施,许多宝贵经验也逐渐转化为全民共享的知识得到广泛传播,国内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不仅得以建立,常态化防控理念也已深入人心。
      为此,《现代物业》特别梳理过去一年内所报道和发表过的物业与设施疫情防控相关内容,从中提炼出普遍适用的常态化防控管理要点,供业界人士集中参考。
 

       写字楼及办公空间篇  
 
      万物梁行商办项目复工保障措施
      万科物业与戴德梁行合资公司(简称“万物梁行”)在大中华区管理超过1,000个商办项目。其疫情后复工期间的主要措施有:
      项目三级应急制度:根据疫情的进展,将项目疫情分为三个等级进行预警,并实施分级控制,发生不同等级预警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响应措施。并将该政策以最快速度通知到各项目。
在办公室外显著位置张贴卫生提示

设置专用测温区域
      防疫知识与标识指引:从客户体验出发,制订并下发《万科物业戴德梁行防疫标识手册》和《万物梁行防疫指引海报》,在各项目推广使用,确保万物梁行项目防疫指引可视化标准统一。
      标准化作业规范:为做好办公楼复工防护,对项目全流程防疫动作进行了标准化规范。全面开展公共区域消毒工作,进行每日多次的全方位、无死角消毒,其中电梯、卫生间等人员触摸密集处不低于2小时一次的高频率消毒,并为电梯配备一次性按键用纸和免洗消毒液;各楼层设置专用封闭垃圾桶用于装置废弃口罩,物业管理人员对废弃口罩经开水浸泡后损毁处理,并使用酒精对垃圾桶进行消杀;严防病毒通过集中式空调传播,空调只设置为通风模式,同时对空调系统所有的室内机、新风机组、送回风口、滤网进行清理。
      电梯防疫:疫情期间,电梯间内外全面消毒清洁频次为两小时一次,并在电梯轿厢内配备防疫物资。同时在候梯区和轿厢内设置安全站立区标识,并将电梯承重限制下调为正常情况的50%,以保证轿厢内每个乘客之间有足够的间距,降低感染的可能。
口罩回收专用垃圾桶

轿厢内位置标识
      出入口管理:在各项目排队入口处设置提示牌、公示大厦准入条件,并在路线地面设置1米间隔线标识;在入口测温区保持安全距离测温,同时使用手持式热成像测温仪和立式测温仪确保对人员准确测温;设置消毒地垫和一次性消毒鞋膜;将登记流程电子化,提升登记工作效率和客户体验;设置临时休息等候区和单人等候区(隔离区);设置外卖快递统一放置点。对驱车出入写字楼的人员,一是将车辆入口与出口分离;二是将登记测温点前移,保留回车空间,同时设置车辆测温等候区,避免入口堵塞。此外,在常规人员配置基础上,额外增加一组物业管理人员提供现场支持,确保车场入口顺畅且安全。
      (《写字楼打响复工“战疫”》,文/苏晨,原载于《现代物业·设施管理》2020年2-3期)
 

      疫情对未来写字楼设施设计的影响
      物业管理本身是一种刚需,尤其疫情期间物业管理在保障安全以及防范疫情的传播方面起了关键的作用。
      第一,未来大楼的健康元素,对建筑设计、运营管理会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因为公共卫生安全及社会安全是一个长期问题。
      第二,新建项目以及既有项目改造时,业主可以多考虑做一些隔离的架构,比如合理设计一些访客空间、物品存放空间等。
      第三,考虑更多的无接触服务设施,比如进出楼宇大堂可以不用按按钮,而是通过扫描条码或身份码,包括电梯、卫生间的进出等。
      第四,对于大楼内的新风和空调的设计,应该借鉴日本的一些经验,对空气做必要的过滤或隔离。
      第五,一些必要的设备不能等需要的时候再临时去买,因为临时去买不一定能买到,比如一些测温设备,需要留出一部分预算来提前准备。
      (《朱一兵:后疫情时代商业地产生存之道》,记者/方舟,原载于《现代物业·设施管理》2020年5期)
 

