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物管人与时代共舞
第三代物业管理人的诞生
作为一个空前甚至绝后的特殊物业管理群体,被称为中国物业管理“第一代”的那批物业管理人——陈之平、李立新等等,在中国物业管理历史上已经浓墨重彩地留下了他们的烙印,并逐步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向物业管理作了一个若即若离的告别。
而稍后我们称之为“第二代”的物业管理人,开始占据中国物业管理的核心阶层。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后,“第二代”物业管理人的代表性人物从过去的边缘走到了如今的中心、从底层走向了中上流,而在这种身份转变的过程中,他们也开始担当起中国物业管理发展的重任。
到了本世纪初,一个更年轻的物业管理群体开始在中国物业管理行业蠢蠢欲动。他们试图在“第二代”物业管理人霸权的王国寻出一条出路,并将结束中国物业管理一个时代、开创另一个物业管理时代的使命放到自己肩上。
虽然“第二代”物业管理人或许将在以后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占据中国物业管理人主要舞台,但“第三代”物业管理人的横空出世,并日渐成为一个富有影响力的群体的趋势不可避免,今天,他们的认同感也正在物业管理行业稳步上升,这些大多在七十年代出生,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年轻人,将逐渐形成一个引人注目的物业管理群体——这就是所谓的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新生代。
第三代物业管理人的特征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第三代”物业管理人是特殊的一代。他们出生于七十年代,求学于八九十年代,大多数是九十年代初中期才走向工作岗位。且不说其历史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大异于当前电子时代出生的“后辈”和五六十年代红色中国的“前辈”,单从物业管理的角度而言,他们就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一是迷茫性。这主要表现在一种近乎夹缝中成长和成熟的迷茫。九十年代,正是中国物业管理歌舞升平、气象万千的年代。他们目睹他们的前辈——“第二代”物业管理人,呼风唤雨,建功立业,心中澎湃不已,也感慨不已。但此时,他们大多都处于物业管理的最底层,做一名普通的物管员、电工,甚至保安员。九十年代末期和新世纪之初,他们逐步成长和成熟,中国物业管理却又陷入了困境之中,这对他们建功立业的理想无疑是重重一击。而此时,一群八十年代出生,受过物业管理专业教育的年轻人已开始虎视眈眈。他们生而迷惘,生而无奈,又生而勇敢,生而团结,在那幅波澜壮阔的物业管理画卷中,他们无知无畏地成了物业管理人……他们没有赶上物业管理繁荣的九十年代,于是在新世纪之初他们自打锣鼓勉力歌唱。
二是斗争性。这主要表现对物业管理理解的早熟和近乎斗士的形象。正因为在时代的夹缝中成长,所以物业管理的新生代又是分化的一代。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了一些少年老成的早熟,许多人在不过三十岁的时候成为企业的项目经理、管理处主任,甚至副总,少数人成为公司的决策者。
他们以一种不同于以前的物业管理形态整合了他们对中国物业管理的理解。而因此,他们遭到了物业管理传统势力的不屑和压制。而此时,他们中的优秀代表又不得不以一种斗士的面目示人,以一种无奈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物业管理的理解和热爱。第三代物管人的优秀代表之一梁晓东的“物业管理的政治学思考”系列,既表达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同时又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抗争。
这一新生的物业管理群体尽管远没有“第一代”和“第二代”那样相对统一的特征,但他们以一种青年人的诚实、一种对人生的直面热情、一种对真实的深刻探究,表述着对物业管理的种种新观念、新看法。
三是自恋性。第三代物管人又是自恋的,自恋性的倾向在第三代物管人中普遍存在。这源于他们虽然已逐渐成长和成熟,但又被物业管理的“上流”所排斥。同时,他们又不得不承担物业管理困窘的现实所带来的种种无奈。此时,他们只能以另一种方式来做一种自我的排解和发泄。张红喜的电视连续剧《物业管理是怎样炼成的》就是一种典型的自恋性产物。这部连续剧在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可谓是开天辟地的创举,虽然充满激情,却又无比的悲壮,因为在今天,物业管理在社会上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热爱。
