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区志愿事业需要更多“专业志愿者”

社区志愿者需要从事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社会服务性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志愿者光有一腔热情,缺乏专业技能,是无法满足专业需要的。

据《光明日报》5月31日报道:5月30日,全国社区志愿服务现场观摩会在武汉召开,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及全国文明城市的百余名代表现场学习百步亭社区志愿服务的经验。

据介绍,从11年前的治安巡逻和环境卫生两支志愿者队伍发展至今,百步亭社区已形成社区志愿者中心——志愿服务工作站——楼栋服务小组、特色志愿服务队、小小志愿服务小组三级志愿服务网络。这个网络覆盖治安、环境、托幼、再就业、法律援助、文化生活等居民生活各方面。社区注册志愿者1.4万人,超过12万居民总量的10%。如此高的志愿者密度,在全国罕见。正是这些志愿者的共同价值理念和长期坚持的服务习惯,百步亭已经成为真正的“绿色社区、安全港湾、温馨家园”。近年来,百步亭社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文明单位、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100多项国家级荣誉和奖项。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建设部、文化部四部委曾联合发文,向全国推广百步亭社区经验。

武汉市百步亭社区志愿者服务百姓的事迹读来令人振奋,深受鼓舞。在诸多的好经验中,他们加强志愿服务专业化建设的做法,尤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启示。

启示一:吸引专业人才加入志愿者队伍,利用志愿者的特长,发挥团队作用,使其产生放大效应,叫响志愿服务品牌。这里,70多岁的阎维娜任站长,5名退休在家的医生护士组成的百合苑健康关爱站,他们每日为居民进行健康医药咨询,还上门与老年朋友交流谈心,疏通心理障碍,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娜娜小姐”关爱站;一群青年志愿者组成的“IT服务队”免费为居民修电脑,还教白发爹爹婆婆网上冲浪;“橄榄枝”法律咨询服务队由小区里11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在职或退休律师、法官、检察官、法学工作者等专业人士组成。他们现场开展法律服务,为居民解决纠纷。据介绍,这群法律工作者服务的三个小区内民间纠纷几乎为零。居民的美誉、喜人的成果正是社区志愿者专业化建设卓有成效的明证。

启示二:通过专业志愿者培训普通志愿者,使普通志愿者逐步变成专业志愿者,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志愿服务效能。百步亭社区管委会主任王波介绍说,做好志愿者的培训工作,正是提高志愿者素质和志愿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经过多年的探索,百步亭建立了专业培训机制,做好志愿者的培训工作,提升志愿服务技能。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依托社区老年大学,专门创建了志愿者培训学校,招募志愿者作为培训师资,针对各类志愿者,分门别类开展培训。如,对新招募的志愿者进行初次培训;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进行阶段性培训;在专项服务和大型社会活动中进行临时技能培训,针对活动的要求,从服务内容、服务规范和相关知识等方面开展集中培训。

启示三:加强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既是适应志愿者队伍规模扩大、志愿者服务领域拓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志愿服务质量的需要。更是实现社区志愿者事业良性发展的根本之计。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一个学者要想赢得社会的认同感,无论就其表面和本质而言,个人只有通过最彻底的专业化,才有可能具备信心在知识领域取得一些完美的成就。依我看,这番话用在志愿者身上倒也贴切。正如王波主任所言:“开展志愿服务,不仅要有一腔热情,还要有专业技能,才能真正将好事办好”。他们的确做到了“把好事办好”。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视察百步亭志愿服务工作时指出:“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看歌词反映的美好愿望,在百步亭社区实现了。”

然而,目前也有一些地方因为对社区志愿者专业化建设不重视,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等原因,出现了专业志愿者欠缺的现象,并由此形成了制约社区志愿事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事实上,社区志愿者需要从事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社会服务性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没有金刚钻岂能揽瓷器活?“隔行如隔山”,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如果志愿者光有一腔热情,缺乏专业技能,或者因专业信息知识储备不足,服务工作中因为不熟悉业务,事倍功半;甚至束手无策。时间一长,不仅志愿者的热情消减,积极性受打击;而且也容易使志愿服务的公信力受损,可谓害莫大焉!

一句电影台词这样说过: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人才同样是志愿者事业的核心。去年6月18日的《中国青年报》刊登的一封记者灾区来信,题目就叫作《灾后重建呼唤专业志愿者》。信中说,四川特大地震前期“紧急救援”阶段已过,随之而来的灾后重建工作将更加繁琐漫长。记者在四川灾区各地采访时发现,受灾群众日常生活趋于稳定,早些时候全国各地涌入灾区的志愿者已陆续分批次撤离。此时此刻,仍需要更多的“专业志愿者”投入灾后重建工作。这封信十分耐人寻味,它从一个侧面说明,加强专业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是多么重要、多么迫切。


美国青少年在社区提供志愿者服务

就像美国这样的一个志愿者事业非常发达的国度,如今他们仍然重视志愿者的专业化建设。随着今年3月底美国参众两院高票通过加强志愿服务的“服务美国法”,美国将对志愿服务立法进行十多年来最为重要、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变革。早在未正式就职总统前,奥巴马就曾提出,美国的志愿服务体制需要作出重大改进,以加强公民参与,并利用美国青年和退休人员所能贡献的各种技能。奥巴马在总统竞选期间的一次演讲中指出:“政府将促请各年龄段、各社会阶层和拥有各种技能的人们作出贡献。”我们不难发现,奥巴马的讲话中蕴涵着对涌现更多专业志愿者的期待。在我们当前构建设和谐社区的进程中,在各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各地社区志愿者组织不断涌现,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需要各地社区建设的组织者把握好这一趋势,在以热忱对待普通志愿者的同时,因势利导,以战略眼光看待志愿服务的专业化问题,趁热打铁塑造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在实际操作中,借鉴武汉市百步亭社区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进一步完善具体制度设计,不断提高前赡性和科学性,积极主动地把工作做在前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宣传发动,营造浓烈氛围,吸引更多专门人才加入志愿者队伍。更重要的是,尽快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完善的使用机制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是发展社区志愿事业的当务之急,也是必由之路。

(原载于《现代物业》2009年第6期/总第118期)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

     

© 2019 中国设施管理网  |   滇ICP备19007344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