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并不“新”
随着企业恢复线下办公,而新冠疫情依然起起伏伏,“新常态”一词被用来描述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的新方式。新的常态,指的是一场危机之后经济、商业、社会等方方面面尘埃落定的状态,与危机开始前截然不同,这一变化令人心生恐惧,人们所熟知的生活将一去不复返。
对于设施经理们而言,疫情之下的新常态也不过是人生里的一天又一天。尽管新常态下的工作方式会发生变化,但它对公众的意义以及对设施管理行业的影响,可能仅在变化的接受度方面有所不同。
如果所谓的“新常态”无法称之为正常,那么这种状态本身就是不正常的。如果某处工作场所的预计状态超出正常范围,或失去其典型性,则称之为“新常态”可能是合适的。但是,大多数设施经理所遇到的工作要求都是超越现实的,年复一年,习以为常。可能会因为在一场重要会议中,照明传感器开开停停,该栋建筑的设施经理就被要求去阻止云彩飘过建筑的天窗,还可能被要求在不支付水费的情况下养护绿化,或者控制预算的半衰期,花更少的钱,做更多的事。尽管要求如此苛刻,设施经理却都能应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什么事是不正常的。
对设施经理而言,新常态永远近在咫尺。究其一生,设施经理们都是在成功地应对真实发生的或是将要发生的灾难,并通过这些经验教训持续改善现状。无论当下的新常态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新常态仅是设施经理管理办公场所的又一次调整。常态是通常情况下的、平均的或典型的状态,它符合标准,如往常一样,具备典型性,或者可预期性。设施经理们具备一种能力,尽管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可以针对特定情况做出特定处理,将其恢复正常。在设施经理们看来,正常状态指事物在任何给定时间下的状态,无所不包。此外,“美好过往”的概念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将来的某一天,设施经理们可能追忆今天物业设施的运营状态,而将他们此时此刻所经历的“新常态”作为“美好的过去”。
理解自身可以控制的内容以及应留给环境任其发展的内容,是设施经理们宝贵的教训,有时需要通过反复试错才能学会。一旦将这种认知融入到日常实践中就会发现,如果设施经理负责好自身的工作,他们就能帮助企业管理好余下的工作。
设施经理的享誉之处有很多,尤以坚忍不拔与灵活应变最为人所知,而这些美德需要日夜磨炼才能培养出来。设施经理必须能够从挫折与困难中恢复过来,进而大步向前。他们必须能够对变化做出响应,有意愿且有能力迅速适应变化。他们的部分工作职责在于专门应对工作场所里现有的活动,将其进行重组,整合进来新的而又必要的功能。设施经理应当灵活变化,面对压力不至于崩溃,能够适应新的需求,调整运营方式,符合要求。大多数设施经理都是通才,他们对诸多事情都有所了解。随着工作场所的变化,这种多面性会令他们得心应手。
恍如昨日
设施经理这一职业历经一次又一次地变革,在适应变革的调整中似乎总伴随着一线希望。回溯过往,个人电脑的使用是工作场所的一次重大转变。信息时代始于二十世纪中叶,办公室从用笔和纸完成工作的时代,转向新设备、数据线,增加了办公设备的用电功率,办公桌的配置也发生了变化。同时变化的还有办公照明,出现了功能齐全的数据中心,它不仅有助于重新配置本地企业的办公区域,还助推了全球化,从而将设施经理的角色和职责从当地扩展到全球。信息时代是由日益先进的技术发展形成的,这些技术简化了数据的获取。现代化的信息和通信成为工作场所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技术成为设施经理们的宝贵资产。
新冠疫情并非设施经理们第一次面对新常态。二十年前的世纪之交,曾引发一场全球恐慌——“千年虫”危机令计算机用户和程序员闻风丧胆,当日历从1999年变为2000年时,害怕计算机会停止工作。这是一个有关计算机系统编码的问题,人们预计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遭受严重破坏。然而经过一年多的国际警报、疯狂的准备和程序更改,在从1999年12月31日过渡到2000年1月1日时,几乎没有发生重大故障。事情经过如今看起来,像是无事生非,但是这一危机却令设施经理一职发生重大变化,当时就已制订出应急预案以及业务连续性计划。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远程办公就已存在,代指用于异地工作的解决方案,为旅行者提供电信通讯和连接等与工作相关的协助。由于新冠疫情,远程办公的重要性再次凸显。对经验丰富的设施经理而言,这并非什么新鲜事物。数十年来,远程办公室、酒店与其他工作空间一直在设施管理的工作视野内。如果无法因工作而调动人员,就要为了人员而调动工作,设施经理们始终以此为工作的前提。当下,员工远离企业的办公空间,而企业竭力保持员工的工作效率,远程办公是达成目标的一种方式。在此期间,远程工作的范围或许已经扩大,但是其支持设施与流程已经存在很长时间。
