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基恩:设施管理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
五年前,在中国理解设施管理(Facility Management)的人非常有限,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以及行业会议和媒体的传播,设施管理在中国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的认知也在逐渐转变。但行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标准的落地、专业人才的缺乏等一系列问题。
国际设施管理协会中国(IFMA China)通过职业认证考试与培训、行业活动、知识分享、资源整合等推进设施管理行业和从业者的进步与卓越。2016年10月20日-21日,“IFMA全球工作环境亚洲峰会暨展览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国际设施管理协会(IFMA)总部携手IFMA中国、IFMA上海分会举办,以“创新领导力引领设施环境新纪元”为主题,围绕设施管理执行方案、工作场所指导计划、高效领导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探讨,以期对亚太地区设施管理专业技术、教育和实践的标准指明方向。
会议期间,国际设施管理协会(IFMA)总裁、首席执行官托尼·基恩(Tony Keane)先生接受《现代物业》专访。在他来看,设施管理就是“隐形的管家”,是个具有广阔前景的职业,就业机会很多,但首先要向公众传递正确的设施管理观念。同时他表示,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行业与时俱进是必须的,但是要让新技术投入使用,不只是在技术方面要进行投入,还需要在人员身上进行投资,储备相关的技术人才,不让新兴技术成为摆设,因此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就显得迫切而必要。
托尼•基恩
《现代物业》:国际设施管理协会(IFMA)作为国际设施管理平台,目前在全球的发展现状如何?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如何?
托尼·基恩:IFMA成立于1980年,是一家国际性设施管理协会,致力于促进设施管理行业的协同合作。目前在105个国家有分支机构,有134个分会,24,000名会员,分会分布在欧洲、中东、印度、亚洲等许多国家的城市中,包括加拿大。1992年IFMA在中国香港成立分会,2011年在上海成立分会,现在在北京、深圳也有分会。对于中国,IFMA也希望通过国际性的平台,能够让中国在设施管理行业有更深层次的发展,能够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设施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与经验。
《现代物业》:IFMA在中国的分会为设施管理行业和个人提供哪些服务?
托尼·基恩:在中国设立分会,主要可以给当地会员带来一些国际上的理念以及专业认证。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这会给中国的设施管理企业带来核心的竞争力;从中国的角度,IFMA在行业标准方面的工作也会更符合中国法律法规的要求,更符合中国国情。
《现代物业》:在中国,行业内似乎更认可官方机构提供的一些职业认证。IFMA的国际专业认证在中国推行会不会遇到一些阻力?IFMA怎样解决这些
问题?
托尼·基恩:大概10年前我们曾经在中国取得了政府相关方面的一些认可。我们在广东省有设施管理基础知识方面的认证,也获得了当地政府授权认可的证书,还有设施管理专家方面的一些认可,获得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同时我们也在和上海市物业管理协会进行接触,希望能够得到相关认证。
楼宇维护
《现代物业》:目前这个认证推进的情况如何?
托尼·基恩:我们目前颁发的证书是英文版,不过有提供中文版的入门课程(EOFM)。接下来我们将会把设施管理专业认证进行汉化,以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针对中级认证培训的课程已经翻译成中文,中级培训课程认证——设施管理经理人认证(FMP)也已经汉化,2017年我们希望能把这个课程认证带到中国来。
《现代物业》:获得IFMA的课程认证能够给IFMA会员或从事设施管理的个人带来什么不同?比如薪资待遇或职业晋升机会等。
托尼·基恩:对于个人来说,获得全球认可的IFMA认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他们的事业会蒸蒸日上,待遇上水涨船高,在就业市场获得竞争优势;第二,待遇提高的同时他们设施管理领域内的行业知识和技能也有所提升。对企业而言,可以改善和提升设施运营绩效和贡献。如果企业给员工进行相关设施管理方面的培训,还可以使其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提高日常的工作效率、使用效率,最终提高整个运营的生产力,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
《现代物业》:目前中国内地的从业人员已经获得IFMA专业认证的有多少?
