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解决物业服务行业用工痛点
——北京建筑设施服务企业协会清洁服务技术培训实践成果
原载于《现代物业•设施管理》2019年9期
2019年9月23日,中国技能选手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以16金14银5铜和17个优胜奖的成绩位列金牌榜、奖牌榜、团体总分第一名。虽然这次世界技能大赛中,中国队的成绩令人瞩目,但实际上,我国社会普遍缺乏职业技能型人才。2013年至2015年,我国技术类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呈现出下降趋势,由116.9万人下降到94.6万人。同时,据2018年数据统计,我国就业总人数超过7亿人,而高技能人才仅仅占据总就业人口的6%。
自改革开放以来,物业管理行业逐步进入市场化轨道,中国的物业服务随着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转型,实现了由粗放向精细分工的职业特征转型。而我国稳定且持续发展的趋势必然会继续推动这种转型的深入。最近社会中成为发展热词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实际上就是这种转型深化的例证。物业服务转型深化,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转变:从基本技能到高技能,从单一素质到综合素质,而现有物业服务人员素质水平和物业服务企业实际需求间的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物业服务岗位人才缺乏问题严重
我国的职业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来获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量上的优势客观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之一就是高水平服务型人才供应缺失,尤其是为建筑设施服务的保安、保洁、园林绿化等高技能服务人才空缺十分严重。
一方面是具有相关行业知识的高校毕业生选择放弃从事物业工作,甚至认为保安、保洁等物业服务岗位是“低人一等”的职业,造成就职主力军对职业的认同感低,无法适应工作,所学内容偏向于知识理论而缺乏专业技能,无法满足岗位实战需求;另一方面企业表示大部分毕业生不适用,高薪也难以寻找高端的一线服务人才,甚至出现了“月薪过万而难求一工”的情况,知识性失业和“用工荒”的反差越来越严重。
以清洁领域为例,2013年,台湾的清洁服务业就遭遇过类似的问题,当时台湾台中市环保局招考清洁人员,月薪3万元新台币(约合6,000元人民币)。在竞聘的求职者中,不乏高学历人才,甚至还有9名硕士生。即使如此,台中市环保局对自家清洁从业人员的从业水平依旧不满意,竞聘考试中,很多人都是瞄准了薪酬待遇,真正具有清洁服务技能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即使是高学历应聘者在考核中也会犯最基础的清洁操作错误。对此,台中市环保局表示未来两年将继续放出空缺的清洁岗位向全社会招聘。
人才缺乏背后的职业教育缺位
造成清洁服务用工不平衡的核心矛盾在于清洁服务教育执行主体与市场的脱节。目前清洁服务、保安服务乃至园林绿化岗位的应聘人才大多来源于职业院校,甚至是完全不具备专业教育背景的社会工作群体。但现在看来,职业院校的教学活动内容与物业行业现实情况还存在着一定落差,导致从教材编写到教学安排都不甚贴合物业服务工作现状。
这使得学生在毕业后无法在业务上与物业服务企业对接,企业往往还要花大力气进行岗前或岗中培训。另外,由于职业院校的教育偏向于技能教育,缺乏对物业服务职业发展路线和现实情况的专业介绍,容易对学生产生“行业没有发展前途”的错觉,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不再选择物业服务作为自己的事业。而院校人才大量流失让物业服务企业只得转求缺乏技能素养的社会人才去填补用人缺口,导致服务水平下降,岗位形象不佳,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总而言之,物业服务企业需要职业学校提供大量称职的物业服务岗位人才,但现实是职业学校需要物业服务企业先为其课程开发、教材研发进行相关课题的对接,提升教学质量,二者之间缺乏一个中间角色进行协调。
协会组织在物业服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对此,北京建筑设施服务企业协会认为,行业协会应当成为联系物业服务企业与职业教育的桥梁。通过加强行业协会的指导职能,从政策上着手,打通企业与学校职业资格认定互通的通道,协调好“政、企、劳”三方各自的利益。具体来讲,在院校层面,行业协会可以通过与高职院校组建职教集团,推进高职院校参与企业人才培训、规范的制订。在协会层面上,建立行业协会与学校专业对接的机制,行业协会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的研发等。在教学人才建设上,由行业协会组织负责讲师的培训,或聘请有经验的企业兼职教师为学生讲授课程。