在诸如“建筑研究机构环境评估方法(BREEAM)”、“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LEED)”以及“绿色环球(Green Globes)”等环保项目的指导下,借助技术工具的发展,设施经理们实施了支持“三重底线”(人、地球和利润)的活动。设施管理团队学会了节约能源与降低成本,节约用水,通过回收利用将垃圾填埋量降到最低,并通过绿色清洁措施、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来保证工作场所的健康。在“从摇篮到坟墓”的产品追踪中,设施经理了解到生命周期评估的价值。可持续发展曾经被认为是幻想,如今已成为标准的运营流程。
展望未来
因为疫情,员工离开工作空间已将近一年,如今对工作和工作场所的看法已发生改变。许多员工自身已出现变化,他们的习惯、优先事项和需求可能都已改变——和今天重要的事情相比,六个月前重要的事情可能截然不同。但对设施经理而言,保证员工安全、舒适、健康和高效的使命始终如一。
短期内,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的变化,迫切需要更高效的工作场所、更多远程工作与非接触式的数字解决方案,而多年来设施经理们一直在帮助客户实现这些变化。现实情况是,疫情并没有改变整个工作场所的方向,而仅是沿着已经存在的趋势,加速了前进的步伐。
鉴于预测未来变化方面的挑战,设施经理们必须集中精力找准未来的方向。设施经理们所经历的一切以及由此而来的持续改进工作表明,未来的变革就是他们长久以来一直准备的变革。当建筑设施的负责人计划重新开放物业迎接工作时,需要根据员工的工作方式进行调整,适应办公、工作的各类新需求。设施经理们不应满足于匆忙的短期调整,而应着眼于未来可能长久存在的变化。变化可能带来深远影响,每次危机都提供机遇,使世界变得更美好——而这涉及五个关键方面的优化:健康、连通性、人际关系、创造力和责任感。设施经理凭借应对逆境和规划未来的娴熟处理,可以实现这些目标。
对设施经理们而言,“新”的常态是正常的。在设施管理中,不变的就是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源自外部影响或公司内部的文化和实践,无论如何,变化总会发生。
危机引起的变化总会给企业带来变化,这对于设施经理似乎并非危机,但是对于企业,可能很难应对。设施经理所能做的就是顺其自然,做好本职工作。
新冠疫情引发的针对相关领域的学习曲线,使得企业和专业人士对工作场所的未来很感兴趣。其中,最大的挑战是了解“新常态”对生活与工作的改变,其影响是暂时性还是永久性的。正是这种洞见可以令人做出明智而有影响力的决策,而设施经理非常适合履行这一职责——疫情之下的今天仅仅又是一个工作日,和往常没什么不同。
关于作者:
比尔·康利(BILL CONLEY),CFM、SFP、FMP、LEED AP,IFMA会员,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赛普拉斯市的雅马哈(Yamaha Motor Corp.)担任设施经理。他拥有40多年设施管理行业经验,还曾在IFMA董事会任职,20多年来一直是FMJ的定期撰稿人,共贡献70多篇优秀文章。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
对于设施经理们而言,疫情之下的新常态也不过是人生里的一天又一天。尽管新常态下的工作方式会发生变化,但它对公众的意义以及对设施管理行业的影响,可能仅在变化的接受度方面有所不同。
如果所谓的“新常态”无法称之为正常,那么这种状态本身就是不正常的。如果某处工作场所的预计状态超出正常范围,或失去其典型性,则称之为“新常态”可能是合适的。但是,大多数设施经理所遇到的工作要求都是超越现实的,年复一年,习以为常。可能会因为在一场重要会议中,照明传感器开开停停,该栋建筑的设施经理就被要求去阻止云彩飘过建筑的天窗,还可能被要求在不支付水费的情况下养护绿化,或者控制预算的半衰期,花更少的钱,做更多的事。尽管要求如此苛刻,设施经理却都能应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什么事是不正常的。