托尼·基恩:在过去的几年当中累计起来可能会有超过500人。但是我们预测设施管理专业认证课程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会达到上千人,因为目前大家参加的都是基本课程培训。设施管理经理人认证(FMP)汉化以后,参加的人数会更多,会有更多人获得认证。有一些认证虽然还没有引入中国,但是我们将专注于它的持续性,未来这些认证的引入在中国市场也会变得更广泛,认证的情况会越来越好。我们也在做很多研发工作,有专业的团队在做相关研究,挑出最核心的内容,并选择一些拿到中国来,希望能够对这个行业有所帮助。
《现代物业》:IFMA目前有哪些课程?核心课程是什么?
托尼·基恩:IFMA目前有四个课程,包括一个初级课程:EOFM(Essentials of Facility Management,设施管理核心课程),是IFMA最新开发的基础级课程,满足全球新兴设施管理市场中设施管理的培训需求,主要是针对大学毕业新生或参加设施管理类工作5年以下的学员;其他三个专业认证的资质证书项目课程是FMP(设施管理经理人认证,包含四门在线考试的全球FM行业必备认证资质)、SFP(可持续设施经理人认证,包含三门在线考试的可持续/绿色设施管理者的认证资质)和CFM(注册设施经理人认证,全球最高等级的设施管理顶级认证资质)。这些不同层次的资质认证包含了科技、沟通与传播、领导力与战略力、财务与商业、质量控制、人的因素、项目管理、运营与维护、应急预案与商业持续性、不动产与物业管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实施13个能够加强设施管理职业的职业胜任力领域。CFM是全球通用证书。如果在中国获得了颁发的CFM,在美国、欧洲乃至全球市场都通用。包括课程内容,在认可度上都是全球一致的。市场需要这样的一致性。
目前IFMA和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合作,建立一个更高级的组织,进行设施管理方面的课程设置,开发特许的设施管理领导层次。IFMA和RICS会携手进行核心竞争力评估。
《现代物业》:IFMA和RICS是怎样合作的?会各自承担什么工作来推动有关方面的课程设置?
托尼·基恩:双方会共同合作,针对设施管理成立一个高级管理组织,研究其中的核心课程,资格认证属于RICS,但是通过之后会得到双认证,也就是说既有IFMA的认证也有RICS的认证。
《现代物业》:和RICS的合作将会给IFMA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具体在中国会有哪些变化?
托尼·基恩:IFMA和RICS合作致力于帮助大家开发全球性的设施管理职业规划,从国际的角度来说两家的合作是互惠互利的,把双方核心的内容合到一起。针对中国市场来说,IFMA在上海有分支机构,RICS在北京有分支机构,双方的资源(包括人员资源)就可以加在一起,会给行业带来更宽广的合作空间。
《现代物业》:十几年前,中国还没有设施管理概念的时候,学习IFMA的课程和获得认证非常困难,需要到美国参加相关的课程,使用纯英文教学、培训和考试。现在在中国推行IFMA的课程是否要往汉化和能够符合中国本土的要求及标准方面考虑?
托尼·基恩:IFMA相关的认证不管在哪个国家都是一致的,在中国也好、欧洲也好、美国也好,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都一样,要通过考试也都是一样的要求。
《现代物业》:近年来中国内地在逐步了解设施管理的概念,并在推动这个行业发展。但实际上设施管理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很多企业并不理解,或者所理解的设施管理和国际上的定义有所不同。IFMA在这方面如何引导中国内地的企业更好地理解设施管理?
托尼·基恩:我们在与中国的标准组织合作,发布基于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的FM(Facility Management)标准,希望在这方面有更标准的设施管理方面的定义,来引导中国的设施管理从业人员。ISO发布标准后不久就会有更高的全球一致性。据我所知中国政府也将要发布FM标准,两者间会是兼容的。
《现代物业》:现在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一些职能和设施管理是交叉在一起的,中国院校开设有一定数量的物业管理专业,学历包括高职、大专、本科,也有研究生。但是开设设施管理专业的院校就比较少,或者是把设施管理归到其他学科领域里面。IFMA在设施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有没有一些计划或行动?
