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管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困局”

劳动者健康的身体条件和安全的工作环境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和基础,在强调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今天,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国际上通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简称“OMSMS”),国内颁布的《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规规定也均已明确用人单位在防范职业病、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我国物业管理已飞速发展35个年头,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可喜成绩,与此同时,企业高速成长中暴露出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短板和弊端日益凸显。员工在工作或从事与工作相关的活动时,因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监督和作业指导,违规操作、盲目行动,出现职业伤害事故,造成人身伤害、疾病、残疾,甚至死亡。从近两年的企业统计数据和媒体报道中看呈多发现象,有增无减。

以某一级资质、拥有一万余名员工的物管企业为例,2015年全年发生的职业伤害事故共161起(死亡2人),2016年全年职业伤害事故共184起(死亡3人),增加14.3%。其中因为操作失误、主观意识不强、麻痹大意造成的摔伤、撞伤以及交通事故意外占80%以上。以实际情况和发生原因分析,大部分安全事故完全可以控制和避免。分析其中的原因、找到相应的对策,预防、控制、减轻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成为物管企业管理的新课题和新难点。

行业门槛低,用人把关不严

企业经营成本高,尤其是人力资源使用成本占比高且逐年攀升,使得部分企业在用人成本压力大的情况下,招聘环节把关松、标准低,放宽用人标准和限制条件,压缩用人成本、节省经营开支,招聘年龄偏大、综合能力差的人员进入企业,甚至“来者不拒”。

最具浪漫气质保安大爷

年龄大的员工往往身体不佳、患有某些老年疾病,对于企业而言,潜在风险难以控制,给后续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埋下隐患。员工没有身体健康证明和定期体检的检查报告,无法追踪了解员工身体状况,提前采取措施,极易出现安全事故。

企业不够重视,忽视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要性

处于发展阶段的物管企业普遍对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缺少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落实检查的机制。企业经营管理中,用于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落实安全管理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反馈、处理解决可控的安全隐患,安排员工不合理的兼岗、加班,工作量超负荷,得不到足够休息等叠加问题均是诱发职业伤害事故的原因。

企业不重视、忽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从社会宏观角度可以归纳为以下两大方面:

一是企业守法成本高。2016年新修改的《职业病防治法》中对用人单位的处罚规定有8条,如“未对劳动者个人职业病防护采取指导、督促措施”、“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其中处罚最低为警告、最高为罚款10万元。如果企业按照现有的职业健康检查收费标准,1,000人左右的中小企业,每年的检测费用至少50万元,还不包括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安全管理培训的费用,对本就微利经营的物管企业来说,在庞大的检测费用面前,只能牺牲员工权益获取企业生存发展。

二是政府执法不严。执行部门职责不明确,相关执法依据不足,执法侧重隐患排查整顿、生产许可审查等,忽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监管职责。政府职能部门履职效率低、管理能力差,导致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在实际操作中形成了监管“真空”,纵容了企业怠于履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责任与义务。

员工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应急能力差

物业管理基层员工文化水平不高,认知有限,对职业健康安全话题不关心、不了解,工作中缺少安全作业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应对突发职业伤害的处置能力,出现安全意外事故不知道如何处置或错误处置,增加伤害的严重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上不重视,有时工作为了省时省力,违反操作流程,改变常规动作,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比如使用酸碱清洁剂保洁时,未穿戴防护用品、滴溅到皮肤受伤;(2)认知有限,比如有些员工担心身体状况出现问题后,会受到不平等对待或被辞退,自行处理或忍受,不能维护自身健康权益;(3)应急能力差,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专题培训、模拟演练,缺乏处理突发意外的经验和能力,出现突发事件无法准确判断、正确处置,延误最佳救助时间。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规范用人标准,严把准入关口

企业选人用人时,调整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改变以牺牲员工健康安全经营的短期发展目标。严格依据企业招聘制度和用人标准筛选合适、能够胜任的人员,建立优秀的服务团队,支撑企业长远发展。

应聘人员出示健康证明或近期体检报告,超出规定年龄、身体不达标的人员,宁缺毋用,从用人源头开始进行管理和控制,排除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为企业安全生产奠定良好的人力基础,是做好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第一步。

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健全安全防范机制

忽视安全抓生产等于火中取栗,脱离安全求效益等于水中捞月。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要求建立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管理制度和执行标准,承担企业的主体责任。

认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起到的重大作用,改变以往“重发展、轻安全,重效益、轻防治”的落后观念,针对企业中突出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问题,制订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机制。

第一,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关心基层员工健康安全,履行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增加安全防护预算金,配备安全防护设备设施,为员工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

第二,将安全管理纳入项目和管理人员的考核指标,促使项目将安全管理落实到管理计划中。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定期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使安全管理常态化、绩效化、最大化。

第三,购买意外保险和定期组织员工体检,有效转移和降低企业的安全管理风险,保障员工的健康权益和生命安全。

开展宣导和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安全问题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对于不同岗位上的员工有不同的要求,关键在于提高每个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是远离职业伤害和危险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手段。

从企业安全建设出发,注重日常工作的安全管理监督和检查,排查隐藏在员工身边的各种安全隐患,纠正员工可能引发意外的不安全行为和违规操作。利用每次晨会、例会时间,强调安全作业的重要性,讲解近期出现的安全隐患,传授安全防范的常识,提醒员工做好安全防范的准备。定期开展专项培训课,结合员工身边的事例和存在的安全隐患,用员工工作现场图片、视频的方式,将预防职业伤害、交通、消防、水电安全、机械设备使用的常识生动展示,以及开展对应的实操演练、模拟训练,提高培训的适用度和实用性。

通过长期的反复管理和实践,将安全管理目标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都能够自觉、主动、习惯执行安全标准,共同筑牢职业健康安全的防护网。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17-4期/总386期)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