对设施经理而言,新常态永远近在咫尺。究其一生,设施经理们都是在成功地应对真实发生的或是将要发生的灾难,并通过这些经验教训持续改善现状。无论当下的新常态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新常态仅是设施经理管理办公场所的又一次调整。常态是通常情况下的、平均的或典型的状态,它符合标准,如往常一样,具备典型性,或者可预期性。设施经理们具备一种能力,尽管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可以针对特定情况做出特定处理,将其恢复正常。在设施经理们看来,正常状态指事物在任何给定时间下的状态,无所不包。此外,“美好过往”的概念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将来的某一天,设施经理们可能追忆今天物业设施的运营状态,而将他们此时此刻所经历的“新常态”作为“美好的过去”。
理解自身可以控制的内容以及应留给环境任其发展的内容,是设施经理们宝贵的教训,有时需要通过反复试错才能学会。一旦将这种认知融入到日常实践中就会发现,如果设施经理负责好自身的工作,他们就能帮助企业管理好余下的工作。
设施经理的享誉之处有很多,尤以坚忍不拔与灵活应变最为人所知,而这些美德需要日夜磨炼才能培养出来。设施经理必须能够从挫折与困难中恢复过来,进而大步向前。他们必须能够对变化做出响应,有意愿且有能力迅速适应变化。他们的部分工作职责在于专门应对工作场所里现有的活动,将其进行重组,整合进来新的而又必要的功能。设施经理应当灵活变化,面对压力不至于崩溃,能够适应新的需求,调整运营方式,符合要求。大多数设施经理都是通才,他们对诸多事情都有所了解。随着工作场所的变化,这种多面性会令他们得心应手。
恍如昨日
设施经理这一职业历经一次又一次地变革,在适应变革的调整中似乎总伴随着一线希望。回溯过往,个人电脑的使用是工作场所的一次重大转变。信息时代始于二十世纪中叶,办公室从用笔和纸完成工作的时代,转向新设备、数据线,增加了办公设备的用电功率,办公桌的配置也发生了变化。同时变化的还有办公照明,出现了功能齐全的数据中心,它不仅有助于重新配置本地企业的办公区域,还助推了全球化,从而将设施经理的角色和职责从当地扩展到全球。信息时代是由日益先进的技术发展形成的,这些技术简化了数据的获取。现代化的信息和通信成为工作场所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技术成为设施经理们的宝贵资产。
新冠疫情并非设施经理们第一次面对新常态。二十年前的世纪之交,曾引发一场全球恐慌——“千年虫”危机令计算机用户和程序员闻风丧胆,当日历从1999年变为2000年时,害怕计算机会停止工作。这是一个有关计算机系统编码的问题,人们预计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遭受严重破坏。然而经过一年多的国际警报、疯狂的准备和程序更改,在从1999年12月31日过渡到2000年1月1日时,几乎没有发生重大故障。事情经过如今看起来,像是无事生非,但是这一危机却令设施经理一职发生重大变化,当时就已制订出应急预案以及业务连续性计划。
新冠疫情加速了智能化和物联网设备在办公空间中的应用
另外,开放办公室的实验,在设施管理界引发了一些争论——这种设置将所有部门的员工和设备放在一个大房间里,在同一屋檐下,不同部门分配到特定的空间。工位的小隔间打开了,办公室的隔墙推到了,区域进行重新设计,得到翻新,而高企的文件柜与文件架起到间隔作用,可划定出不同区域。这种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办公的可视度,打造员工间的创造力,同时消除部门间的孤岛。这种设置本应有助于等级制度的扁平化,催生出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所需的无障碍协作与沟通。但是,这种解决方案并不适合所有人。毕竟隐私、机密性和专有会议等方方面面不得不面临妥协,并且这种办公概念长期以来都未得到广泛接受。部门孤岛与围墙是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台式计算机的使用导致员工骨骼肌肉疾病明显增加。据报道,由于不断使用键盘工作,手腕与手臂健康问题反复出现,例如员工罹患腕管综合症和肌腱炎等。这催生了人机工程学这一设计与办公用具使用有关的应用科学的发展,令人与工具和设备之间可以实现最有效、最安全的交互。人体工程学使用人体测量学数据来确定上班族的最佳坐姿、最优工作间距以及最佳舒适度。