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协会怎样弥补人才培养“订单”缺陷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短期性和针对性,但学校的教学强调长期性、后发性和标准化,单纯依靠校企双方的市场运作很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和协调。物业管理协会可以站在行业发展和管理的角度,统一人才需求标准,纠正企业用人的短视性和狭隘性,同时协会可以集结企业的实践实训资源,解决学校学生无法快速适应企业需要的困境。

现行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就是学校和企业之间商定培养合同,学校依据企业特定需求作为教学目的,企业在学习目标的定位上提出相应培养标准,学校按“合同”为企业生产特殊的“商品”——人才。顺应企业要求,学校为培养专门的特定人才而制定一整套教学计划,使所培养的学生满足企业的要求,于是就产生了“订单教育”。“订单教育”开辟了职业教育的新思路,给职业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同时解企业之所急,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培养成本;提高了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创造了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局面。

虽然成功的“订单式培养”能够使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共赢,但在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下,“订单式”存在着诸多订单实施和人才培养的阻碍。

现行物业管理订单式培养模式的缺陷

首先,订单培养的先决条件是具有订单需求的企业。从人才需求的角度看,物业管理企业可以分为内源性人才培养企业和外源性人才引进企业。内源性人才培养企业多具有较为系统科学的人才培养、培训、提拔和评价体系,并成为企业成长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企业更相信内部体系的效用;外源性人才引进企业多为人才匮乏、员工流动性大的中小型物业管理企业,缺乏对员工持续培养的成本投入和体系构建,这些企业更加看重人才引进对于企业绩效的即时效果。但从高职教育的效果看,一方面由于学生未能接受企业人才培养链条的系统学习,而产生断层,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很难弥补这一点;另一方面,教育的长期性也很难满足中小企业对物业管理人才的即时需求。

其次,订单培养的实施需要企业能够提供相应的岗位资源和实训场所,但事实上,物业管理企业通常组织结构精简,人员精干,很难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有充足的岗位资源提供给学校和学生。即使可以安排学生进入实训岗位,通常也无法顶岗实习,因此与订单培养的目标会有相应的差距。

最后,在人才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的今天,在订单培养上,校方更有积极性,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时,会倾向于企业的需求。虽然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但从对学生教育的角度来看,将造成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支撑学生后续发展潜力的知识基础,二是弱化了学生应对就业市场的能力,三是弱化了学生的进取精神,同时,弱化了学校抗御风险和长期发展的能力。

协会主导,企业订单,协会、企业和高职院校三方共赢

在综合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笔者提出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主导下的订单培养模式。

物业管理协会的地位和性质

物业管理协会是物业管理企事业单位、部门和专业人士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也是物业管理企业的自治性组织。从职能上说,它一方面服务于政府,承担政府主管部门的部分行业管理职能,研究行业的发展规律、发展和管理中的政策性问题,为政府提供建议;一方面服务于企业,开展行业自律性管理,建立行业自我约束机制,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因此,物业管理协会实质上是政府和企业的连结桥梁和纽带。

对于企业人才需求,协会需提供管理和技术培训,不仅包括企业人员,也应当延伸至高等职业教育范畴,这也是笔者提出物业管理协会主导订单式培养模式的重要依据。

物业管理协会主导的订单培养模式分析

第一,物业管理协会的资源整合机制

物业管理协会由于其特殊地位和职能,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中具有内在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够基于市场健康运行的目的,将物业管理企业、从业人员、政府部门以及业主统一到相同的轨道中,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法律咨询和援助、经营管理标准、行业研究成果等,为从业人员提供培训和就业指导,为政府提供发展政策和建议,为业主提供权益保障,不同主体在物业管理协会的纽带作用下整合到一起。而作为未来的物业管理从业人员,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学生也完全可以纳入到这一资源整合体系中。

第二,订单培养目标的导向机制

企业与学校由于性质不同,无法准确把握对方的需求和运行规律,从而导致在培养目标上的不一致:企业的需求存在短期性和针对性,但学校的教学强调长期性、后发性和标准化。如何在两种不同的培养目标上实现对接、达到协调,单纯依靠双方的市场运作是很难实现的,而承担了部分政府职能的物业管理协会可以调和、纠正双方的培养目标。站在行业发展和管理的角度,协会能够对其会员统一人才需求标准,纠正企业需求的短视性和狭隘性,同时,集结企业的实践实训资源,通过协会组织的岗位培训,解决学校学生无法快速适应企业需要的困境。

第三,课程设置的完善机制

人才培养的质量最终反映在课程的学习上,订单班培养也一样,但不一样的是订单班的课程设置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学校具有先天优势的、并负责教学的基础理论课程,这部分课程通常能给予学生深厚的知识基础、后发的优势,但无法解决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另一部分是企业具有优势的实践实训课程,这部分课程能保证学生较快地具备上岗的技能和素质。但在实践中,各个企业的具体做法各异,使得学生对于行业的适应性减弱,因此由具体的企业设置第二部分课程同样存在着难以解决适应性的问题,而协会考虑的是行业的需要、长远发展以及能否实现健康有序,因此由物业管理协会做这一部分课程的设置更加符合行业的需要,更加符合学生适应行业需求而不单单是企业需求的意愿。

第四,订单培养模式的共赢机制

物业管理协会主导下,订单培养包括了学校、学生、企业和协会四方主体,而先前学校和企业主导下的订单培养由于缺少政府相关部门的参与,缺少对公共利益的考虑,相应体系是不平衡的,因此必然倾向于企业的短期利益,无法实现三方共赢。但在协会主导下,有了协会对企业的制约和对行业的长期把握,从而在订单培养上能够实现四方同时获得各自利益,实现共赢。

第五,订单培养的动态机制

在学校和企业主导的订单培养模式下,一旦学校和企业签订了培养协议,制定了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在以后的运行中,调整和变化是有限的,这显然是不能动态适应市场和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的。但在物业管理协会主导下,动态适应将成为常态,因为协会本身的职能就是要将市场和行业的动态变化转化为对企业的指导和对政府的建议,因此协会能够根据这种变化建立动态的调整机制,不断修正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引导企业的发展,纠正人才需求的方向。

具体做法

首先,由学校与协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协会根据章程与企业达成委托协议,从而形成三方的多边协议。协会起着中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既是人才需求者,对学校提出人才需求和定单计划,又是人才供给者,接受企业的委托,为企业供给合格的订单班学生。

其次,学校按照协议负责挑选订单班学生,组成物业管理订单班,学校为订单班制订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大纲,并负责提供教学。协会按照与学校的协议从会员企业中挑选企业组成订单企业库,收集企业的订单需求计划,同时反馈给学校完成订单学生的选取,按照协会制定的行业经营管理标准制定相关实践实训课程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组织企业提供实践实训课程的教学以及实训场所和岗位。

再次,协会按照行业发展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将之实施于会员企业,并以此作为人才培养的依据。

最后,订单班结业时,学校、企业、协会需要联合对订单班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确定合格学生,颁发结业证书。协会作为中转机构,将订单班的学生按照企业特点和企业的需求计划分配于订单企业。

相对于传统的订单培养模式,以物业管理协会为主导的订单班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和协会的利益均衡,更加有利于物业管理行业人才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

     

© 2019 中国设施管理网  |   滇ICP备19007344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