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共享健身舱现身上海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11月6日,上海浦东国际人才城中心绿地上出现了被称为“公园盒子”的共享健身舱,这个共享健身舱远看既像集装箱,也像便利店,其实它是个迷你健身房。健身舱安有透明玻璃,并带有百叶窗,分2人舱、4人舱和5人舱,面积8平方米、18平方米、28平方米不等,舱内标配跑步机、哑铃组和以智能教练设备为核心的练习区。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教练系统,市民可选择某项课程,站在指定区域跟着课程中的示范者做动作,红外摄像头会捕捉使用者各个身体部位的动作,并实时显示在屏幕上,如果使用者的动作有误,该系统还会及时“指出”,并同时把正确动作显示在旁边,如同私人健身教练。

事实上,在上海,多个小区、绿地内都出现了这样的“共享健身舱”,只需要一部手机,通过手机上的APP或小程序,扫描健身舱门上的二维码,就可走进健身舱使用其中的健身设备,健身舱24小时不打烊,还可线上预约,费用最低为10元/时。与传统健身房相比,这种不办年卡,按次结算的方式,满足了快节奏生活人群利用碎片时间锻炼身体的需求,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

我国城市公共体育场所严重不足,相关报告显示,我国当前人均体育活动场地只有1.4平方米。绝大多数体育设施主要分布在学校、机关单位,较少对社会开放,远不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不少城市广场和小区会有简单的健身设施,但损耗较大,市民在广场跳广场舞经常发生噪音扰民纠纷,城市夜跑族将城市道路作为运动跑道易出安全事故,城市免费的健身设施总是会遇到“公地悲剧”的困境。

上海将“公园盒子”共享健身舱这样的民营健身项目引入公共空间,将健身与绿地休闲融合在一起,在家庭与工作场所之外,给人们提供了另一个场合,这个场合可以让人们在这里找到前两种场合中找不到的东西——户外新鲜的空气、嫩绿的草木、投缘的健身伙伴……旧友新朋一边健身,一边随意聊天,放松心情,没有工作和家务的压力,充分的公共空间尊重了人们的休闲福利,可以满足人们日常健身需求,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

城市公共绿地作为一座城市的公共共享空间,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本就应该用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供居民共享休闲,它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但不少城市出现了例如公共草坪让道车位、绿化带搭建违建设施、小区绿化区域变身菜园等公共绿地被蚕食的现象。上海这种公共绿地广场+健身的公共健身空间打造,充分利用好了城市的“绿肺”以造福百姓。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