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向前:以公益建设行业网站

创建于2000年6月的中国物业管理信息网,是国内首家物业管理综合网站,其创建者师向前成为国内个人创建物业管理行业网站的第一人。在当时物业管理行业交流渠道稍显单一的环境下,网站建立后成为业内人士交流沟通的新兴媒体。2003年6月中国物业管理网络电台开通,师向前担任台长。伴随着中国物业管理信息网的发展,师向前相继创建了中国物业管理网上书店、中国物业管理人才网和中国物业管理网上黄页。中国物业管理人才网的建设和发展,为物业服务企业和个人搭建起人才交流沟通的桥梁。

师向前利用网络媒体迅速传播和及时交流的特性,把业内人士聚集到网站中,网站成为了物业管理人经济快捷的交流平台。2003年到2005年前后,中国物业管理信息网几乎聚集了当时全国业界最富有激情的青年人士,与物业管理有关的制度、实务等话题的讨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程度,迄今,仍然保持物业管理行业网站的最高浏览量。

然而,管理和维护一个完全不盈利的公益性行业网站却并不容易,招募到的管理团队也都是义工,并非稳定的雇员。十一年间经历中国物业管理信息网、人才网以及网络电台等媒介的起起伏伏之后,师向前还是坚持着自己的事业,并且不断挖掘着网络能够带给物业管理行业的传播价值。


2004年获得金地物业颁发的伯乐奖

《现代物业》:您在2000年6月创建了中国物业管理信息网,这是国内首家物业管理综合网站,您当时给网站的定位是什么?网站创建前期有什么大的困难吗?

师向前:2000年,在参加由相关培训机构举办的物业管理岗位证书培训期间,向物业管理同行了解到,大家在物业管理工作中遇到过很多棘手的问题,与本企业员工探讨不得其解,与其他物业管理同行交流又缺少合适的途径和机会。当时网络上开始流行BBS互动交流方式,我考虑开办一个BBS交流网站或许会为同行交流提供方便,在当年6月份就注册了中国物业管理信息网的域名pmabc.com。pm是物业管理的英文缩写,abc相当于123,可以理解为“基本知识,从头学起”,域名含义鲜明,易记易懂。

当时的BBS交流几乎没有业主参与,基本上是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和在校学生。网站的建设费用不高,包括购买软件、注册域名和租用网站虚拟主机空间每年的费用也就千把块钱,经济上可以承受,但因为当时搜索引擎并不发达,加之流行的雅虎搜索引擎上可以查到的内容少之又少,网站也没有进行任何宣传,在建站后一个月,BBS上的注册用户也就只有百人左右。

2000年后的一年里,网站注册人数有800多人,主题发帖数量也就1,000多个,总发帖量不到3,000。2002年,一批行业有志之士参与到了网站管理中,包括飘雨、冰河、cpaqxl、alawer、jiliweikin、飞天蜘蛛、东方魅力等都是网站的第一批版主。版主相当于网站的管理层,有了多位版主的参与,网站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网友们的提问也大多能得到版主以及热情网友的回复,这样,网站慢慢地活跃了起来,注册成员数量逐日上升。

《现代物业》:2001年9月,由您主持开展了中国物业管理首次网上沙龙,此次活动对于网站的建设有没有什么特别意义?

师向前:2001年9月份的中国物业管理首次网上沙龙是以网上聊天室的形式举办的,当时几位版主建议邀请行业名人嘉宾来聊天室与网友沟通,我想到了当时任万科物业总监的陈之平先生,希望能邀请到他。在信中说出想法后,陈总欣然答应了,于是便促成了2001年9月13日的网上聊天活动,这也是网站的第一次“名人面对面”交流活动。后来我们又邀请到时任深圳天安物业总经理的莫尚炎先生、时任金地物业总经理的陈必安先生举办了第二、第三次“名人面对面”网上访谈节目。

后来在陈之平总经理和莫尚炎总经理的帮助下,当年11月24日在深圳举办了“中国物业管理企业发展之探讨”的讲座活动。这次讲座适逢深圳举办住交会,再加上陈之平先生当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最后入场人数达到了158人,可以用火爆来形容。

起初建站就是想达到交流的目的,BBS和聊天室只是不同的交流方式。与BBS的互动交流相比,聊天室的互动形式更直观、亲切、自然,容纳的信息更丰富、量更大,加上名人效应,交流气氛十分活跃,参与人员互动非常踊跃,交流效果很好。

《现代物业》:网站论坛在2003年- 2005年前后聚集了当时全国业界最富有激情的青年人士,这其中与物业管理行业和网站的发展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在一段时间后,论坛里网友的参与程度相对冷清了,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吗?