      保持办公场所中的安全距离
      在后疫情时代,重振工作场所与公共空间活力的最大变化之一将是工作间距,换句话说,执行保持社交距离的规范。
      在员工招聘方面,公司将优先聘用更多的清洁人员。办公楼用箭头标识引导人流将成为标准。而雇主会仔细考虑室内空气流动情况。在亚洲,曾经经历非典疫情,如今又见证新冠疫情,在企业和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已经成为亚洲文化的一部分,也被视为抗击和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现在,美国和欧洲必将赶上这一流行趋势。戴口罩将成为规范,体温检查也将频繁进行。
      在医学界竞相研制冠状病毒疫苗的时刻,企业正在思考如何安全地让员工返回办公室。人与人之间保持六英尺(约1.83米)的距离是个很好的标准,让企业遵照设置员工小隔间的间距。可以先从简单的战略性改变开始,以适应安全社交距离的需求。在开放的环境中融入适当的距离要求很重要,在平衡个人空间需求与开放空间理念方面,企业绝对可以发挥创意。第一步是增加办公桌之间的间距,甚至可以重新考量员工工作台的朝向。保证安全距离简单易得,使用透明的压克力板来划分工作站,加上隐私面板以及侧桌板就可实现。
      下一步,企业可以考虑将大型会议室、培训区甚至公司健身房改造为新的办公空间,保持员工获得最佳的安全距离。利用现有空间,改变其用途,可以帮助企业快速调整适应需求。还可以通过引入绿植来构建间隔,通过单个花盆或大型的绿植墙就可实现。绿植可以增加工作空间需要的设计美感,还可以充当自然屏障。通常,绿植花费都不贵。
      (《危机对工作空间构成的历史性影响》,文/贾森·麦肯,原载于《现代物业·设施管理》2020年8期)
 

      办公空间重要变革之ABCD
      新冠疫情是当代人经历的首个全球性流行疾病。无论疫情在未来几个月有何变化,即便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面世,疫情经历仍然可能会对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场所的运作方式产生长远的影响。工作场所的机会在于前进,而非后退,而技术和材料将在后疫情时代的工作场所中发挥关键作用。
      A(Automated)——自动化
      员工可通过智能手机向电梯发送指令来避免按电梯按钮,会议室可配备声控技术来控制照明、音视频设备,而穿过门禁或用洗手间冲马桶只需简单挥一下手。可在办公室入口处设置非接触式通道,让员工不必用手触摸就可进入建筑设施,而通过运动传感器和面部识别功能就能实现门禁的自动开合。
      简单的智能辅助技术就能提供全新操作界面,从而无需物理接触按钮或触摸办公室表面。有一些应用正在颠覆办公室布局,未来可实现非接触式办公,例如采用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代替门卡,可使员工通过智能手机进出建筑或坐电梯,或者在白领餐厅用无现金支付方式购买食物和饮料。
      上述技术能否成功实施,取决于建筑现有的技术水平。
      B(Breathable)——可呼吸
      需要对空气过滤系统进行彻底的技术升级,安装各类有源或无源的设备,如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活性炭过滤器,以及紫外线和静电沉淀设备等。而技术和卫生保健设施的洁净室所采用的方法,的确可过滤病毒颗粒,但对大多数工作场所而言,这些方法可能不切实际,或太过昂贵而负担不起。
      ·用在回风口的抗菌过滤器、双极电离器、紫外线灯;
      ·增加气流、延长系统运行时间;
      ·保持公共空间的通风系统全天运行;
      ·使用喷雾剂或紫外线加强管道系统卫生。
      C(Clean)——清洁
      技术投资可使建筑物更好地为人服务,同时改善公众健康。无接触式表面就人们感知的清洁度和真实的清洁度而言,都意义非凡。而智能照明设备减少了人与共享表面的接触,也可根据用户的喜好进行定制。
      其中的一个指导原则是选用可承受腐蚀性清洁用品的材料,应当避免天然油木等表面多孔的材料,最好使用石材或层压板,而铺地材料应选用能承受频繁洗涤的织物或地毯。这些更为耐用的材料并不一定比你更熟悉的替代品昂贵,并且很少有机构有足够多的预算来进行花费高昂的改装。工作实践规范会继续演变,因此与维保人员保持密切协调非常重要。
      就空间的使用体验而言,洗手间至关重要,而茶水间则是休闲、社交的场所——大多数设施的租户每天都会使用这两个空间。这些空间含有水暖设备,而茶水间还会有食品处理设备。新冠疫情前刚刚够用的厕所设施,如今可能问题重重,短期内的解决方案可能是在马桶上增加喷雾消毒装置,以及带有紫外线(UVC)或远波紫外线灯的马桶盖,此外至少确保马桶有盖子,令污染物的扩散最小化。而长期的解决方案可能是安装带有内置消毒功能、紫外线灯或远紫外线系统的新型免提马桶。
      占用感应器可在工作场所的清洁方面实现多个功能,如让维保人员看到哪些空间处于使用中,哪些需要清洁,以及哪些自上次清洁以来尚未使用。当下,整个社会对传染性疾病高度重视,可能会催生新型的办公空间,具有类似医院的元素。即便与之前相比没什么变化,但是带病上班的想法可能令人无法接受。另一方面,对健康和卫生的关注度相当高,以至于为无菌环境赋予了新的含义。
      D(Data)——数据
      所有工作场所策略均应以社交数据为依据,有价值的社交数据可令复工更加成功,如安排哪些员工一起工作,他们的座位应如何安置等;如果有员工不幸感染,这些策略还能为追踪密切接触者的必要工作打下根基。
      此外,可将社交数据与建筑系统中的信息匹配,来绘制员工互动图谱。建筑安全系统保存了员工和访客的进出记录,房间预订应用和传感器可提供使用人员的数据,借此能够向可能接触到患病员工的同事示警,令其寻求治疗或采取缓解措施,而维保人员可以优先处理可能被污染的区域;建筑信息模型系统(BIM)可将设施与设施里的员工兼容在一起;移动物联网能够追踪每个人,可服务疾病检测和其他用途。
 
