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3+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外的职业教育实践都说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我校03级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在借鉴吸收国内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和总结2006年实施的“5+2”(每周5天在校学习专业知识,2天在物业服务企业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基础上,于2007年与江苏高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国家一级资质)合作推行了“3+3”(每周3天在校学习专业知识,3天在物业服务企业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彻底地改变了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将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到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路子上来,受到了学生、企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一、改革背景

(一)政策导向

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职业教育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模式悄然转型。我校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推行工学结合,是加强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对接的关键举措。

(二)专业背景

实践证明,职业教育的有些知识、技能必须在具体的职业活动中才能获取。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教育虽能在操作素质、操作技能等方面培养出物业服务企业所需的人才,但在操作经验、工作态度、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方面不能进行有效培训,就难以适应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我校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必须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二、具体做法

(一)时间及内容安排

2007年春学期每周3天在学校学习《物业管理实务》等专业主干课程,3天在江苏高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8个项目(部门)顶岗实习,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工作规程参与处理客服专员、管理员、内勤、管理处主任助理等物业管理专业目标岗位工作。

(二)顶岗实习期间的教学实施与管理

1、明确学校、企业、学生、家长各方职责

(1)学校负责对学生进行“3+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顶岗实习前的动员、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在学生实习期间,学校指导教师每周到各项目中与企业指导教师一起按照《“3+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所载实习内容、实习任务书及指导书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企业协商解决(重大问题及时向学校汇报),并及时批阅学生实习周记、实习报告。

(2)江苏高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学生实习期间对学生进行岗位安全教育;公司副总、项目(部门)经理、技术骨干等人员(已被聘为学校兼职教师)作为企业指导教师按《方案》要求全程指导学生实习,并记录学生平时实习情况及考勤,若发现有不服从管理或有严重违纪行为的学生,公司有权将其退回学校,学生的实习成绩不及格;实习结束时,由公司给出学生的实习评语及实操成绩。

(3)学生按《方案》要求完成实习任务,在实习期间应严格遵守江苏高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按时撰写周记、实习报告,准时参加学校与企业组织的交流总结会议;因事、因病请假时,需向实习所在部门(项目)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获得书面同意后告知学校指导教师。

(4)家长在同意学生参加 “3+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后,与学校、企业合作做好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

2、建立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定期沟通制度

(1)沟通内容: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缺项以及可能产生的心理疲劳和厌倦情绪等问题的方法。

(2)沟通形式:由校企双方指导教师定期交流沟通,并共同参与学生每月一次的顶岗实习交流总结会,总结交流会的内容包括:各小组在实习期间的收获、实习所在项目的服务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对典型物业管理案例的研讨;校企双方实习指导教师评析各小组在当月的实习表现、详细介绍下月实习任务及结合实习任务给定的需在下个月交流会上研讨的典型物业管理案例)。

(3)采取措施:学校与企业沟通后,校企双方对《方案》的内容及时进行补充与修订;对学生开设讲座(专业引领),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校内学习和顶岗实习,以获取知识、培养职业能力。

3、实施分层培养方式

校企双方根据学生在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顶岗实习的效果,进行合理、恰当的分层次培养,刺激学生更大的学习欲望,让有更好表现和更高求知欲望的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与表现的机会,此举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宜,具体层次如下:

同时对于在顶岗实习期间表现不佳的学生,企业以书面的形式建议学校对其进行分流。

(三)综合考评

1、在校学习课程的考评

在校学习的课程按学校考试考核办法进行考评。

2、在企业顶岗实习的考评

学生顶岗实习由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的考评小组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考评,考评主要包括实习周记和报告(此项成绩占总成绩的30%)、实际操作(现场的实际工作表现,此项成绩占总成绩的40%)和现场答辩(见《实习生答辩评定表》,此项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三个部分。

三、实施效果

从我校高职物业管理专业“3+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实施的效果看,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参与者找到了校企合作的结合点,都从中获得了利益,实现了“多赢”,这是我校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

(一)从学校角度看

1、提高了学校办学声誉

通过高职物业管理专业“3+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充分利用江苏高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条件和职业氛围强化了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把对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教育的课堂延伸到企业工作现场,实现了工作育人的目的,同时把学生的就业工作关口前移,使就业与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提高了学校办学声誉。

