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笼里的昆明老城物管现状

城市管理出台新政给春城“洗脸”

2009年12月4日,昆明信息港报道称:“昆明市将对全市临街搭建或设置的外挑式防盗笼(栏)等突出于建筑物立面或窗台外沿的各类设施开展规范整治工作,此举将有效解决建筑立面私密空间侵占公共空间问题。”

之后的报道列举了防盗笼的三宗罪:一是在火灾、煤气泄露等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外挑式设施给救援人员带来困难、难以进入施救,市民生命财产受到侵害;二是昆明相当一部分家庭把厨房设在阳台上(报道称有26%),厨房污水由阳台排水管道排出,而阳台管道所接的都是城市雨水管道,并非污水管道,厨房污水却通过雨水管道直接排入了河道,最终进入滇池而将其污染;三是外挑式防盗笼突出于建筑物外立面,严重挤占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且设置形式杂乱无章,影响了建筑整体形象和市容市貌。

改装之前的防盗笼

由此看来,整治外挑防盗笼完全是为了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为了治理滇池、改善城市形象,乃至树立公共意识,应是一件得民心的好事,会得到全体市民的支持。但是实际行动中却是一波三折:“公职人员限期无偿自行拆除防盗笼”的规定首先引起了社会争议;而后市民也质疑“外挑设施挤占城市公共空间”的说法是否符合情理。但因为一项“公职人员限期整改”政策的出台,防盗笼改造市场短时间火爆了起来,新安装的内嵌防盗栏都以平方米计价,拆、装“双向收费”。粗略估算,每户将所有的防盗笼改为内嵌,都要千元左右的花费。

政府动用吊车强拆防盗笼引发居民不满

物管真空区需要“在职保安”

昆明西山区严家地社区的老城区,有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只有五、六层的单元房,在不断有新的高大楼盘拔地而起的都市里,它们静静保管着老昆明的悠闲。而在这些老社区,防盗笼更像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锈迹斑斑却和老房子相映成趣,似参天古树的寄生藤蔓,与老建筑难分难舍。

环城西路551号和553号是只有一墙之隔的两个住宅区,说是住宅区,也不过是几栋单元房围成的小院子。551号小院相对大一点,有三栋楼,共100多户居民,是原昆明橡胶厂盖的职工楼。553号只有两栋楼、42户居民。现在,553号小院临街的外挑防盗笼都已改为内嵌式防盗栏,551号小院还没有什么动静。

笔者走访了解到,551号小院的住户多为原昆橡胶厂的职工,厂子已于多年前倒闭,老职工们现在多是靠打工或做小生意维持生活,收入不是很多,用他们自己的话说,都是“底层人民”,近千元的拆装费用是笔不小的开支。如果补偿不及改造的花费,也许不会有多少人愿意拆除防盗笼的。而553号小院的住户多为公职人员,2009年12月初就接到了相关部门通知,按通知要求在2009年12月6日左右基本完成了防盗笼的自拆。“一开始买房子的时候,说防盗笼是配套设施,现在怎么却说挤占了公共空间?”553号小院的住户刘先生对自拆规定有诸多的不解,“当初拆的时候说有500元左右的补偿,现在也没什么音信了。”

防盗笼为什么被认为是房屋的配套设施,这还需要探究这些老小区形成的历史。553号小院属于房改房,也就是售后公房,居民多于昆明市经济委员会供职。由于是公家盖的房子,住在一起的又都是单位的同事,就算掏钱从单位那儿拿到了产权证,住户们还是习惯将这几栋房子称为“宿舍”。这种“宿舍”观念造成业主习惯性地把自己的房产看成了单位财产的一部分,防盗笼也算在内。

62岁的刘老汉来553号小院做管理员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负责42户居民的保安和小院环卫工作,更多的时候是在小院的门口晒晒太阳。每个月从昆明市经济委员会领取800块钱的工资,没有节假日也没有保险金。551号小院的情况也差不多,住户们每月1,200块钱请了张女士夫妻二人看管小院。“每日就是看看门打扫一下卫生,没有其他的了。”张女士如是说。

由此看来,防盗笼更像是小院物业保安的主角。

“不是没有想过请物管来,五六年前有找过物管,人家过来看了看,不愿意接管。”住553号的徐先生说,“由于是职工宿舍,没什么领导住在这里,也就没人带头成立业主大会,刘老汉的工资也一直是单位在发。同时徐先生也说,单位除了负责刘老汉的工资,其他的并不负责管理。至于居委会,在刘老汉看来,平日里也不过是粘贴一些公告。单位和居委会不热心,又没有成立业主大会,物业和业主财产安全很难得到保证。

多亏防盗笼,物业费20年不变

刘家营东区,和环城西路的551、553号小院建于同一时期,都是严家地社区的老房子,由昆明广安物业公司管理。但这里的防盗笼也是密密麻麻。

“刘家营东区1991年竣工,是(昆明)广安集团盖的房子,有300多户。作为广安的子公司,我们广安物业接管了这个小区。”刘家营东区物业管理处梁经理说,“1991年建区的时候物业费每平方米0.16元,按当时的物价水平,能雇五、六个保安、一个保洁员、一个维修工,还有一个管理人员,这个小区可以盈利的。但是小区一直没有成立业主大会,物业管理费就不好往上涨,还是按照20年前0.16元的标准收,不到其他商品房小区的五分之一。最近几年有些撑不下去了,公司打算组织业主开个业主大会,实在不行就撤。”

谈及防盗笼,梁经理说一开始也不让装,后来就不管了。确实,0.16元的物业费,加上这几年小区增开的停车位收费,刘家营东区每年的物业管理收入还不到十万,环卫、修理、管理人员的岗位都不能撤,只能削减保安人数,本来有三个大门的小区现在只保留了一个。每家每户安防盗笼确实省了物业公司很多成本。

但封在笼子里的刘家营东区,2009年也还是发生了两起盗窃案。

规范管理不能本末倒置

2009年末昆明大张旗鼓地开展防盗笼改造工程,很大程度上与昆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有关。“创卫”无非是为了让人民能够拥有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而在具体操作中,不能舍本逐末,忽视城市发展中的深层问题。

改装后的防盗笼

昆明防盗笼的改造工程,虽说制订了“一街一策”的办法,工程进度仍显缓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防盗笼普遍存在于老街区,物业管理缺位或难以为继的现象明显,社区安全问题突出。如果真像仇和书记所说“实在不行就走立法程序”,不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会造成民怨,有可能使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为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政府在防盗笼改造工程中,何不改变思维,在贴补防盗笼改造的同时,也加大对物业管理公司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推广物业管理,让社区居民没有防盗笼也睡得更安心。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杂志2010年第02-03期/总第142期)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

     

© 2019 中国设施管理网  |   滇ICP备19007344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