      (《技术和材料——关于后疫情时代的工作场所管理》,文/狄娜·班德,原载于《现代物业·设施管理》2020年9期)
 
 商场入口防疫秩序标准化管理
      商业物业篇  
 
      购物中心疫情防控三个阶段
      疫情尚未波及时
      购物中心针对疫情未波及时的前置布防应理性注意几个风险点:一是实时资讯更新必须是来源于政府防疫主管部门的官方渠道,严禁小道消息,必要时一定要进行电话再次确认;二是全员广而告之的疫情信息及注意事项必须是通过购物中心官方平台传播;三是周密前置布防阶段一定要以专业的防护知识和可行实操为培训重点;四是环境消杀及防护物料必须是以最大单月耗量为储备单位进行补仓;五是根据实地情况完全有必要在各个出入口设置临检点,但凡测体温异常(二次均≥37.3℃)的客户务必要在一线劝离,并将情况上报街道防疫部门。
      疫情已经传入时
      当购物中心内有感染者时,首先安全管理部门必须第一时间封锁事发现场,引导感染人员原地等候并安抚其情绪,同时安排专人将相关区域进行物理隔离,其他区域及人员视情况进行有序疏散。
      上报之后,一定要等候警方和专业医务人员的到来,现场积极配合并协助救治;必须对疫情发生区域(含感染人员的活动半径及流动轨迹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深层消毒杀菌工作,含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排风系统的过滤网及管道等;最后,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客观需要,深层检索或搜集疑似病例的相关资料及已接触人群信息,做好跟踪,视情况进行隔离,并将后续防控情况及时汇总并上报当地防疫部门,等候指示等。
      上述四个应急工作,既可并轨并线同步执行,也可穿插套进有序实施。
      善后举措
      疫情之后有三个层面的具体工作需要关注:
      1、全面复盘。购物中心在疫情后必须进行一次全模块及全流程的工作复盘,旨在进行“细节校正”和“效率提升”,既要固化“可塑点”,更要优化“薄弱点”,类似一次严肃认真的流程再造。
      2、转移止损。疫情过后的实损评估与保险报备也是购物中心恢复正常经营秩序必须的修复点。详实统计品牌商户的受损程度以及防疫物资的使用情况,含工程类设施设备的应急保障情况等,按照规范的保险报备流程进行风险转移,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各条线上的实体缺损及经济损失。
      3、品牌修复。客观上,发生疫情对购物中心的运营秩序及经营业绩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后续经营如何重筑消费者的体验信心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实践中得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才行。首先是调整心态“定向”逆袭,打法是守住基本盘:一定要聚焦、聚力于原会员客群来重塑购物中心的市场品牌声誉。通过新媒体(微信/抖音等)定向推送,传播一个可视化、标准化、显性化的安全放心购物空间;其次主攻半径社区,从一公里或三公里起步,叠加五公里及十公里内,培育新粉丝;再次深化服务,从触点细节、沟通渠道、客户调查、诉求回访等模块提升运营品质;最后是智慧科技的应用,通过打造全实景线上的“逛街”体验,全线植入以“玩”为中心的感知性、趣味性和惊喜感。
      (《购物中心疫情防控及恢复预案要点》,文/雷健,原载于《现代物业·设施管理》2020年4期)
 