实际上,北京建筑设施服务企业协会倡导的这种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并非罕见,国外关于行业协会与职业教育的合作实践由来已久。在英国的社会当中,行业协会就承担着要为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的责任,同时还有招聘、考核、资格认定等相关教育管理职能。行业协会一方面是英国企业培训的重要机构,负责行业人才的培养、招聘、考核和颁布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又受到教育机构的承认,同样具有权威性。
而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协会主导职业教育的实践更加极致。上个世纪初,美国设立了“国家工业教育促进会”,这个促进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向政府献计献策的方式推动国会为职业教育确立政策与筹措资金。经过数年的不断发展,组织演变为“国家职业教育学会”,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促使政府通过相关法案和为职业教育拨款;对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确保职业教育积极健康发展,使职业教育得到了良性循环。
可以说,企业与教育机构的证书互认、行业协会制订考核标准,参与到证书考核中来,是解决当前物业服务用人难题的关键。大部分发达国家在解决类似物业服务用工和教育培训人才输送衔接脱节的问题时,一致选择了由协会主导的职业教育体系。由于这些协会主导下培养的学生,大多注重实践能力的养成,注重所学与就业工作间的实战需求,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因此在人力资源层面微观上可以为企业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效率,宏观上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动力。而这也是北京建筑设施服务企业协会一直以来实践的方向。
人社部职业培训教材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编审、副主任高尚对教材出版编审作指导说明
协会主导职业教育实践背景
十九大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认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职业教育终身化也随即成为社会的共同认识,职业教育不再是就业前的“走过场”,而是随着一个人岗位等级提升,变为贯穿其从业始终的终身需求。
以深圳为例,由于高技术制造业在深圳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包括物业服务在内的很多服务类企业反映职业教育满足不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2019年,针对发展短板,深圳市委市政府将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加大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尤其借鉴了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即要求参加上岗培训的人员在经过职业学校培训的同时,参与由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组织的校外实训场所两个场所的培训。同时,企业内实行“学徒制”,采取由一位经过社会培训、获得职业资格的师傅专门教学的方式实实在在地参与项目,避免了过去“放羊式”实习带来的人才培养不充分问题。作为中国发展的前沿地带,深圳市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模式值得借鉴。
而在2019年之前,北京建筑设施服务企业协会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职业教育培训实践。2008年《国家职业标准·保洁员》出版发行,该标准对当时保洁员上岗培训的执行标准进行了规定,是当时最具权威性的清洁服务类的职业标准。协会会长张红女士为标准内容的编写给予了大力支持。转眼10年已过,在国家大力提倡下,北京建筑设施服务企业协会的职业教育培训实践也迎来了新的成果——《清洁服务技术》系列教材,也标志着协会的职业教育实践由以往的论证阶段来到了落地教学实践阶段。
《清洁服务技术》教材中对木地板铺装结构的讲解
《清洁服务技术》以图文配的形式还原了各类清洁服务操作的全过程
协会主导的物业服务人才培养优势何在
