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管振兴 教育先行
物业管理作为在我国仅有27年发展历史的新兴行业,目前随着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及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全国各类院校纷纷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甚至很多院校都把物业管理作为重点专业在培养。为此,记者对全国339所包括本科院校、专科学校以及高职、中职学校进行了一次调查,其中,有物业管理专业的共278所,准备开设物业管理的有3所,有些学校的物业管理专业在停办了几年后又重新开设,比如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大多数院校的物业管理专业是设在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等管理学科下的,也有些院校没有专门开设物业管理专业,只把物业管理作为学生毕业执业的一个方向,比如,湖南农业大学就把物业管理作为其工学院工程管理的一个方向。在空间分布上,物业管理专业在全国范围内也随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不同而呈现地域性差异,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江苏、四川等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的院校较多,而甘肃、新疆、内蒙古、贵州、云南等西北、西南地区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的院校较少。但随着房地产及物业管理的进一步发展,西北、西南地区的院校也逐渐开始增设并重视物业管理专业,像内蒙古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就从2007年增设了物业管理专业,而且一开始就把其定位在本科类专业。
伴随院校的不断扩招,各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了学校、学生、家长以至社会关注的核心。跟其他专业不同,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问题并不在于就业难(相反,全国物业管理企业基本都存在急需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现状),而是在于本专业岗位难以持久。从记者的部分采访以及作者的投稿所述中,记者了解到,在现实当中,一些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到了工作岗位上,发现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所偏离,在同等条件下所获报酬比其他行业偏低,同时物业管理工作也没使其产生职业荣誉感,所以实际上真正从事本行业的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比例不是很高,还有一些从事物业管理不久便转行。物业管理企业对此也很困惑:“我是真的急需人才,可我找不到能够帮我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面对物业管理的实际供需难点,今后的物业管理专业应该如何开展?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作何改进?教师应如何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物业管理人才?物业管理企业应如何留住人才?这些都是值得行业思考的问题。作为行业专业传媒,《现代物业》杂志近年来也加大了对物业管理专业教育的探索。
2008年4月26日-27日,由现代物业杂志社主办的“现代物业发展论坛·‘教学·科研·就业’——全国物业管理专业教学、科研及就业需求研讨会”在昆明顺利召开,来自我国大陆、台湾地区、韩国等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物业管理专业课教师及物业管理企业领导约百人参加了会议。“现代物业发展论坛”作为现代物业杂志社面向全社会及海内外专业和从业人士推出的系列研讨活动,其宗旨是通过研究、讲座、培训等各种形式,交流、总结和推广在住宅物业管理、商业物业管理、工业区及大厦物业管理、国有资产后勤物业管理,以及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物业管理等现代物业管理的先进经验、先进理论和先进思想,共同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健康发展,实现民生为本、社会和谐、崇尚科学、普及物权的良好愿景。
会议根据参会代表提交的25篇论文的研究领域,分为“制度与个案”、“调研与实践”、“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三个主题,以专题研讨、代表交流的形式,从制度、实践、改革等层面对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及其他行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我国,这是首次把物业管理专业教育提到与行业发展同等高度的一次高峰会,是物业管理教育工作者以及业界人士一直想践行却未能如愿的一次圆梦会,也是《现代物业》杂志多年来思考行业发展、探索行业出路的一次促进会。