师向前:物业管理在国内发展了十几年,业主的服务要求越高,物业管理企业在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就越多,网站论坛成为探讨解决问题的最合适的交流平台。网友提出的问题,短时间内即可得到其他网友回复,效率高,深受网友喜爱。当时大家有一些争议、讨论较多的问题,像收费、装修、停车、人才交流、与业主之间发生的一些争执等等。一些网友代表业主一方对物业管理企业进行抨击,激起了代表物业管理企业一方的网站成员和版主的回应,气氛异常激烈。一些网友则因此被版主封锁了ID。被封了ID后,论坛里缺少反方的声音,网友便缺少了辩驳的话题,失去了以往的斗志,此后,论坛便沉寂下来。

《现代物业》:网站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组织了多次网友聚会,这些聚会是由哪些人组织的?网站管理团队如何分工协作?每个人的创造力是如何被激发出来的?

师向前:网友聚会活动是由版主参与组织的,聚会活动是由活动所在地的版主主要负责的,他们从餐食、住宿等方面都安排妥当。网站从建立到现在,先后有过一百多位版主,有的因为工作繁忙,没时间参与活动,后来就退出了。版主主要负责论坛的版块管理,所有的这些都没有工资,没有回报,完全是义务的劳动。在论坛上与网友就物业管理方面的知识进行交流沟通后,版主的行业知识也得到了充实,后来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接受了杂志的约稿,在杂志上发表了文章,渐渐地在行业里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这无论对于他们个人还是整个行业都影响深远。

《现代物业》:李钊、赵云、“蓝凤凰”等一批行业专业人士,都陆续在网站上开辟物业管理论坛的个人专栏,当初为何想到开辟个人专栏的形式?这些专栏的开辟为网站和行业交流带来了什么?后来李钊和赵云的离开,其中有什么原因吗?这与论坛的相对冷清有必然联系吗?

师向前:论坛上的“个人专栏”相当于现在流行的“博客”,相对于“博客”,“个人专栏”可以体现专栏主持人的主导性,也能实现专栏主持人与网友、网友与网友之间的互动。起初邀请行业知名人士开设了“李钊”、“赵云”、“蓝凤凰”、“北野”等多个个人专栏,为网友解疑释惑,解决了很多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些网友慕名而来,注册成为中国物业管理信息网成员,参与到网站的互动中来。但不久以后,部分专栏主持人因工作繁忙、出差等原因,不能经常登录网站回复大家的问题,便失去了当初创建“个人专栏”的意义,网站便考虑逐渐取消了各专栏栏目。中国物业管理信息网是公益性网站,对任何愿意为网友做贡献的人都表示欢迎,但正因为这种公益性质,导致网站缺乏激励机制,网友们一阵激情过后便回归平淡了,此后更因为有了博客这种个人的展示平台,网站便没有再开设个人专栏。

《现代物业》:2003年6月开通了物业管理网络电台,当时是由多少人组织开展的?在开播近一年时间后为什么停播了?

师向前:物业管理网络电台的开播是一次创新和尝试,当时有七、八个同事负责,每天要安排节目、确定播音人员、调试播音软件、准备播音内容、下载试听间歇音乐、节目监听、与听众交流,几乎一个专业媒体要做的全部事情,我们都认真做了。我当时是负责服务器的运行、调试及节目监听工作。因为参与人员都是物业服务行业的人员,而且都是义务的,白天要上班,晚上才播音,采取三天轮班一次的方式工作。连续几个月的熬夜,对这方面的兴趣爱好就成为了支撑电台播出的唯一动力。网络电台后来停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人员不足和时间有限,最后不得不停止了。在当时的条件下坚持了差不多一年,参与电台播出的各位兄弟姐妹牺牲了大部分业余休息时间,在此对他们说声辛苦了。

《现代物业》:您是在哪一年创建中国物业管理人才网的?它与中国物业管理信息网的联系何在?

师向前:中国物业管理人才网是在2003年9月注册域名,11月正式开通的。行业人才交流和行业信息资讯交流一样重要,深圳本地人才需要交流,内地诸多的初创时期的物业管理企业更需要从物业管理发达地区吸引人才,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高效快捷性提醒我们有必要建设这样一个人才交流网站,为企业觅良才,为个人谋发展,这不仅是企业人才招聘的需求,也是行业发展的需求。

中国物业管理人才网在头几年里,基本上是免费的,直到2007年,才开始正式对部分有较多需求的招聘企业收费,由于交费企业少,网站收入仅能和网站运营成本持平,近两年才略有节余。网络上也出现过其他几个物业管理类的人才招聘网站,但在近几年销声匿迹了,只有中国物业管理人才网坚持了下来,至今人才网的注册招聘单位有5,860家,提供招聘职位信息52,859条。但在与大型综合性招聘网站,如前程无忧、中国人才热线等网站的竞争过程中如何体现自身优势和特点,获取客户关注,是我们需要长期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现代物业》:按人才网运行到现在的情况来看,能发现国内物业管理人才的动向有哪些特点?您分析是什么原因?整个行业的人力资源情况有哪些特点?