协会主导的职业培训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协会懂得如何整合文化属性与专业属性,让教材做到教会学生技能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出称职的人才,服务于物业服务企业。而在谈及让教材的知识性与职业性实现对立统一的问题时,张红会长认为协会在编写教材时要做到专业性、权威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1、专业性
物业服务岗位的培训教学同时具有知识教学和职业教学的属性,而做到将知识与职业统一的基础就是专业性,只有符合物业服务职业的知识才是专业的知识。同理,满足专业性要求的知识,才能服务于物业服务职业。而在协会看来,教材的专业性源自大量物业服务企业的实践经验,小到拖布的用法,大到大型物业项目的清洁服务安排,真正掌握专业经验的主体有且只有一线的物业服务企业。协会的作用就是将这些经验转化为具体的知识点,上升为可以传播的教学内容。
前文提到德国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最主要的模式是双元制,这种制度主要由行业协会代表企业利益,其与培训学校参与的技术培训对企业负责,再由政府严格把关培训全程,形成“企、会、学”全程参与、政府监督的专业化职业教育形式,协会在其中上承政府下助企业的作用正是这种专业性的体现。
因此,在《清洁服务技术》的大纲制订阶段,北京建筑设施服务企业协会联合了全国各地的清洁服务商、学会,就各协会成员企业的工作实际,共同制订了目前教材的大纲,从结构上确保了成书以清洁服务实战为纲的定位。而在编写阶段,协会针对具体内容,有的放矢地安排在相关领域具有权威地位的企业向教材编辑部进行经验分享,并全程参与从组稿到校对成书的出版过程。
实际图例讲解各类清洁服务操作
2、权威性
《清洁服务技术》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邀请行业内最具权威的企业进行工作经验分享。实际上,协会组织编写的教材权威性不仅体现在编写上的“内容权威”,更是其经过社会认证的“社会权威”。这就要求协会编写的教材在经专业人士反复论证的同时,加强与各类社会权威机构的合作,从出版、教育、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对教材进行检验,而不是拘泥于物业服务专业,避免教材因为缺乏针对社会现状考虑,失去社会传播基础,成为教学活动中的“影子”。
为此,协会在教材编写的同时要注意与政府和其他社会团体的合作。与职业教育类协会相比,专业协会开展职业教育优势在于其“一业一会”的专职属性和与政府相关组织的密切关系,这使得专业协会在开展职业教育的时候既代表了行业专业,又能接受政府的监督指导,有效地将双方的优势融合,在社会形成权威话语权。
北京建筑设施服务企业协会在编写出版《清洁服务技术》期间,一直注重精研清洁服务知识的同时,加强和各类社会权威机构的沟通,多角度打磨教材,尤其是与人社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联系,教材项目从确定立项到最终出版全过程都在出版社教材办公室的专业要求之下进行,最终的成书也获得了出版社的高度认可。
3、系统性
作为一套服务于物业服务领域的教材,教材内容的涵盖面广泛。因此要将林林总总的技能、知识、经验串联成条理清晰、思路清楚的教材反馈给培训对象,就需要高度的系统思路。不仅是某项具体服务操作环节中的用具选择、服务步骤、注意事项这样的小系统,还要考虑到业态服务中的服务对象研究、服务工作安排、案例分析这样的大系统。如此,物业服务技术的培训才能让不了解行业的学生接受并得到系统性的教育。由于企业缺乏将其系统化上升为知识的科研经验,教育机构虽然具有研究的能力但不了解行业特性,所以协会在建立这样的知识系统上可以发挥很大的串联作用,促进系统的形成。
另外,系统性的考量也是利于从业者职业发展路线的规划,多层次的职业技能知识能够为教师和学习者带来更丰富、更细致的职业发展认知,从而更容易在情感上对物业服务职业形成认同。在教学过程中,职业教育的对象也会由系统中不同层次的设定而产生更为明确的学习目标,避免培训过程中盲目性带来的培训效果下降。
以《清洁服务技术》教材的编写为例,在编辑过程中,北京建筑设施服务企业协会根据全国各协会、企业反馈的建筑设施清洁服务内容,通过对专业教育工作者的意见问询和听取出版社的校对意见,最终形成了以清洁服务“十大技法”、“十大场景”、“四大专项技术”为主的知识技能系统,涵盖知识点数百项,涉及建筑设施服务清洁领域的方方面面。
综上,协会主导的职业技能培训具有一定优势,其优势主要在于可以从更客观的角度看待物业服务用人问题,在与政府、企业、教育机构、个人等问题相关方的接触中平衡各方诉求,在培训教材编写、课程设计等方面体现多方意志,从而实现培训的结构性和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利益互通,更好地组织开展职业培训教育工作,为物业服务行业优质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奠定基础。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