托尼·基恩:物业管理和设施管理的定义确实不一样。IFMA给设施管理的定义是“以保持业务空间高品质的生活和提高投资效益为目的的,以最新的技术对人类有效的生活环境进行规划、整备和维护管理的工作。”它的概念要远远超出物业管理的范围,牵涉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运作和维护、空间的利用、工作效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管控等方面,是一个更加完整的设施、建筑、集成管理的方式。
《现代物业》:IFMA是否有和中国的一些大专院校进行合作的意向,来培养设施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托尼·基恩:有。从2016年开始我们就有和一些院校陆续商讨相关的合作,其中已经和上海同济大学建立了设施管理方面的课程合作,今后我们将与更多的中国院校进行合作,为他们提供项目支持。
《现代物业》:为确保标准在中国的落地,IFMA专门成立了研究团队进行相关的市场调研,形成可供参考的研究报告。在IFMA针对中国市场研究的计划当中,关注的是哪方面的内容?为什么会对这个内容做特别的研究?
托尼·基恩:最近我们发布了一个设施管理在亚洲的发展趋势的报告,其中有几项核心竞争力,包括运行管理、能源管理、危机管理等。我们会从当地的会员中了解相关的情况,看他们更关注哪方面的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去做相关的工作。
《现代物业》: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兴起了一批创业公司,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具体可以运用到设施管理的哪些方面?
托尼·基恩:很显然,技术冲击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设备管理上我们着眼于能引用多领域的技术,要让设施管理行业内人士都能从培训中获得解决方案以及最大程度利用这些技术。但这并不容易,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在智能建筑中传感器的应用很广泛,人们可以体会到自动控制带来的便利,比如只要进入房间灯就会自动亮起,走出房间后灯自动熄灭。预计2020年-2025年,将会有数以万计的传感器投入使用,技术的投入使用将更利于建筑的能源管理。
智能建筑中科技的运用已非常广泛
《现代物业》:面对新兴技术的应用,也面对中国创新创业的发展大背景,以及智能化管理的兴起和应用,设施管理行业应该怎样与时俱进?
托尼·基恩:行业的与时俱进是必须的,但是要让新技术投入使用,不只是在技术方面要进行投入,还需要在人员身上进行投资,储备相关的技术人才,不让新兴技术成为摆设,才能让设施管理行业通过新兴技术真正获益。
《现代物业》: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在设施管理中的一些应用,能够为设施管理公司减少20%的人力投入。您觉得机器人会不会代替人工?它会不会对设施管理行业带来一些冲击?我们应该怎样来应对?
托尼·基恩:在投入新技术的同时我们也要提高自身的生产力,同时我们要看技术方面的投入能带来什么样的效果,以及兼顾安全性和高质量。比如某些技术的运用在这方面是减少了人力,但是可能会需要增加额外的人员来进行管理。我们必须确保投入的技术能派上用场,这是一个技术利用的平衡点。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设施管理及技术管理专业人员,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现代物业》:设施管理企业通过哪些手段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从事这个行业?
托尼·基恩:IFMA正和RICS进行深度合作,致力于提高大学生对设施管理的认知度、大众对设施管理的认知度,使更多的人认识到设施管理是一个很好的行业,对毕业生来讲是个不错的就业方向。
其实行业内目前有很多学历比大学生低的员工,如果大学生来求职,工作机会更多。很多中国人认为设施管理就是擦桌子、打扫卫生,但它其实是要确保系统运行正常、房间可以放心使用。我经常称设施管理人员为“隐形的管家”,我们要找的就是隐形的管家。这是个很广的职业,就业机会很多,并不是打扫卫生的简单工作。所以我们也需要《现代物业》这样的行业媒体的帮助,向公众传播正确的观念和认知。
《现代物业》:以您的观点或者以IFMA的观点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的企业房地产和设施管理的市场会发生哪些变化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托尼·基恩:其实设施管理在中国的发展很快。相比之下,五年前中国理解设施管理的人非常有限,但是现在,通过很多的行业会议,以及政府对服务转型升级的关注,设施管理得到广泛认可并迅速发展。国际上比较专业的设施管理公司和中国当地的设施管理公司也有一些深入合作,未来在这方面前景会更加广阔。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17年2-3期/总383期)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