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分析并计算物管人力成本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3年,中国劳动者报酬年均增长11.7%,超过同期GDP增长率约3%。劳动者报酬占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比重也从2011年的49%提升到2013年的51.1%。物业管理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力成本占据其成本的大部分。常见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高达60%至80%,人力成本成为物业管理企业最主要的成本支出,工资水平的逐年上涨也成为了行业企业不堪重负的常见理由。事实上在物业管理费收费标准多年未上涨的情况下,市场上也并未出现企业普遍的经营困难。

物业管理人员主要集中在基层,也就是常说的“保安、保洁、保绿、保修”四大基础业务上,主要以计时为主。可以简单概括为:

人力成本(元)=人员数量(人)×单位人员平均工资成本(元/人)

单位人员平均工资成本主要是由劳动力市场决定的,虽然有区域分布和区域差异,但是呈现出刚性上涨的明显趋势。企业对此只能适应和调整。而人员数量是由项目现场需求、质量要求和企业管理水平决定的,可以表示为:

人员数量(人)=总工作量(人·天)/单位人员的工作效率(人·天/人)

决定人员数量的总工作量、单位人员的工作效率在一定条件下都是企业可以主动调整的。

例1:一个24小时值守的护卫门岗的月工作量按照标准工时8小时计算,可以表示为24/8×30=90(人·天)。

按照法定节假日及休息日的规定,每个人员每年工作时间250天,平均每月20.8天,即每个护卫工作效率20.8(人·天)/人。则每个门岗所需人员数量=90/20.8=4.33(人)。

假设每个护卫平均每月工资标准2,500元,那么门岗人力成本:4.33×2500=10825(元)

综上所述,人力成本受到单位人员工资水平、总工作量、人员工作效率三个因素影响,因此控制人力成本就有以下三个途径:

一、降低工资标准。由于受到劳动力市场的刚性约束,降低工资标准一般很难实现,很多企业的现实选择是工资长期不作调整,相当于变相降低了工资标准。这个途径不是我们所提倡的,且有很大的负面效应。企业通过这个途径很难真正达到成本改善的目标。

二、减少工作总量。在不影响管理标准的情况下,工作量看似很难减少,其实不然。

例2:将例1中24小时有人值守岗调整为18小时有人+6小时无人值守岗。由于夜间6小时门岗工作量几乎为0,可以通过技防手段,结合值班岗,替代门岗。此时一个门岗:

月工作量=18/8×30=67.5(人·天)

人员数量=67.5/20.8≈3.25(人)

人力成本=3.25×2500=8125(元)

相比之前的人力成本,一个岗位月成本降低了2,700元,下降了25%。总工作量的调整带来了人力成本的显著降低。

三、提高单位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劳动效率是人力成本改善的最根本途径,应长期实施。

例3:假设一栋住宅楼楼道保洁需要16个标准工时,每天清洁一次,即一栋住宅楼的楼道保洁月工作量为16/8×30=60(人·天)。

假设保洁员每月工作时间也同例1,即月平均20.8天(实际中多数企业并非如此),则人员数量为60/20.8≈2.88(人)。

假设保洁员平均工资1,800元,则1栋住宅楼楼道保洁人力成本为2.88×1800=5184(元)

但是,随着保洁员熟练程度的提高、积极性的提高,同样8小时工作时间却可以完成12小时的标准工作量。则保洁员同样每月工作20.8天的工作效率就不再是20.8,而是20.8×12/8=31.2(人·天)/人,则:

月工作量=16/8×30=60(人·天)

人员数量=60/31.2≈1.92(人)

人力成本=1.92×1800=3456(元)

通俗地说,就是原来保洁员需要2个人8小时完成一栋楼的保洁,随着效率的提高,现在2人8小时可以完成1.5栋楼的保洁,因此使人工成本下降了37%。工作效率的提高带来人力成本降低的效果非常明显。

这个道理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如果不进行量化分析,还是有可能产生错误的判断和决策。上述案例中关于人员数量的计算结果,都不是整数,例如例1中的4.33人。那么0.33人在实际中如何安排?

理论上来说,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0.33人的工作量分配给其余4人,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加班)来解决,不再安排第5人。第二种方式是新增第5人作为轮流岗,完成多个岗位的不饱和工作量。实践中很多企业会选择第一种方式,其理由是第一种方式不用新增人员,充分发挥现有人员的作用,可以节约用工成本,从而节约人力成本。那么,真是这样吗?

例4:根据例1的资料,一个门岗只安排4人,其余时间安排加班解决定编缺口。

4人的月工作量=20.8×4=83.2(人·天);

需加班工作量=90-83.2=6.8(人·天)。

为了减少加班费支出,所有的加班都安排在平时时间(非周末及节假日),加班费按正常工资的1.5倍支出。则:

一个门岗加班成本=2500/20.8×6.8×1.5≈1226(元)

三个门岗加班成本=1226×3=3678(元)

例5:根据例1资料,三个门岗安排13人,新增1人。

新增1人的工作量=6.8×3=20.4(人·天);

新增人力成本=2500/20.8×20.4≈2452(元)。

例5和例4比较,新增人员工资成本远低于例4中的加班成本,不过新增人员除了工资成本外,还要考虑社保成本。社保的缴纳标准各地不同,大多在计费工资的40%左右。

新增人员社保成本=2500×40%=1000(元)(事实上全国各地最低缴费基数大都低于此数)

新增成本合计=2452+1000=3452(元)<3678(元)

通过例4和例5的比较,可以看出和我们的直觉相反,第一种方式并不节约成本,相反成本可能更高。只有把简单的逻辑量化后我们才能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判断。降低工作总量和提升工作效率在实践中有很多具体的方式,只有进行了上述量化分析后,我们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人力成本的影响才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按照上述思路,大部分物业管理企业人力成本尚有改善的空间。

2016年5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发布的《经济蓝皮书春季号:2016年中国经济前景分析》指出,在改革开放以来很长一段时期里,低成本优势一直是中国制造在全球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到了今天这种优势已经逐步丧失。目前中国很多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工人工资水平已远超东南亚国家。过去,中国制造企业发展习惯于走高投入、高消耗、低附加值的发展道路,为了实现工业化快速发展,长期实行低工资和低福利,通过压低劳动报酬,保证高投资率和高收益率,由此获得资本的原始积累,实现利润持续增长。而物业管理行业则是低投入、低附加值的发展模式,两种模式在新的市场形势下都面临着调整。长远来说创新业务模式,提升盈利能力是必然。从本质来说,解决企业人力成本问题就是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16年第8期/总第365期)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

     

© 2019 中国设施管理网  |   滇ICP备19007344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