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控社区性“甲流”

2009年5月1日,内地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出现,自此我国便正式加入了这场全球性的流感抗争中。这场流感起于墨西哥,席卷了很多国家和地区,死亡人数已逾300人。世界卫生组织也在一再地提升警戒级别,直至最高等级6级。截至7月1日,我国内地已出现810例,死亡人数为0。

与SARS横行时不同的是,各相关部门从第一个病例开始就对每一个疑似病例及其接触人群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地参与应对。我国最早的病例均属于输入性病例,便在机场等与国外联系密切的区域设置排查关卡,并实施围堵政策。这样做的好处是有效遏制了甲型流感的大规模流行,为下阶段预留出许多准备时间,但同时也消耗或占用了大量社会资源,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和浪费。现代应急管理不仅强调结果,而且重视效率,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应尽可能满足低成本高收益的目标。死亡人数为0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防控体系十分完善,也有可能是严重程度不同于SARS,但考虑到如果恶化后的巨大损失,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还是偏好于实行严密的控制,而将成本作为次要因素。

即使如此,甲型流感还是在发展蔓延,病例数量在不断增加,除了早期的输入性病例外,也出现了二代病例。这些二代病例不仅由输入性病例引发,并且开始出现个别感染源未知的本土病例。也就是说,我国疫情在两个月内有了很大的变化,即将进入第三阶段。据有关专家分析,甲型流感的扩散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只有输入性病例,第二阶段出现输入性病例造成的二代病例的传播,以及本土病例,但仍以输入性病例为主,而第三阶段会出现社区水平的H1N1流感暴发。

虽然我们似乎还有时间为疫情第三阶段做准备,但社区疫情已经有强起势头不容忽视。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进入甲型H1N1流感社区暴发期,未明源头的甲型流感疫情不断在该地区城市群校园中出现,形势紧张。对此,广东省相关部门以预防控制社区暴发为重点,对病例实施分类管理,严防出现死亡病例。据专家分析,出现社区暴发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的居民社交活动频繁,也可能与他们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关,早前的SARS、禽流感等传染病也首先发现于该地区。

此次流感处处都表现出与传统突发事件不同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用现代应急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处置,而不仅局限于传统应急管理手段。比如:流感盛行在理论上应该是以医药卫生部门为主采取应急措施,但由于其传染性较强,易对公共安全造成极坏影响,相应地其他部门也要利用所拥有的权力、人员装备参与到流感扩散的控制中去。这充分体现了现代应急管理的多部门协同的特征。对于此类非常规突发事件,先分析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演化机理,合理运用各类模型,以期由突发事件的路径得出有效的应急管理方法。再利用适合现代应急管理特征的评价方法去估计当前形势,及时调整决策,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比如卫星等通讯技术,保证应急管理过程的顺利完成。

社区是组成城市的基本单位,承载着绝大多数市民的日常生活。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群体,其安全更易受到各类突发事件的侵害,尤其是传染性疾病,疫情在社区的传播速度及范围也可能加倍增大。结合我国国情来说,我国人口众多且密集,尤其较为发达的城市,比如北京,公共场所常常人满为患,而节假日或早晚班高峰期的交通状况更是拥挤不堪。因为经济发展不平衡,许多人在家乡之外求学或工作,人员流动的频率更高。另外,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我国从2003年起才开始建立国家级的应急体系,大多数预案只是流于形式,还不能有效运行,依然需要依靠政府部门利用特殊状态下的超高行政效率。这些都与社区的安全息息相关,流感暴发伊始,以患者个人为控制对象即可,当流感发展并盛行时,聚集性病例增多,社区对甲型流感的防控工作变得更加严峻和责任重大。

社区暴发的定义是,在社区范围内,14天内多点出现多个甲型H1N1流感本土感染的确诊病例,且病例呈现明显的聚集性。而社区流行是指在社区范围内,出现多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多例病人传播链不清楚,并且有持续传播现象。为控制流感的社区暴发及社区流行,卫生部已于2009年6月17日印发社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控制工作方案,其中规定了社区暴发时以传染源管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以及社区流行时所应采取的分类管理方法,另外还有较详细的职能分工。我国各地也都相继开始严防疫情进入学校和社区,黑龙江、湖南、上海等均根据各地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力求在社区暴发前控制事态发展。

社区对甲型流感的应对,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具体分析。

第一,虽然重点是整个社区对疫情的防治,但根本上还要从个人抓起,也就是说,社区的应对措施分为个人和群体两种。个人的防治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减少聚会等出入人员聚集场所的次数,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了解甲型流感的基本知识,理性预防,有感冒发烧症状时主动采取措施等。而对每一个社区而言,应明确各管理人员的责任范围,注意整个社区的卫生环境,控制进出社区的外来人员,减少举办公众活动的次数,宣传科学的甲型流感方面的知识,信息透明化,疫情兴起时及时采取措施,稳定居民情绪,控制传染源等。

第二,社区应事先做好应对准备,包括“防”、“治”两方面,即社区暴发前后均有有效的应对措施。社区暴发前,除去基本的预防措施外,还应做好储备工作,比如医药类物品或者事先与附近的医院达成协议。加大监测力度,虽不至于草木皆兵,但对感冒发烧症状应提高警惕。出现个别病例时,分别进行处理,防止交叉传染。可对居民进行相关的培训,或者应急演练,有利于工作开展。社区暴发后,因多点出现多个病例,在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需要对整个社区进行隔离,减少与社区外的交流,防止流感扩散至其他社区,引发更大规模的疫情。尊重居民的权利,必要时应提供心理疏导。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病情严重者,应送往医院隔离治疗,轻度患者可依其志愿在家隔离。

社区的人口密度大小不一,社区所处区域各不相同,疫情扩散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也各异。应认真分析本社区的特点以及与社区外的联系,采取适合的现代应急管理措施,预防社区暴发。

(本文共同作者:陈安)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

     

© 2019 中国设施管理网  |   滇ICP备19007344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