贺云华(重庆大学资环学院副教授):对发展物业管理教育的再思考
目前物业管理教育出现的隐忧:1、物业管理学科的独立生存能力还很脆弱,实际上处于相关学科的夹缝中;2、物业管理学科的综合性太强,很多人甚至包括物业管理教育工作者还不大清楚其核心知识框架应该是什么;3、物管人才培养口径和撞车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学员就业和成长路径;4、行业发展虽快,但产值太小,科研工作者的经费困难。
改进的建议:1、物管教育工作者需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2、物管行业要有科教兴业的共识和积极的行动;3、拓展物管教育领域,繁荣物管教育市场,开展物管企业家教育、物管职业经理教育、物管职业资格教育、物管专业技术队伍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物管员工的素质教育和在职提高教育、以及准业主与未来业主教育。物业管理专业的方向是不仅要培养出优秀的建设人才,还要培养出优秀的物业管理人才,同时还要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后备业主。
贺云华作为重庆地区物管教育的“始祖”,从开始搞物管教育时的“头脑发热却一片迷惘”谈到当下物管教育的出路,风趣幽默娓娓道来中,记者不仅看到了物管教育艰难成长的昨天,更看到了物管教育阳光明媚的明天。
陈德豪(广州大学商学院教授):物业服务欠费问题的多维度解析
物业服务收费存在的疑点:1、空置物业是否要交费?2、开发商能否承诺减免物业服务费?3、专项维修资金谁来交、交多少、交给谁、如何用、如何管?第一,物业空置并不代表物业管理企业的成本会降低,同时很难规定真正的空置是什么状况,特别是住户的空置很难鉴定,所以空置物业全额交纳物业服务费是比较恰当的;第二,《物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建管分离的原则,所以从法律上来说开发商承诺减免物业服务费是不被允许的,除非开发商已把承诺减免的物业费掏出来给物业公司;第三,广州市的专项维修资金由小业主来交,多层是40元/平方米,高层是50元/平方米,统一交银行代管,帐户每人一卡,原则上业主不交给任何人,使用由业主大会订方案、物业公司作计划,最后主管部门许可,经营帐户才划帐。这套做法基本上把焦点、复杂问题规范化了,值得借鉴。
陈德豪对于物业管理中最棘手问题的深研,让记者意识到,一个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研究教学教育问题,还要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对相关问题作研究。
滕丽(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地理科学与物业管理
地理有一个其他任何学科都没有的工具——地图,地图从最早的静态纸制地图演变成动态的电子地图,现在随着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在发展,地图开始发展成一种虚拟的现实地图,提供了国际性的真3D展示环境。目前,GIS在管网管理、电力网管理、路灯管理、道路设施管理等方面已经成熟,提供了两个主要方面的功能:1、设施空间数据的管理、查询和统计,例如在给定范围内的管线分类长度统计等;2、空间分析,例如抢修时的阀门关断影响分析等。
对于大型的商业物业,在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上,GIS发挥的主要功能是空间统计查询,可以分不同省、市或者社区对客户进行统计,并形象地显示在电子地图上,有助于客户关系的维持并发掘潜在客户。在涉及地理环境的供需匹配(Supply Demand Matching)中,特别是工业厂房租赁业中,不同制造业对厂房的地质、水文、交通、基础设施等条件要求不同,GIS能够管理这些地理数据,并进行综合的分析,根据客户需求推荐最适宜的厂房房源。而对于商业物业、工业物业,正确的位置以及正确的建筑外观信息是最基本的企业形象符号。GIS可以在这个方面帮助企业形象管理(Corporation Image Management)。
靠得很近卖同样商品的两家商店,一家生意红火,一家生意清淡甚至濒临关门——请不要奇怪,这里暗藏有地理区位学的“玄机”。把地理科学运用到物业管理中,这是滕丽带给所有参会人员的惊喜,她让大家相信,区位学(俗称“风水学”)不是一种迷信,而是一门科学。在大家热切的提问声中,记者读出了创新的力量。
唐娟(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社区业委会选举制度实证研究
目前业委会成立遇到的障碍主要有内部阻力和外部阻力,根据阻力的内外、大小可把业委会发展的制度环境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外部阻力大,内部阻力也大;二是外部阻力小,内部阻力也小;三是外部阻力大、内部阻力小;四是外部阻力小,内部阻力大。从深圳碧岭华庭业委会成立过程可得出,业委会自治制度是从选举制度开始的。目前的业委会选举中基本上有两种逻辑在共同地发生作用,第一种逻辑是业主根据财产所有权而享有法定权利;第二种逻辑是支配具有地方性利益与政治统治秩序。业委会的选举是公民学习相关知识的一个比较好的机会,要保证业委会长期的运行和存在,就是要保证社区居民的有效参与。从立法上解决社区业委会选举制度等法律缺陷问题,以至更进一步解决居民在意识层面的法律缺位问题,是重要而紧迫的,也是一个长期的和循序渐进的过程。
看似跟物业管理教育无关,实则对物管教育工作者是启发、是催奋。真理从来都来自实践,唐娟对个案研究的结果将是制度的不断改进、完善。对于物业管理教育者来说,改进教学质量的前提不就需要从实践调研出发么?
