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做到合理用水

水问题长期受人关注,也常常被人忽视。人类对水的研究成果丰硕,但水问题却日趋严峻!水问题肯定是个没完没了的大课题,值得各界有识之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的片言只语,自认为会起到一定作用。

对水的认识没有想象中的到位

漠视水规律,教训数代人

水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可用水本身也是一种财产。但我们却大规模地将水财产变成水废物。水可载舟,也可覆舟。笔者在这里的解释是:水可以发展一个地区,如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力保北方缺水地区的发展,但也可能影响另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对自然规律的把控远未达到科学化程度,况且科学的探索并无止境。受人之托写可行性报告的所谓专家们也就只关注到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而不知或故意忽略了南方应该还有一条需要水多的规律不应违背,北方难道不应当水相对少吗?豆腐真有必要“盘”成肉价钱,然后把豆腐当肉吃?我们难道要对长江流域的洞庭湖、鄱阳湖地区严重缺水时常发生的现象视而不见?笔者仅仅是说尊重生态规律有必要作为常识和决策之底线。

水教育很“水”,水科研走强

我们1988年7月1日通过了《水法》,1991年6月29日通过了《水土保持法》,1997年8月29日通过了《防洪法》,1984年5月11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也经修订后再施行。不过人们的重视程度可说很低。如重庆大学环境系环境科学班仅是在三年级开设了一门2学分的《环境政策与法规》的选修课,专业学生也仅是想选就选,不选就算了,其他更别谈了。2015年9月15日,《重庆商报》发布“市环境保护条例将审议,市人大邀你旁听”的信息,笔者去报名,成了第一名,开会时我看到会议旁听者仅4人,会议结束时来旁听的就剩两人了。笔者一方面感到高兴,作为市民旁听了重庆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另一方面心里感到冰凉,不是举国上下都关注环保吗?为何真正响应者如此少呢?还好重庆大学有一个较出名的给排水专业,据说国家也给了重大城环学院上千万元的水专项研究经费。所以,水文章应是值得一做的。

水问题已成全民绕不开的结

污水入地下河,粮、菜、肉等品质堪忧,水量、水质、水价已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水压、水压……早已压在国家和民众身上。改革水价和采取水对策早已迫在眉睫。2015年9月16日,重庆市召开了主城区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听证会,拟用阶梯水价促进节约用水。经过相应程序后,2015年12月4日重庆市物价局发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执行阶梯水价制度。主城区居民用水将采取阶梯分档,以一年为周期计费,第一阶梯每户每年260立方米(含)及以下,3.50元/立方米;第二阶梯每户每年261~360立方米,4.22元/立方米;第三阶梯每户每年361立方米及以上部分,5.90元/立方米。市物价局相关人士表示,要建立特种用水价格制度,通过价格杠杆,推动相关行业节约用水。

重庆虽是两江环绕,但水并不富余,特别是优质水源地不多。阶梯水价等制度设计,对于民众提高对水的认识、缓解水危机应有作用。全国其他多数地方水问题虽有差异,但都很紧迫,任何人都躲不掉,各尽所能、积极行动方是上策。

几点还不算“水”的建议

水对策有宏观的、微观的,有高深的,也有常规的。笔者仅从大众角度列举几条,也许比较接地气。

第一,面向全体业主、用户、单位大力倡导循环用水

我国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全国缺水地区众多,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用阶梯水价警示居民和单位节约用水,也是一大应急举措。多年前笔者得知北方某著名小品演员将洗浴水装来用作冲刷厕所。数月前,笔者卫生间水箱坏了,未能及时找到给排水维修师傅修复,索性将洗脸水、洗衣水、洗拖布等的水用桶装起来,发现每天装4桶以上没问题,这些二次水已足够满足一个卫生间的冲水需要。笔者因每天节水几桶,故又放心用清水1~2桶冲洗阳台等地带走地上的灰尘,节水带来生活品质的提升,长远来算经济账也是可观的。希望每个居民户都增加水重复利用的次数,就相当于减少不必要的水利耗费和水厂压力,相同的水资源就可支持更大规模的市镇运行了。

