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租金花的真值了吗?!

至2014年底,联合创业办公社在上海、北京共运营12个创业空间,场地面积近一万平方米,客户群体以互联网创业、创意及自由职业者为主。小猪短租、海丁网、Uptake等互联网企业或团队从联合创业办公社成功走出,或进入孵化器项目。

联合创业办公社创始人郑健灵(Bob Zheng)是位“80后”“海归”,目前身在加拿大的他告诉《现代物业》,联合创业办公社没有任何官方或大型企业的资助背景,主要是靠自有资金运作,最近刚刚收购了国内第一家联合办公室。能够做到现在的规模而且还可以保持较为良性的运转,郑健灵认为这是有些幸运的。

郑健灵

《现代物业》:所以您提到的目前12个项目里面,在选择拓展的时候,实际上也是按这个方向来进行的。

郑健灵: 联合办公的精髓是Co-working。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在一个空间内,这些团队能不能跟另外一个空间里的团队形成协作共生。联合办公本身的需求,在于创业团队需要协作,创业很多时候因为找不到资源等原因也会走弯路,这会是更大的成本。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联合办公空间应该是一种生态,而不应该是一种单纯的商业模式。我相信,它本身的商业模式是一定存在的,但是如果这个点看不准,出发点有问题的话,也没有办法为创业者带来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创客有足够的交流空间

《现代物业》:用怎样的手段才能把这一部分创业团队吸引到联合创业办公社来?

郑健灵:其实我们要理解,联合办公的用户都觉醒得非常早,能够接受这种开放环境。我觉得联合办公的用户是有选择的,我们不是对所有的用户都OK。为什么?我们在打造社区,只有当一个社区里面的资源能够互相之间产生营养的时候,才是一个良性的循环。真正能够去响应、适应联合办公这种生态的团队,其实是少数。早先有很多的团队跑到我们这边,要求给他一个平分的空间,不要跟大家在一起,只需要一个工作的地方。如果只是需要一个空间的话,没有必要来联合办公空间,到联合办公空间的是来吸取资源的。

《现代物业》:联合创业办公社是否也会像国外一些办公空间,会配套一些兼顾效率和舒适的办公设施?

郑健灵:我们在国内做联合办公空间比较早,很多人会把我们同WeWork相比。其实我们在2014年中期的时候才听说有WeWork这样一个公司存在,到2014年底的时候,我看到WeWork在美国已经做得非常成功,拿到不错的融资。在此之前,我们所有的设计并没有看过WeWork一张图,但是我们拿自己的空间去作比较的时候,觉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觉得其实这些空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不能满足团队的需求。

媒体和大众看待“创业”的时候,觉得“创业”是一个标签:这个人在创业,那个人也在创业——但对这些创业的人来说,创业其实是他的一种生活状态。他可能一天要超过8个小时,甚至12个小时、16个小时待在这个空间里面。所以这个空间能够给他带来舒适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打造一个环境,让他在一个办公环境里也享受到一种在家一样舒适的氛围。我们的每一个空间,都跟不同的设计师合作,把握核心的一些设计需求,比如需要有多少的开放空间,平时做活动怎么办,能够有一个公共的厨房……。创业是一个长跑,不能一下子把能量给耗尽,可以在空间设置上去帮助创业团队。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