翁国强(物业管理行业资深专家):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现行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有项目实行式、岗位见习式、订单培养式、校企互动式、合作办学式等很多种,上海陆家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与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采用的是融合办学式校企合作模式,取得了毕业生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专业对口率达到89.66%、品牌企业就业率达到68.97%、学生的平均薪酬达到1500元以上;资格考试的获证率达到100%的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1、依据物业管理经理的要求,企业与学院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建立新型的课程体系,打破了高等教育历来沿用的公共基础课加专业基础课加专业课的课程体系,采用了更适合高职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加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模块,加上拓展模块,再加上实践模块的课程体系,突出以技能为主体,采用“2+1”的模式,使学生有整整一年的时间在企业实习。
2、校企双方共同组建专兼职专业教师团队,学院的专门教师定期按计划到企业来挂职进行实践、学习和调研,企业的专家担任主干课程的教学,双方教师定期进行教研活动。
3、校企双方合作构建新型的学生评价和考核体系,大大增加实践技能考核分量,变传统书面考试为基础知识加实践操作考核,建设技能试题库,将核心技能要求分解成基本技能,学生在毕业前都要通过综合技能的操作考试。
4、实行企业优先、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一方面企业给学校指标,另一方面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择优录用。
作为物业管理行业资深专家,从翁国强指导下的校企合作成功经验可以看出,他不仅对企业发展有一定的建树,对物业管理专业教育也有其独到的研究。这让很多目前正在实行以及即将实行校企合作的院校、企业人士纷纷向其寻求指导。
权世振(韩国东西大学教授):韩国公共住宅管理制度
韩国的公共住宅通常由入住者组建入住者代表会议,制定管理规定、进行自治管理或者委托专业管理公司负责日常运营。目前韩国的公共住宅管理服务存在管理组织专业性低、入住者的参与意识弱、服务性管理业务有待于加强等问题。而发展的方向是:1、开发多样管理服务,实现居民公共住宅先进化;2、设立培训及信息提供机构,使管理公共住宅的负责人及技术员工(维修负责人)具备业主必要的知识与信息;3、构建管理人员集中管理体制,以提高管理员的专业性及有效应对权域管理;4、为加强社区内入住者的集体意识,提高公有设施使用便利,开发引导入住者关注的多样项目。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公共住宅入住者提高居住生活的需求日益趋向多样化、复杂化,因此,应考虑入住者年龄阶段或社区特征,探索可进一步提高生活便利的更详细服务为主的公共住宅管理制度。
当我们在埋头为物业管理的明天冥思苦想时,当我们为住宅区的物业纠纷焦头烂额时,当我们在指责物业法律法规不健全时,我们是否想过抬头看看别人是如何做的呢?来自韩国的权世振带来的韩国公共住宅管理制度,除了让所有参会人员开阔了眼界,还让大家意识到:经验是可以通用的,走出去又是另一番景象。
党锋(郑州公建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物业管理行业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
物业管理行业面临的挑战:1、专业人才缺乏;2、物业资源的“约束”以及市场对物业管理需求的多元化;3、国内外市场的大融合;4、国内市场经济发育日益成熟;5、物业管理行业集团化、集约化转型。
物业管理行业面临的机遇:1、物业管理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物业管理行业的生存发展环境不断得到改善;2、国家持续规范房地产行业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3、国外品牌物业企业的进入为有实力、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成长起来的国内物管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促进了国内物业管理行业的重组整合;4、物业管理行业组织逐渐发挥作用,促进了国内物业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家,你不清楚或是没有分析过你的行业的机遇在哪里,面临的挑战有哪些,那么你绝对是不合格的,你的企业离死亡已经不远或者说你的企业将不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党锋告诉大家,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不断迎接挑战。当然,前提是要对机遇与挑战有一个清醒而正确的认识。
甘树学(昆明盘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主任):抓住造就物管服务优秀人才关键性问题的思考
人才的关键性问题可用12字来概括:紧迫、观念、识才、培养、适用、留住。目前物业管理行业人才非常紧迫,所以,企业要善于用慧眼识人才,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和培训造就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其中,识才是基础,识才要注重德、能、技、专;聚才要有方法,讲究原则,创造一个吸纳人才的好环境,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而实践出真知,实践也出人才,造就人才不仅要经过实践的锻炼,还要适时进行培训;有了人才还要懂得用好人才,知人善用重在“用”,把人放在恰当位置,合理利用人才资源;最后是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是最好的爱才、留才方式。
“一将难求”是当下大部分物业管理企业相互回倒的一井苦水,人才真的就那么难求吗?甘树学说:NO,人才是需要去挖掘的,要抓住并造就物管优秀人才需要方式方法,发现人才是关键,留住人才是根本。