师向前:物业管理行业人才的流动,从起初的地区内部的流动,逐步发展到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流动,这也是中国物业管理快速发展的结果。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少数城市,因为物业管理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行业人才在本地区需求基本饱和,必然向内地二三线城市流出;大型物业管理企业内部人才需求基本饱和,人才必然向企业外部流出。这是所有行业人才流动的必然趋势,物业管理行业也不例外。但在区域人才流动的过程中,由家庭、待遇、环境、地域等诸多问题引发了矛盾,这些矛盾包括不同地区工作待遇的差别、风土人情的差异、对物业管理认识不统一等等,一些已经在本地成家立业的人不愿意向其他地方尤其是内地城市流动,也是影响地区间人才流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内地中小型物业管理企业对高层管理人员的需求较大,大型物业管理企业承担着为物业管理行业培训和输出人才的重任,即使人才的流出对本企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企业如何权衡利弊得失,需要我们整个行业进行思考。

《现代物业》:您认为中国物业管理行业通过网络所表达的诉求有哪些?获取资源和表达意愿哪个成分更多一点?

师向前:近几年,“物业管理”这个字眼在各大报章媒体上经常出现,内容多为物业管理行业的负面报道。中国物业管理法律制度不断健全,现有的法律法规的适用对象不限于物业服务企业和物业管理人,另外还包括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对象(业主)。这就不仅要求物业管理人要知法懂法,业主也要了解和熟悉物业管理法律法规,只有这样,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之间的服务关系才能在法规的基础上融洽和谐。但现状是,物业管理法规知识宣传不到位,业主不知法、不懂法的现象普遍。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产生了矛盾,很多时候,媒体会把业主作为弱势群体,将错误和责任推向物业服务企业一方。由此看来,物业管理行业需要一批熟识物业管理及其法规的媒体,通过广泛宣传,积极推动广大业主学法、知法、懂法;在媒体上,积极引导读者正确理解物业管理工作。物业管理行业更需要建设自己的媒体平台,向从业人员和业主宣传物业管理知识、法治知识,客观报道物业管理方面的事件,推动物业管理规范发展。物业管理类网站是物业管理宣传和推广的理想渠道,各媒体需要相互合作,为物业管理企业、从业人员和业主三方提供交流平台。

《现代物业》:物业管理专业网站相对于房地产网站和所谓“业主论坛”来说冷清一些,您判断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网站为这个行业能获得关注还可以做哪些事?

师向前:国内物业管理类报刊品种不多,行业的呼声无法正常传播,业主对类似报刊的关注度和阅读量很少。网络媒体由于传播面广、交互性强而得到大家喜爱,部分业主在论坛里反映问题,能及时得到网友的回复和解答,增加了大家的交流兴趣。但是物业管理类网站更强调的是为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提供行业资讯和互动交流平台,业主并不是网站的主要服务对象。

在现阶段,业主日常关心的是置业问题,而不是物业管理问题,置业前需要了解房屋的价格、方位,置业后需要与开发商沟通反映房屋的质量问题,物业管理仍只是业主关注问题中很小的一个点,这也是物业管理类网站中开设业主类栏目少和业主不积极主动参与的重要原因。相应地,各大社区网成为业主互动和交流的重要平台,这方面从“回龙观社区网”、“天通苑社区网”等社区网站可见一斑。

物业管理和其他行业一样,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是物业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网站倡导建立企业培训联盟,汇聚企业内训经验,为行业输出优质培训资源,提高物业管理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充分体现物业管理服务的价值,获得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尊重。

《现代物业》:您是否有意将网站拓展成为物业管理综合信息最全面的网站?包括提供各种研究数据和报表?在实现过程中会面临什么困难?您预计行业的需求有多大?

师向前:中国物业管理信息网到今年已经有11年时间了,我觉得到现在还是没有多少突破,说起这个我有些困惑。发展过程中也做过一些努力,但是相关的企业或者主要部门考虑更多的是自身利益问题;也有个人的一些原因,另外也是因为资金问题不能解决。

像北京、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每年的物业管理企业数量都在迅速的发展,每个大城市都有上万家物业管理企业,全国的物业管理企业数量很庞大,加上社区有了物业服务企业参与,保安、保洁方面有很大提高,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业主也能接受企业的服务。这方面就需要更多的物业行业从业人员,人才需求旺盛,对于中国物业管理人才网来说也是一个机遇。

物业管理网站主办者多为个人,大多数因为管理人员缺乏、运营资金不足的原因,创办多年来,没有较大发展。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官方网站,只能充当公告、通知的发布平台角色,在物业管理方面交流互动较少。物业管理行业需要这样一个大型的有影响力的网络平台,这个平台作为行业的门户和喉舌,是现代媒体发展和提升的趋势和必然。期待着网络与传统媒体、行业企业联合,共同打造一个旗舰级的物业管理门户平台。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11年10期/总第202期)

 

(责任编辑:蓝兰)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

     

© 2016 设施管理网  |   滇ICP备19007344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