      专业清洁服务篇 
 

      提高物业清洁作业的专业性
      一是引入专业清洁团队。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让专业人做专业事。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引入专业化的清洁公司。但这要考量一下物业项目的收费标准及综合性营业指标。高端住宅、综合性写字楼、大型商业中心、大专院校可以采用引入专业清洁团队的模式,但要加强作业过程的监管,签订好专业保洁服务合同,通过现场检查、巡视、业主方意见征询的方式来对外委保洁团队进行监管,利用经济杠杆来保证保洁质量的落实。
疫情无疑提高了对专业清洁服务的需求
      二是引入先进的保洁设备、器材。目前,保洁设备众多,但大都在高端酒店里使用。我们经常见到物业管理行业里喊出这样的口号:“要做酒店式的服务”。但客观来讲,有几家物业管理公司有使用上酒店保洁里的设备与器材?对于高端物业项目,通过先进设备、器材的使用来体现保洁的专业性,提高效率,提高保洁服务质量和环境的舒适度。像专业清洁扫地车、中小型洒水车、车载喷雾车、地板打磨机等相关设备,有条件的物业项目就应该投入、引进。
      三是引入先进科技来体现清洁的专业性,适应高新科技时代对保洁行业的需求。高端服务项目可以引入机器人扫地机来进行服务,引入无人机喷洒消毒水进行消杀人等新的新科技作业模式,向委托方展现保洁与科技的对接,提高保洁行业的专业认知度。
      四是进行清洁作业标准的制订。若是龙头企业,可以考虑来牵头制订清洁行业的作业标准,通过制订全国、全省、全市行业的清洁标准来作为行业认可的服务质量基本量化指标,定期向社会进行发布,通过颁布清洁作业标准来提升行业认知度。
      五是编制清洁行业作业指导书或教材。可以因时制宜,编制通俗易懂的清洁作业培训教材。也可以组织专业人员编制清洁行业的作业指导书或教材,使清洁行业有理论性的指导,来提升清洁行业的社会认可度。
      六是加大清洁行业员工队伍的培训教育力度。客观来讲,在社会大众的普遍意识里,清洁人员只要简单交待一下,有了扫帚、拖把与擦布就可以做清洁了。但要做好高端的清洁,必须对员工进行必要的三级教育,尤其是高端的物业,但这一方面仍然比较欠缺,应该进一步加强。
      (《提高物业清洁作业的专业性》,文/黄永发,原载于《现代物业·设施管理》2020年6期)
 

      医院物业清洁工作复盘与提升
      武汉登峰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有十几个医院项目部,且武汉市第五医院、江夏区中医医院、随州市中心医院、鄂州市中心医院、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咸宁中医医院都是接收新冠肺炎病人的重点医院,遭遇了很严峻的挑战。
医院物业清洁工作,复盘与提升是重要一环。图为武汉登峰物业随州市中心医院项目部进行病房清洁工作。
      疫情之后,作业标准较疫情前有了较大提高的,制订了《医院清洁与消毒原则》,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根据风险类别和清洁等级要求制订标准化操作规程,内容包括清洁与消毒的工作流程、作业时间和频率、使用的清洁剂与消毒剂名称、配制浓度、作用时间以及更换频率等。比如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同时,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与人员卫生处理,手卫生严格按“七步洗手法”执行。这些标准的执行和完善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也将成为一个长期的固定标准,应该一以贯之地坚持做好这项工作。
      (《王会先:平凡的企业贵在扎实做事》,记者/益清,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20年9期)
 