李春云(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物业管理教研室主任):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实行“2+1”教学模式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专业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建设实训基地。根据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制定了必修课教学要共同学习“通用知识”、“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三个教学模块;专业选修课按技能方向分成4个教学模块(专项业务技术2个模块、专项管理技能2个模块)进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对应的两个模块进行针对性学习。在课程体系建设上,确定为“一个平台两大体系三大结构四个模块”——以培养全面专业技能服务为中心平台,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训实习实践教学”两大体系,分成基本能力培养、专业基础能力培养和专业能力培养三大知识结构,根据专业岗位要求分成行政岗位、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和服务岗位的知识要求设置相应的四大模块的选修课程体系。在教学制度体系建设上,制定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章程、学生实训实习管理办法、“2+1”模式学生选修专业课程管理办法、实践性教学环节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在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上,2006年成立了由高校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相结合的物业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实习实训体系建设上,目前初步建成了以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为两大平台的实习实训体系。
“我强调一下,我们是高职院校,我们培养的不是研究生也不是本科生,而是技能学生,是对物业管理行业发挥各种影响作用的高级蓝领人才,他是蓝领,不是白领。也就是说我不要求我的学生全方位掌握物业管理的所有技能,因为这是不合理,也是不科学的。”这就是李春云的风格,或许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只求“专而精”的风格,使得他的学生定向性很强也很受欢迎。这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好奇,纷纷向其提问,会议再一次掀起讨论的高潮。
陈建谋(台湾华夏技术学院资产管理与物业管理系主任,副教授):台湾地区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之研究
台湾地区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就其功能属性分为两大类,一是住宅型物业管理信息系统,二是商业型物业管理信息系统。住宅型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应具备小区资产管理、小区财务管理、小区行政管理、小区会员管理、小区讯息管理、小区通路管理、智慧化生活管理功能;商业型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应具备系统管理、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客户管理、员工管理、设施管理、仓储管理、采购管理、财务管理、服务端点管理、安全管理、项目工程管理等功能。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可提升管理效率,达到节省成本及防范人为弊端、降低管理者在面对决策时的风险及提升人员质量并延长设备寿命、减少重置费用之成效。未来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将会朝着智慧化生活服务管理、交互式数字技术数据库、交互式节能数据库等智能化方向发展。
物业管理要从劳动密集型的低门槛走出去,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善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来自台湾地区的陈建谋对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为今后从事智能化管理的物业管理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酒卫东(昆明好来登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创建和谐写字楼的思考
昆明好来登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创建和谐写字楼方面做了三方面的改进:一在礼宾保安服务方面,首先大堂服务台实行人性化登记,视觉上将男性换成女性,着装上将保安制服换成礼宾制服,操作上轻登记重联系;其次对有疑点的拜访人员实施礼宾引领服务;再次创新了VIP一条龙服务。二在写字楼的健康文化方面,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播,倡导健康工间操、健康食堂、送健康药箱、健康安全自救包。三在写字楼的微笑工程方面,把“让微笑留在业主心中”作为公司的经营理念,把“舒适环境+微笑魅力+健康文化=公司品牌”作为服务业主的理念,把“竞争环境+微笑文化+人本管理=员工之家”作为服务员工的理念,把“用心和微笑去服务你的朋友”作为员工的行为准则,把“今天业主微笑了吗”作为公司员工的座右铭。
物业管理行业内奉行的“客户第一,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至理名言,酒卫东和他带领的团队做到了,而且做得有声有色。
黄享苟(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政法系主任):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德能一体、校企一体、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专业性要求高职教育应该兼顾学生“做事”和“做人”两个层面,做事的关键是“能力”,做人的关键是“品德”,德能并重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本质要求。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不是基于“通才”的“通识教育”,而是建立在以进入职业生涯为目标,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前提的专业技术教育基础之上的,因此,职业教育的最大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物业管理专业经过近四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德能一体、校企一体、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德能一体是核心,校企一体是平台,工学一体是“法宝”。
