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值得重视的“90后”职场生态

近几年来,每当高校毕业季到来时,“90后”就业的话题总会被媒体津津乐道,从显见的报道中不难发现,对“90后”初入职场新兵的褒奖与赞美之辞极少。总结下来,企业人事主管、公司领导以及社会舆论认为这些新人:过多宣扬自我主张,希望树立个性;不断权衡工作和娱乐之间的关系,将休假时间长短作为考量招聘单位的主要因素;理想主义泛滥却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善于提出计划和方案却难以将其实现……“90后”职场新人诸多特点很让人头疼。

然而掌握他们的习惯并发现其中的价值比不断抱怨更能有效地促使新人们展现出正能量。

“90后”的成长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充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使这些年轻人在职业选择时融入了更多的个人感性认知——以实现理想和成全兴趣爱好而非解决生存压力作为考量标准。因此对具备挑战性的工作抱有很强烈的期待,这样的冲动和干劲却最容易被理解为创新能力。然而,通过观察诺贝尔奖得主和全球各大企业高管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工作中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往往都已步入中年,他们具备专业知识、拥有丰富的阅历和坚韧的毅力、形成了独具个性的分析能力,体力和智力都处于巅峰状态。相较而言,“90后”跃跃欲试的冲动并不是创新能力的体现,或者说这些年轻人并不具备创新的充分条件,而是在追求理想或者职场新鲜感驱使下展现出的工作激情。这种激情体现为多数人会对各种各样的事情感兴趣,无论是否属于自己的工作范畴;会针对某一件偶然的、具体的事提出一些想法,而非一套完整的方案,并且大多数情况下,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这些想法存在很多漏洞;高估并坚持自己的见解,难以耐心倾听别人的意见。

工作激情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但是需要恰到好处地利用。

如今,年轻一代职场人士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乐于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在社交网络上发表个人见解或受他们推崇的观点,并期待获得反馈。这样的交流可以在某一话题上停留很长时间,也可以迅速切换到另外的话题。可以谈论没有结论的哲学话题,亦能谈论鸡毛蒜皮的小事。并且,每个话题都能吸引不同的人参与,依此形成不同的讨论圈,参与者快进快出,对自己认可的言论进行回应,回避不认可的也不会显得失礼。在每一场讨论中,可能很快形成共识,也可能将争执不下的观点抛到一边进入下一个话题。

将社交网络的思维延续到办公室内,使得“90后”更适应团队协同合作的工作方式。因此,“90后”更愿意选择几个同事一起开个小型讨论会,就一个正式或非正式的话题展开头脑风暴,而不是整个部门或者整个公司的大会。在讨论会上,“90后”更希望参与者如社交网络一样——不受身份、上下级关系等因素的干扰,也就是说,他们更希望平等的讨论方式。讨论的主题,同样受到社交网络的影响,“90后”希望就某一些具体的话题快速展开讨论,而非花费一、两个小时听一篇冗长的工作汇报,当遇到争执不下的话题时,可以马上散会,择机再议。

综上所述,“90后”的工作方式受到了社交网络的极大影响,借鉴社交网络构建适合这些年轻人的工作环境可以使其工作激情源源不断地产生,为办公室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活力,并激发出团队的工作欲望,让正能量不断地影响每个人,使得整个团队从保持创新热情过渡到真正具备创新能力。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14年第5期/总第289期,播音/九个太阳,播音时间2017年4月9日)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