      楼宇系统及特定设施空间篇  
  

      不可忽视的卫生间
      在对大量建筑的实际调查评估中发现,无论是医院卫生间、大型标志性建筑的卫生间、绿色三星标识建筑的卫生间、大型园区的卫生间,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为表现在:地漏不能发挥效用、排风不畅、排水管道反水弯效果欠佳等;再加上清洁和消毒如果不到位,一旦发生粪口传播,在疫情期间容易造成极大的感染。
      卫生间新冠肺炎防疫的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全方位消毒:使用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对卫生间全面喷洒消毒;开放关闭前应做好全面冲洗和消毒工作,每2小时对所有重点部位消毒一次并进行记录。
      2、勤洗手:手不接触身体其他部位,卫生间提供杀菌洗手液,勤洗手。
      3、配备水溶性厕纸:疫情期间有条件的单位在卫生间配备水溶性厕纸。
      男厕位内取消厕纸篓!要求如厕人员将用过的厕纸丢入马桶随水冲走!
      在女厕位内配备带盖的垃圾桶并且套垃圾袋;要求如厕人员只把女性卫生用品等不易溶解的废弃物投放至带盖垃圾桶内,将用过的厕纸丢入马桶随水冲走(或女厕在洗手盒旁只放一个带盖垃圾桶集中投放废弃卫生巾)!
      4、地漏加水封:保证地漏保持50%的水封,可以早晚各两次添加水,隔离病毒。
      5、不要在卫生间使用手机。
      6、加大卫生防疫宣传:在各卫生间入口处、男女厕位间内、洗手台等醒目位置设置卫生防疫温馨提示,内容包括如厕人员佩戴口罩、不要乱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不要将粪便及尿液遗撒在便器外。要强调所有人将用过的厕纸丢入马桶随水冲走!
      7、物管对排污管道每周疏通一次。
      设计问题
      对排水管没有设计安装反水弯,整改建议:在小便池下方安装反水弯(整改简便,快捷);针对蹲便建议更换自带反水防臭功能的蹲便池。
      对排风扇排风效果差不能有效的把气味排出,整改建议:更换较大功率的排风扇。
      对卫生间地漏效果不佳,整改建议:更换防臭效果更佳的潜水艇牌地漏,并加注水封。
      安装问题
      对排风扇连接软管道较细,排风量不足,整改建议:扩大排风扇出风口,加大排风扇软连接管道直径,提高排风量。
      对排风管道在安装时转弯较多,排风阻力增大,严重影响排风效果,整改建议:调整排风扇连接管道。
      对排气管泄露问题,整改建议:排气管在室内时,要检查排气管接驳处密封是否完整,若存在问题,应该整改,因为在漏气的情况下,当卫生间启动排风扇时,可能会将有毒的空气抽入房间内。
卫生间清洁不可忽视
      管理问题
      针对楼层卫生间排风机设备没有安排人员开启,整改建议:通过培训,确定负责人,制订开启和关闭风机的具体时间,制订管理表格和管理制度。
      针对卫生间地漏防臭盖和墩布池地漏防臭盖被人为拿掉,造成从地漏管道内反臭味,整改建议:严格要求保洁人员管理好各自服务区域的设备设施。
      现场清洁问题
      针对由于保洁人员配备不足,造成卫生间清洁和消毒不及时,整改建议:配备足够保洁人员,确保清洁和消毒到位,制订培训计划,聘请专业人员对保洁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规范工作流程。
      卫生间排风口
      整改建议:卫生间排风口要远离人员流动区域,并进行专业消毒。
      (《被忽略的卫生间:大数据分析提升疫情防范》,文/侯国强、贾新喜,原载于《现代物业·设施管理》2020年2-3期)
 

      暖通空调系统抗疫运行
      两个原则
      第一原则——运行时尽量不开循环风,关闭回风,尽量开新风;另外一个并列第一原则——独立空间有独立的新风和排风,尽量不要掺混,避免上下游污染。
      第二原则——空调房间冷热负荷非常高,从防冻需求考虑不得不开启回风时,必须做到有效过滤来防止病毒传播。
      暖通空调系统在疫情期运行管理模式转换并不是只为了应付眼前情况,还要从理念上升级、智慧化升级,解决前期设计、调适、系统虚设带来的隐患,实现长效防疫运行。
 