在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教师、学生认为应该尽快摈弃思想道德教育基础课程的今天,黄享苟却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创新。这种勇气与创新使黄享苟探索出了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颇有成效。这让原本打算放弃这门课程的教师们陷入了沉思。
蔺泉田(河北省保定市满伊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对促进物业管理行业健康发展的思考
保定市目前有三种类型的住房:房管住房、房改住房、商品开发住房。房管住房的物业管理薄弱,物业费收缴困难;房改住房的物业管理基本不到位,治安、环境、卫生较差,管理设施破旧;而商品开发住房则存在建管不分、市场机制尚未健全、物业企业经营不规范、物业企业的收费标准低及收费率低制约了物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业主维权意识强、业主委员会成立难、冬季供暖有隐患等现状。对此,针对房管物业和房改物业小区,建议以自治为主,政府协调;针对商品开发住房,企业、协会等要协助政府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强力推进开发与建设的分业管理,重视前期物业管理的介入,引导联合经营,推进物业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小企业归到大企业名下,或者兼并,或者实行产权制度,同时完善业主委员会制度,制定“分等分级、质价相称”的服务质量与收费标准,建立物业管理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理顺社区建设和物业管理的关系,共同促进物业管理和社区建设的协调发展。
除了与蔺泉田对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思考有共鸣外,最让参会人员感兴趣的是蔺泉田的股份制企业经营方式——让每一位员工都拥有股份,这或许正是满伊物业0.25元/平方米的物业费却能让员工不离不弃的原因吧。
黄安永(东南大学物业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如何做好高校物业管理专业的定位和教材建设
教科书是给选择该专业的学生最充实的知识,让他们了解该学科专业发展的历史以及未来的趋势,所以针对培养目标选择好教材是非常重要的。理论的支撑点以及理论的教育可以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当前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存在办学定位不准、专业系统性较差、教学规律缺乏研究、教材建设滞后、师资缺乏等现状。要办好物业管理专业与教材建设重点需要抓好三件事:一是确定办学地位,也就是要明确办学的方向以及办学的层次,这是办好物业管理的前提。大专、本科以上要强调四个不断线、两个基础、两个把握好。其中四个不断线是:法律知识不断线、管理知识不断线、工程技术不断线、经济知识不断线;两个基础是:计算机和外语;两个把握好是:文理交融把握好、理论与实践把握好。特别要注意的是本科比大专更强调理论深度,而职业技术学院更要强调实践性、操作性;二是抓好教材建设,这是办好物业管理的基础;三是重视师资培养,这是办好物业管理的根本。
教材问题一直是困扰大多数院校的一大难题,特别是高等院校,是否应该拥有专属于高等院校的特定教材?大家都把寻求答案的目光转向了黄安永,作为在物业管理教材建设方面深有研究的专家,他当然不孚众望,一一解答大家心中的疑问。
白丽华(天津商学院管理学院工程管理系主任,教授):对物业管理人才缺失的思考
物业管理企业面临的问题:1、化解矛盾和纠纷的能力不足;2、管理水平不高;3、回报率较低使企业难以发展壮大,反映出物业管理企业需要具备解决上述问题能力的人才。因此,这个人才应该是一个管理者,从多个方面调动企业的资源通过优化配置实施最有效的管理;他应该是一个理财家,动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业主打理物业使其快速的保值增值;他应该是一个心理学家,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尽完善的环境中不仅可以解决企业与业主之间的纠纷,而且可以化解业主们邻里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他应该是一个工程师,基本通晓与房屋建筑物有关的土木工程知识和水、暖、电方面的知识,更准确快速地为业主排忧解难;他更应该是一个艺术家,在他的精心操办下,通过一系列的社区文化活动,营造出一个住宅小区的文化特色和与大多数业主的收入水平相匹配的文化氛围;最重要的,他应该还是一个指挥家,在遇到各种突发事件时,能够临危不乱指挥若定,用知识和智慧来保障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
分析当前物业管理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得出物业管理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然后定向培养,白丽华的人才培养思考引起了所有参会人员的重视,她诗一般的人才目标设定,更是让人为之憧憬。
高贤松(台湾嘉义吴凤技术学院保全管理系助理教授):台湾社区保全科技人才培养训练
台湾嘉义吴凤技术学院保全管理系成立的社区安全科技教育训练中心在社区安全科技教育训练平台的架构下,区分为三大教育训练要项:一是社区消防科技人才培育训练;二是社区保全科技人才培育训练;三是社区安全科技与管理人才国际交流。实施的重点为:通过最新消防安全设备操作训练、社区避难逃生引导训练、CPR心肺复苏术操作训练,使学生获得社区消防科技相关知识;通过教育训练、研讨会、讲习会、工作坊,建立社区全民居家防盗的安全意识;经由金融机构与运钞车防抢防劫训练、电子保全系统教育训练,使学生获得社区保全科技相关知识;通过举办国际产官学共同研讨会的机会,使学生获得社区安全国际认证辅导作业相关知识,并提升外国语言能力。
社区里什么最重要?——安全。来自台湾地区的高贤松带来的保全科技人才培养训练执行成果,一张张现场图片及讲解不仅让所有的参会人员看得目不转睛,听得出神入化,更给内地的物管教育工作者带来新思考:我们有专门针对社区安全防范的学校或是专业么?我们对专业设置的目标这么明确么?