在很多情况下,设施经理需要对工作空间进行评估,指导用户的身姿与坐姿,对办公桌或隔间进行更改,确保健康和安全。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远程办公就已存在,代指用于异地工作的解决方案,为旅行者提供电信通讯和连接等与工作相关的协助。由于新冠疫情,远程办公的重要性再次凸显。对经验丰富的设施经理而言,这并非什么新鲜事物。数十年来,远程办公室、酒店与其他工作空间一直在设施管理的工作视野内。如果无法因工作而调动人员,就要为了人员而调动工作,设施经理们始终以此为工作的前提。当下,员工远离企业的办公空间,而企业竭力保持员工的工作效率,远程办公是达成目标的一种方式。在此期间,远程工作的范围或许已经扩大,但是其支持设施与流程已经存在很长时间。
从格子间到开放式办公,设施经理早已经历过多次办公场所的变革。
在设施管理界,相对一切照旧的企业而言,主要变化之一是可持续性的引入。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可持续运营节省的成本很可观。在诸如“建筑研究机构环境评估方法(BREEAM)”、“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LEED)”以及“绿色环球(Green Globes)”等环保项目的指导下,借助技术工具的发展,设施经理们实施了支持“三重底线”(人、地球和利润)的活动。设施管理团队学会了节约能源与降低成本,节约用水,通过回收利用将垃圾填埋量降到最低,并通过绿色清洁措施、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来保证工作场所的健康。在“从摇篮到坟墓”的产品追踪中,设施经理了解到生命周期评估的价值。可持续发展曾经被认为是幻想,如今已成为标准的运营流程。
展望未来
因为疫情,员工离开工作空间已将近一年,如今对工作和工作场所的看法已发生改变。许多员工自身已出现变化,他们的习惯、优先事项和需求可能都已改变——和今天重要的事情相比,六个月前重要的事情可能截然不同。但对设施经理而言,保证员工安全、舒适、健康和高效的使命始终如一。
短期内,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的变化,迫切需要更高效的工作场所、更多远程工作与非接触式的数字解决方案,而多年来设施经理们一直在帮助客户实现这些变化。现实情况是,疫情并没有改变整个工作场所的方向,而仅是沿着已经存在的趋势,加速了前进的步伐。
鉴于预测未来变化方面的挑战,设施经理们必须集中精力找准未来的方向。设施经理们所经历的一切以及由此而来的持续改进工作表明,未来的变革就是他们长久以来一直准备的变革。当建筑设施的负责人计划重新开放物业迎接工作时,需要根据员工的工作方式进行调整,适应办公、工作的各类新需求。设施经理们不应满足于匆忙的短期调整,而应着眼于未来可能长久存在的变化。变化可能带来深远影响,每次危机都提供机遇,使世界变得更美好——而这涉及五个关键方面的优化:健康、连通性、人际关系、创造力和责任感。设施经理凭借应对逆境和规划未来的娴熟处理,可以实现这些目标。
对设施经理们而言,“新”的常态是正常的。在设施管理中,不变的就是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源自外部影响或公司内部的文化和实践,无论如何,变化总会发生。
危机引起的变化总会给企业带来变化,这对于设施经理似乎并非危机,但是对于企业,可能很难应对。设施经理所能做的就是顺其自然,做好本职工作。
新冠疫情引发的针对相关领域的学习曲线,使得企业和专业人士对工作场所的未来很感兴趣。其中,最大的挑战是了解“新常态”对生活与工作的改变,其影响是暂时性还是永久性的。正是这种洞见可以令人做出明智而有影响力的决策,而设施经理非常适合履行这一职责——疫情之下的今天仅仅又是一个工作日,和往常没什么不同。
关于作者:
比尔·康利(BILL CONLEY),CFM、SFP、FMP、LEED AP,IFMA会员,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赛普拉斯市的雅马哈(Yamaha Motor Corp.)担任设施经理。他拥有40多年设施管理行业经验,还曾在IFMA董事会任职,20多年来一直是FMJ的定期撰稿人,共贡献70多篇优秀文章。
本文由国际设施管理协会(IFMA)授权发表
翻译/子川
(原载于《现代物业·设施管理》2021年1期)
(责任编辑:admin)
翻译/子川
(原载于《现代物业·设施管理》2021年1期)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