      暖通空调系统长效防疫的解决方案
      一是需要回归本源锁定目标。
图1为中央空调系统常时和疫情时运行方式
      暖通空调系统关系“五度”,具体如下:
      (1)温度:升温、降温
      (2)湿度:加湿、除湿(制冷降温同时)
      (3)速度:风量和风口
      (4)洁净度:过滤
      (5)新鲜度:新风和气流组织
      回归本源锁定目标,是未来新项目及现存项目的本源评价标准,同时要从管理上完成目标闭环和量化管理。目标闭环是指设计时就要明确本源的空气处理目标,做好分期化管理,在施工、调适环节严格管控。再好的设计没有好的施工质量和调适,最终效果还是会打折。这就是为什么开始设计理念很好,但最后气流还是会发生污染掺混的原因。
      然后到运行。运行应该有应对疫情的空调开启策略和控制手段,其中最关键的是量化管理,用智慧化监测各区域温湿度、空气质量、二氧化碳浓度、人流量等数据。再通过智慧化量化来指导控制运行,包括在通风、制热、制冷模式中切换,每个区域空气循环是否通畅,是否有浪费能源的情况等。这就是目标闭环加量化管理。
      二是管理理念升级和智慧化升级。
      (1)管理理念升级。一栋大楼各个分区、租户都有各自的保洁服务方,多家服务方同时进入大楼首先增加了大楼环境风险,因为服务人员可能带有病菌;其次每个保洁服务方消毒方法、安全操作守则、保洁标准都不一样,又增加了大楼运行管理风险。所以BOMA十年前就引入标准:一个大楼应该使用一套保洁班子。利用国际上已有的成熟应急管理体系、保洁标准等来升级建筑运营者的管理理念,提前做好预防性管理,应对未来的疫情风险。
      (2)智慧化升级。现在很多人工智能传感器可以面部识别追溯病人情况、测量体温,通过大数据分析病人活动轨迹,搜寻并追踪密切接触者、疑似患者,这样就保障了大楼安全。
      (《暖通空调系统的防疫运行》,文/王学志 等,原载于《现代物业·设施管理》2020年2-3期)
 

      洗手间智能化的优势
      利用技术和数据分析来更有效地提供洗手间服务,智能洗手间解决方案正在为物业运营带来价值。这类系统也为保洁团队赋能,可使其更好地完成工作。一改过往固定时间检查洗手间的方式,变为实时余量警报,可以在最佳时间为分配器补货,减少耗材的浪费,在分配器卡住或无法正常工作时,立即提示运营团队。
      此外,如果配备了智能管理系统的移动应用程序,保洁人员的能力会更加强大。应用程序可为保洁人员提供一个管理界面,监控有关耗材余量、电池电量、设施使用与整体客流的情况,使保洁人员可更有效地管理客房清洁路线。此外,该技术通过主动实时地监控洗手间状况,使物业运营方在消耗品真正不足时补货,从而帮助减少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这样会为保洁工作带来更多附加值,做出更好的决策。它能够建立责任机制,产生可衡量且更有效的持续改进计划。智能洗手间管理系统可以全方位地了解物业状况,指出何时何地需要什么物资。
      (《智能洗手间解决方案》,文/大卫·科森蒂诺,原载于《现代物业·设施管理》2020年6期)
 

      生活服务篇  
 

      单位餐厅管控六环节
      以均豪集团在青岛管理的公用不动产项目所打造的餐厅防护体系为例:各项目严格控制餐厅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做到了全流程管控,无死角防疫。
      1、采购——严把食材第一道关口
      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对食材供货商索证索票;收货环节率先对送货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对食材质量、数量、储存等严格监管。
      2、清洗——分类清洗,肉蔬不交叉
      对生食果蔬和炒制肉类进行分类清洗,避免交叉细菌传染;专池专用,有效阻断病源传播渠道;分类储存,方便取用,存储器具不交叉。
      3、制作——全副武装
      炒制环节人员严格防护,口罩、厨师帽务必齐备;食材二次处理同样区分熟食和蔬菜,砧板专用;面食直接接触的要彻底清洁再进行操作。
      4、分餐——健康不传染
      分餐制是在疫情关键时期采取的一项十分有效的用餐措施。不同菜品,多种搭配,营养科学,自由选择,避免传染。
      5、用餐——严格检测,等距离用餐
      为把好集体用餐的又一道关口,进入餐厅的人员必须接受检测。各项目还制订了疫情防控期间就餐须知,要求用餐人员分时段就餐,领餐后分散等距离用餐。
      6、收餐——全面消毒
      用餐后,不仅要对餐厅进行全面消毒,后厨同样是重点消杀场所。此外,餐具和盛菜器具采用高温蒸煮和专业消毒柜结合双重消毒,分类存放。
      (《疫情复工期间的公用不动产餐厅管理》,文/刘晓东,原载于《现代物业·设施管理》2020年2-3期)
 