鲁捷(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物业管理系主任):关于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
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通过紧密型的校企联合,推行双证(毕业证、岗位技能证书)制度,突出高职教育技能培养特色,使毕业学生具备物业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成为适合物业项目管理处基层管理岗位要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使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变得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具体体现在:对这一层次的管理人员,物业服务企业对其应具备的综合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有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在高职教育的教学体系建设中我们都能够通过课程设置和实践安排,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地培养。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即企业的现实岗位需要来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这是鲁捷的特色,也是他的肺腑之言。所以,当他从大量的调研中认识到强调服务的前提应该是把设备设施做好时,在他的推动下,学校新成立了一个物业设施管理专业,这就是教学的一种创新,一种进步。
胡秋月(广州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物业管理专业部部长,讲师):“校店合一”的中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校店合一”办学模式是在仿真的模拟环境或创设真实的物业管理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把平时在学校的学习活动与今后在社会中可能从事的职业活动随时地结合起来,“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全方位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广州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并经过长期调研,确立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办学目标,物业管理专业的课程方案也是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把人才的培养目标确立为服务、技能型人才,强化专项训练,拓展学生专业能力,丰富“校店合一”内涵,同时善用校外专业实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通过项目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努力塑造综合素质高的准物管职业人。
“校店合一”办学模式加上花园式校园、酒店式办公楼大堂等独有特色,胡秋月的图文并茂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原来学校可以这么动人,专业可以这么有趣,中职学校可以这么出色,掌声、提问声足以表达大家的惊叹。
余乐(广州广播电视大学讲师):远程开放教育物业管理专业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同时取消学生的学习限制。远程开放教育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由实践教学设计、实践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实施和实践教学评价等要素构成。在教学设计方面,根据远程开放教育理论和网络学习的特点,对岗位能手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进行体系的设计;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运用虚拟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资源的配套建设;在教学实施过程当中,通过案例教学、基地实习、电脑模拟、在线实训的方式,在实践老师的指导下集中或者是分散的进行;在教学效果评价上,主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满足他们在学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能力提高方面的要求做一些反馈。同时,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首先在不同的课程模块基础之上进行整体的设计,优化实践教学的功能,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实践手段;其次设计了物业管理专业的见习实训、毕业实习、毕业作业环节,建立了校内和校外不同的实践资源,校内建成了电子模拟实验室和智能实验室,校外和一些企业、行业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
充分运用网络资源,突出远程开放特色,余乐带来的远程开放教育物业管理专业社会实践教学模式让人眼前一亮,原来有些实践是无需走出校园就能轻松完成的。
陈幽泓(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业主治理与社会繁荣
业主是社会安定的最基本的社会力量之一,也是社会繁荣百业兴旺的贡献者。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在基层社区中的业主治理被称之为一种私人政府,因为它要承担很多社会公共社区级的公共产品或者是社会福利,同时也要对维护地区的社会秩序作出主要的贡献。我国的十七大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列,被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范畴。业主治理会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地方财政、地方治理,小区房地产的保值增值是地方善治的基础和标志。2008年开始,我国将有一个重大的国策——征收物业税,这意味着今后一个社区就会成为一个缴税者,业主不仅对自己的住房,而且对社区的共有物业也要负担一定义务的物业税。
物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社区安定,社会繁荣。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业主治理研究学者,陈幽泓的大爱让人感动。
宋有兴(现代物业杂志社社长):自尊 自强 自救
最后的专题发言以现代物业杂志社宋有兴社长结束,宋有兴站在媒体的角度,从媒体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对物业管理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反思,以期与物业管理教育工作者、业内人士一道,共同探索物业管理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之路。(详见本期“锐观察”)
如果认为宋有兴的发言是在“揭疤”,那就误解了他的良苦用心。忠言是逆耳的,宋有兴对物管教育的“思忧”是当前行业缺乏同时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关键。自救必先自强,要自强就必须先做到自尊。
从以上的发言及与其他代表的交流中,记者得出一点感想:一方面,院校要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物业管理人才,就要立足本校,发挥特色,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方向,重实践,使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专而精、全而特、技而优”,既有专业知识支撑,又有实践技能保障。另一方面,物业管理企业要发展,并不仅仅是依赖于住宅型物业,还应该走向多元型物业。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与协作,物业管理行业不仅会是热门行业,还将可能会是“高起点、高技术、高回报、高素质”的热门行业。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08年06期)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