2、降低了办学成本

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物业管理教育是耗资比较大的一种教育,集中表现在校内建立与企业相似(即仿真环境)的物业管理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投资比较大,单纯依靠政府或学校是难以满足其发展需要的。通过高职物业管理专业“3+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企业的社会资源,降低了办学成本。此外,由于学校一般按照实习指导时间发放兼职教师的酬金,聘用兼职教师也进一步降低了办学成本等。

实习生答辩评定表:

3、提高了教学质量

企业深层次参与教学过程是保证物业管理高职教育特色和质量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学校通过高职物业管理专业“3+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江苏高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切合物业管理工作实际的实习任务书及指导书,不断推进了物业管理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了优质物业管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尤其是进一步加强了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强化了对实习这一关键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完善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确保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质量。另外,学校教师通过对顶岗实习的长期指导,丰富了物业管理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内容。

(二)从企业角度看

1、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服务水平

江苏高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与学校长期合作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定期沟通制度实施到位,校企双方对学生进行的全方位专业引领效果甚佳,学生在实习期间所表现出的踏实的工作态度、高昂的工作热情、良好的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给企业的一些现有在职员工造成了较大的“替代”危机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现有在职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敬业精神;另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与学校教师、学生之间通过协议形成了交流总结会等全方位的正式交流,使不同的思想在交流中相互碰撞而产生了大量创新的火花,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实现了一系列的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服务水平。

2、降低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和培训风险

江苏高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借助高职物业管理专业“3+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自己的用人要求贯穿到了学生教育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同时,在企业接受了职业教育与培训,参与了企业的物业管理服务实践,熟悉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作业流程,接受了企业的文化,给企业创造了一定的价值,并打造了自己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公司现已录用了5名愿意留在企业的学生。江苏高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把企业的特殊教育与培训与职业院校的一般教育与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企业的用人目标与职业院校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降低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和培训风险,缓解了企业对高技能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压力。

3、为打造学习型企业增加了保障

在高职物业管理专业“3+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江苏高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与学校达成了利用学校资源对企业职工进行继续教育的合作意向,为公司实现“打造学习型企业”的目标增加了保障,加快了公司转化为学习型企业的进程,提高了企业竞争力,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在高职物业管理专业“3+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扬子晚报》、《江南时报》、《常州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都对我校与江苏高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培养高技能物业管理人才等情况进行了全方位报道,社会公众对江苏高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给予了较高评价,从而使得企业在与学校合作的过程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从学生角度看

1、增强了综合职业能力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3+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充分利用了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强化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在实习岗位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的同时,加深了对所学物业管理专业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了学生每周3天在学校学习《物业管理实务》等专业主干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实现了学校课堂教学和直接获取物业管理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顶岗实操的有机结合, 学生的专业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心理素质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提高了就业能力

由于目前学校运作机制和企业运作机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还没有真正融合,使得学生由“准职业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化受到一定的制约。通过高职物业管理专业“3+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的实施,学生在企业内进行顶岗实习期间感受到了良好的职业氛围,受到了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等,使学生的学习生涯与职业生涯提前结合,顺利实现了由“准职业人”向“职业人”的转变,而这些非物化的知识在现代物业服务企业和人力资本开发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目前参与“3+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的31位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实现了100%高质量就业(我校物业管理专业在“3+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学生第5年全年在校外物业管理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目前学生在实习期间全部被用人单位录用),用人单位对学生工作表现评价优秀率达90.3%(为教师对用人单位调查统计数据)。

四、几点反思

(一)合作企业单一

目前,我校在实施高职物业管理专业“3+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合作企业单一,仅为江苏高正物业管理公司一家企业,学校抗合作风险能力较低。我校应在不断深化与江苏高正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和充分挖掘双方合作潜力的前提下,增加合作对象,扩大物业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范围,以提高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通用性,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增强学校抗御风险和长期发展的能力。

(二)政策保障不够

物业服务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谋求利益最大化,不可能主动参与职业院校的高职物业管理教育,学生顶岗实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物业服务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且目前政府既没有鼓励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专项经费,也没有出台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奖励机制,从而使得目前绝大多数物业服务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为此,笔者认为国家不仅要在政策上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而且更应通过立法的形式明晰学校与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将校企合作纳入国家法律保障体系之内,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职责具体化,使校企合作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学生安全问题是隐患

学生安全问题是实施高职物业管理专业“3+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隐患,主要包括交通安全、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及服务安全等问题。这都需要在学校或企业为学生购买保险的基础上,双方进一步研讨、协商制定相关制度来保障,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避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受到身心伤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

     

© 2019 中国设施管理网  |   滇ICP备19007344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