第三代物业管理在夹缝中成长起来却注定只能成为物业管理原野上孤独的流浪者;在抗争中不仅得不到长者的接纳,也得不到更年轻物业管理群体的共鸣;而在无奈的自恋中,也只有顾影自怜。
第三代物业管理人的理想
由于时代的原因,第三代物业管理人天生是一群理想主义者。他们总是试图以更本真的方式接近物业管理现实,以一种更纯真的方式诠释物业管理生活。他们中相当多的人都是以对物业管理模式的背叛和创新性观念的复归来开始物业管理生活。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物业管理文化的精心营造。第三代物管人大多接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这使他们对物业管理的理解与多数凭借扎实的工作逐步上升起来的前两代物管人会有着某些不同。他们目睹物业管理行业在社会的低落,而期待以一种文化的方式来提升它的品味。王荷的《东方文化物业管理》成功地表达一种物业管理文化观念的同时,也成功地成为一个企业的文化。梁晓东的《贵族精神与物业管理》以开放性替代了封闭性,营造一种别具一格的物业管理文化。第三代物管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打造着物业管理的全新文化。
二是对物业管理现实的深刻探究。第三代物管人另一种理想化的表达方式,是对物业管理现实的深刻追逐和探究,或许是因为年轻,或许是因为充满激情,在对物业管理现实的探究上,第三代物管人比他们的前辈要深刻得多。面对今天物业管理的重重困境,他们更能深刻地反思。这些我们可以从第三代物管人的作品中看出端倪。
三是对物业管理生活的真情表达。第三代物业管理人同样会还原生活本身,在日常状态下表达出物业管理中人性的光明和阴暗,表达出物业管理生活的艰辛和愉快,表达出物业管理环境的窘迫和压抑。向阳的《在苏州的物业管理日子里》虽然最初是在网络上流传,却同样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真实有趣的物业管理生活画卷。在这部画卷中,无论是作为作者化身的物业管理人,还是业主群体,都是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让许多物业管理之外的人第一次见识了物业管理人的真实生活。
第三代物业管理人的历史责任
当第三代物管人不可避免地走向物业管理历史舞台的时候,赋予他们身上的历史责任同样不可避免。应该说,对他们来说,责任不是一种矫饰的炫耀而是一种现实的困惑,物业管理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失落、奇遇和误解的世界。因此,也就给了这种责任分外的沉重感。
第三代物业管理人的历史责任首先表现在物业管理历史的传承上。中国物业管理的历史不过二十多年,但就这二十多年的历史却需要第三代物管人去作进一步的传承。这种传承是多方面的,既有物业管理文化的传承,也有物业管理经验的传承,同时还有物业管理责任的传承。只有高举传承的大旗,才能使物业管理在第三代物管人身上不丧失物业管理的真正意义和作用。
其次是表现在对物业管理现实的变革上。对物业管理现实的变革,同样是第三代物管人的一种历史责任。当前,中国物业管理的环境与前二十年已有着很大的不同,而在物业管理法规的进一步健全、业主维权意识的高涨和行业竞争的更加残酷激烈这三大因素的影响下,物业管理自身的变革已不可避免。
或许,对第三代物管人来说,更重要的还在于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变革,可以为物业管理的发展赢得一个健康的环境,因为变革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三是表现在对物业管理未来的发展上。中国物业管理未来发展的重任同样落在第三代物管人身上。物业管理未来在中国如何更好地发展,更好地被大众所接受,第三代物管人任重而道远。与他们的前辈相比,第三代物管人拥有更扎实的基层实践经验和更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这又使他们有能力建立中国物业管理的新秩序。
第三代物管人的身影和影响,在今天的物业管理行业还远算不上高大和深远,但物业管理的传承和发展的微弱契机,本就依靠那种平凡而沉稳的步伐。在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绵延之中,第三代物业管理人会有所作为吗?让我们期待着!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