      管理策略篇  
 

      信息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第一,我们过去没有很深入考虑或者认为没有太大问题的就是员工的基本信息,但这恰恰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很重要的一个条件。过去我们只是对员工住址进行基本的登记,只是大概知道他在哪个城市,但是具体哪个区域不太有概念。疫情期间我们要维持足够的人手应付相应的安排,但是很多城市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安排,有些地区是可以出入的,但有些地区进行了相应管控不允许出入。当我们要集合不同地区的员工时才发现之前在这一方面有所欠缺。我们需要掌握员工更具体的信息,分析他是否能够在公司需要时回到岗位,公司需不需要做一些安排去解决一些员工的问题。
      第二,在物资采购方面,除了给自身的员工足够的防护,也能满足客户的一些诉求。无论是防疫物资还是生活物资,怎样有效收集这些相关数据也是需要考虑的。
      第三,疫情期间我们会让员工或租户进行填表登记,是否去过外地旅游、出差、探亲等,但是纸质表格收集分析起来不太方便。此次疫情也给我们提醒,以后要利用更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相应数据的收集优化。
      第四,疫情期间我们给不同的客户发布一些相关讯息,在讯息的收集和发布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讯息是不准确的,在发布之前需要一个筛选的过程,并且需要一个有效的沟通方式让我们的租户能够掌握到最新、最准确的疫情讯息。这些是我们过去没有想得太多的地方,接下来会有一个总结,然后采取一些需要的措施来进行改善。
      (《李炳基:设施应急机制必须时刻不断完善》,记者/方舟,原载于《现代物业·设施管理》2020年2-3期)
 
 危机中更需落实PDCA循环模型
      危机中如何应用PDCA循环模型
      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国际设施管理协会(IFMA)通过组建快速响应工作组(Rapid Response Task Force)的方式制订计划框架,应对设施复工。通过采用“计划-执行-检查-调整”(PDCA)模型,将之与设施经理维护人员、场所、流程有机融合的核心目标整合起来,快速响应工作组进而成功创建出一个工作流,该流程远远超出了新冠疫情下设施复工的需求。
      通过PDCA循环模型续改进工作已成为众所周知的做法,可提供坚实可靠的框架,来制订危机响应计划、运营计划、战术规划,或长期的设施战略规划,这在面临不断演变的危机时尤为重要。PDCA循环模型已有数十年应用历史,当该模型与设施经理的核心目标相互连接时,就能成为强大的工作模型。无论面临何种挑战,遵循PDCA循环模型并考虑人员、场所和流程框架,可产生重复、可靠的工作流,确保持续改进。任何设施管理规划的目标都是提供安全、健康、高效、更具韧性的设施和组织。在制订计划时,如果能考虑该计划对组织带来的经济影响,将能构建理想的建筑环境,将计划的结果与经济可行性(即具有成本效益)联系起来。
      PDCA循环模型中最常遗漏的环节是“检查”与“调整”。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既定的计划一旦实施,就会自然而然地放下去处理下一个问题,放任计划进行到底。当然,在制订与实施计划的初步阶段,通常很难确定恰当的衡量指标与方法。要想找到衡量计划成功与否的恰当方式,可能需要几次迭代。此外,不断变化的信息以及对危机所产生影响的理解也在转变,这些都使得衡量和监控计划的效果变得困难。
      但是,“检查”与“调整”两个环节可为设施经理们提供展示其真正领导力、为组织带来价值的好机会。计划的成功有助于增强建筑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组织风险、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应对挑战或危机。如果需求一方能够确定成功的措施,满足设施安全、健康、高效的需求,那么设施经理就能发挥带头作用,保护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人。
      (《引领危机,创建更安全更健康的设施》,文/克里斯·霍奇斯,原载于《现代物业·设施管理》2020年第9期)
 
原载于《现代物业·设施管理》2021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

     

© 2019 中国设施管理网  |   滇ICP备19007344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