第二,充分发掘雨水的价值,用好用足天水

为了使城市环境品质得以维持,城市的相关环境卫生部门常用大型水车洒水,有时也冲洗市政设施如栏杆等,还有单位安排工人用高压水枪冲洗地面,这些工作有一定效果,但成本高,受益空间有限。每一次天降雨水,量大面广,会将城市每一个角落的表面打湿,此时如果安排清扫、擦、刮、抹、高压水枪冲洗等工作,效果一定不同凡响。可惜这种现象极为少见,天赐之水白流了。笔者的最简单主张是:每次下雨,至少物业公司的环境员工都别闲着。

第三,海绵城市建设需要从理念到广泛的实践行动

“泥水”、“水泥”这两个词是很辩证的。当年搞城建都是大规模地用“水泥”封住“泥水”,使城市变成了伟大的水泥森林,而“泥水”已少有立足之地,城市地表实际上已不是“地”表,大多不含土,涵养水源之功能日衰,故近年有些城市小雨小灾,大雨大灾。是时候考虑合理安排城市规划区内“泥水”与“水泥”的适当比例了。开发商建小区前也应考虑这个问题。要设定土地开发的“泥水”红线,留足泥土不仅仅是植物生存的需要,也是人等动物生存的需要。城市规划、建设要做留住“泥水”的战略调整。近期各地在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也算一种建设模式的纠偏和觉醒吧。泥土多的小区还是比泥土少的小区更适合人居哟。

第四,在设计环节尽量减少水景中的运行后患

有些小区的设计者崇尚人造水景,但人造水景需自来水、电和相关设备维持,如重庆沙坪坝中心的三峡广场水景,维持数年后,现改种花卉。有些小区维护水景的水经费有限,长期死水一潭,臭了也不换水,设备坏了也难更新。还是最好在设计之初就保留自然的水景。如四川美院中心地带不就是水田、菜地吗?你并不会觉得它土,反而是大美之追求。正如大美西藏一样,保留原生态就是一种大智慧,又好看又不耗费什么其他资源。

四川美院虎溪校区已形成良好的水系生态系统

第五,城市给排水要向大工程和精细化方向发展

据有关资料,日本东京的排水工程与人防结合,战时可供上千万人躲空袭。巴黎的下水道可划船,已使用数百年。中国的下水系统大多小气,欠账较多,功能较差,年年均发生城市内涝等祸端。建筑物的给排水也仅停留在供清水、排污水和雨水阶段。北方地区采暖季经常出现水暖系统运行问题。希望在缺水地区将给排水设计精细化,日常用水不能轻易排掉,管网要分门别类地设计安装,在大楼或小区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储存和利用。城市排水工程要像古人修大运河、都江堰等工程一样能一代一代传下去那才是国民财富。用几年、十几年就又重修,对城市老开膛破肚,那是破财和“经济犯罪”。

巴黎下水道博物馆,可供游客参观

第六,风景园林设计建设要高度重视耗水因素

风景园林是建筑城规领域的一个重要学科和专业,有环境品质的城市和小区也是特别倚重风景园林的。由于涉及风景园林的当事各方的立场、观点、追求差异较大,设计者可能考虑作品的科学性、专业性、创新性、时尚性等,而建设者强调美观、造价低、工期短等,物业管理者更关注建成后的运行难度和成本等。各方应最大可能求同——这中间最大的“同”就是业主的层次和需求,以及建成后运行的可持续性等要素。苏州、杭州的风景园林很发达,也很有特色,人们都传“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可是延续数代人的成果啊。风景园林应考虑持久性,最好能传承下去。从经验上看,石材比木材好,树木比草好,树的成长性和维护成本较低,草坪需水量大、易衰,因而宜多种树,少养草坪。适地适树是常识,但有些项目管理者头脑发热,从外地买来很多只适合当地的品种,拿到本地就死了很多。据说重庆搞“森林重庆”建设时期花了上百亿元的费用,有些树是成功的,有些则死亡率很高。从水的角度考虑,要少造水景,多种树,特别是多种花树,少种草坪和应时花卉等。

总之,水问题非常大,它可以制约国家、人类、社会的发展;也非常小,小到每个人都离不开它,又见惯不惊,视而不见,麻木对之。但假如每人每月节约1元水费,举手之劳,全国就会产生10多亿元的价值。故本文对社会也算是滴水之恩,盼社会涌泉相报哟!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16年第2-3期/总第350期)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

     

© 2019 中国设施管理网  |   滇ICP备19007344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