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怎样合理有序进入共有领域?




 

群友精彩点评摘录:

葛晓芳:社区是社会的最小组织单位,我觉得共享单车与开发商、物管公司、学校、公共场馆等建立深度合作是非常好的,场地提供方可以在车辆停放管理、维护上承担一定的责任,共享单车免费精准投放到这些区域,实际上是有了车辆监管人,而且客户需求精准,真正便民、共享、共管。

袁Henry:都说共享单车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一公里走路一会儿就到了。

严实(编辑):目前共享单车需要为占用的公共资源付出额外成本,否则失败是必然的。

 

共享单车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单车被人为破坏,私自上锁占为己用,不受场地管理方欢迎……但是,这是否是因为他们原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单车有序停放、有偿管理,是否会减少单车的毁坏率,从而降低共享单车的维修成本?共享单车应如何在规模、选址上进行系统规划,避免城市公共空间上演“公地悲剧”?作为小区和特殊的物业(公园、旅游、公共设施物业等),管理者面对单车管理困境该怎么办?在场地受益权方面,共享单车方与物管公司或者管理方有什么好的协调办法?

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太任性,乱象该如何解决?

益清(ICS):共享单车“随借随还”的模式,在自行车停车设施不足的阶段,使目前的乱象变得更为突出。目前,各地政府部门和共享单车运营公司已在研究相应措施,提供更规范的停车环境。刘总,请您介绍广州目前共享单车停放方面的情况。

刘少坤:应该说共享单车的出现,对广州的挑战还是非常大的,目前广州的共享单车数量已超过40万。广州原有城市交通发展策略中,对自行车的定位是偏低的,城市自行车设施的比较匮乏,合理出行需求长期被抑制,加之对自行车骑行管理的长期缺失,在共享单迅速普及的情况下,广州共享单车乱停放的情况一时之间也比较普遍。

目前,广州政府部门和共享单车运营公司已在研究相应措施,提供更规范的停车环境。2017年3月21日,广州市交委联合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城管委正式发布了《广州市中心城区城市道路自行车停放区设置技术导则》,旨在通过明确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设置停放区设置的选址要求、设置布局形式以及配套设施等技术要求,为下一步各区规范设置自行车停放区提供技术指导,并明确17种不应设置自行车停放区的区域位置。同时,广州市也大力建设的自行车停车点,以完善基础设施供给。

2016年12月17日,摩拜单车与亚运城共同建立广州首个摩拜单车社区。社区内设置有3个大型摩拜单车推荐停车点和 12 个社区停车点,由此打破互联网共享单车不能停进社区的规定。为规范共享单车停车,广州市交委曾约谈共享单车平台企业,提出应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单车管理,推动用户形成良好的使用习惯。目前,小鸣单车和摩拜已经在广州进行“电子围栏”的试点,通过定位技术设置虚拟停放区域,对用户停放车辆进行指引。

益清(ICS):共享单车自由停放,离开了固定车桩的统一停放、管理,仅仅靠人们自觉的共享单车项目的道德风险骤然上升,监管成本化整为零后反而更高,“公车私用”(加私锁、骑进小区、搬进屋子等)、密码破解、车辆损毁等情况几乎无法监管,只依靠用车人的举报机制无济于事。陈经理,在单车停放问题上,ofo采用哪些规范用户的停车行为?

陈云雁:首先我们一直在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做好相关的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通过app弹屏、推送、短信,以及微信微博文章,向用户进行宣传教育,保障安全用车,减少不文明用车带来的影响。其次ofo车辆线下为网格化管理,每个指定区域都会配一个运维师傅,负责修车和车辆摆放,这些师傅会统一着装和戴工牌,随时排查区域内有问题车辆。看到恶意破坏小黄车的行为我们会第一时间报警。协同公安部门定责并要求相关责任人按照损坏情况赔偿或者处以行政拘留处罚,情节严重者我们会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们还与各小区物业、街道委员会沟通,协助小区物业、街道委员会在车辆停放秩序方面的工作,防止用户将共享单车骑进小区内、私人停车场等区域。目前所投放的车辆,可以通过定位进行管理。用户开锁共享实时地理位置,在用户结束用车时,87%的用户会在APP端点击结束用车。剩下13%使用后的车辆,可以通过运营人员的日常巡检来确定位置。同时,我们与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对私占、破坏等行为将追究其法律责任。也对积极举报不文明用车行为、或遵守用车规范的市民有相应的奖励机制。

益清(ICS):为解决自行车停放问题,国内已经有自行车智能存取楼投入使用。刘总,此类智能存取楼适宜在哪些业态或区域建设,规划建设的要点是什么?



天津:自行车智能存取楼投用(焦点瞬间)

 

刘少坤:


地下自行车智能存取楼

自行车智能存取楼停车楼从实质上来说只是一种占地少,容量大的自行车停车点,主要用于自行车停车需求集中,而用地有限的区域。如果利用地下空间做成地下自行车智能存取楼,空间更节省。

自行车智能存取楼只是立体自行车停车楼的一种,目前立体停车楼有多种模式,自行车停车楼、地下自行车停车场在世界各地都有实施,多数在大型公交站点、商业区等自行车停车需求集中区域设置。在停车需求大的地点,可以设置自行车停车楼或地下自行车库,自行车停车楼建筑可以成为城市的风景线。


地下自行车库

自行车智能存取楼相较于普通的自行车停车楼,有着以下的不同点:一是停车的数量有限,不适合超大规模的自行车停车需求;二是尽管有些自行车智能存取楼宣称存取一辆车只需要8秒,由于同时只能服务一辆车,在时效性过于集中的区域,可能会造成排队;三是成本。自行车智能存取楼成本较高,还存在运营成本,未来这部分成本如何覆盖,也是实施前需要考虑的。

益清(ICS):共享单车风靡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街头巷尾。大规模骑车出行,对城市的道路和停车设施提出了哪些要求?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看,如何在骑行道路和停车区域、停车设施方面做好规划和支持?@刘少坤

刘少坤:随着共享单车在各城市的快速普及,共享停车的大规模的使用也对原有城市基础设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自行车的乱停放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让自行车出行成为一种安全、方便和可行的城市出行方式,提供自行车专用设施则是各类自行车推广措施的基础,包括自行车道和自行车停车设施,这涉及最根本各种出行模式对有限的道路空间资源的分配。

首先应该建设建立密集的道路网络系统。小街区的道路网络更有利于交通通畅,同时能创建更多直接路线并提高自行车和行人安全性和可达性,鼓励市民步行或使用自行车。

其次根据各种等级道路规划设计车速和机动车流量,对自行车道的设置提出建议。在车速高、车流量大的道路上,必须设置隔离的自行车道。而在车流量较小、车速较低的居住区,在通过设置减速设施后,可设置混行自行车道。


荷兰居住社区内限速措施,保障自行车和小汽车混行的交通安全。

再次,自行车道应保持其自身的连续性特别是在复杂的交通条件下,更是需要保证其整体连续,方便骑行者使用可以很好、很安全地使用。


自行车道过街的通道采用颜色鲜明的涂装,非常清晰。

最后,在许多城市自行车回归的城市,尤其是荷兰的城市,为保证骑行的便捷和安全,还对街道进行了大量改造。比如缩减道路宽度、凸起式交叉口、凸起式人行横道、环形交叉口、曲折式行进路线、减速垄以及通过街区内部封闭形成的人造“断头路”等。这些国外的运用成熟的技术创新,结合这些技术创新,这也是自行车回归城市的技术保障。


弯曲的街道,可以安全的共享道路空间

益清(ICS):好的,谢谢刘总!

共享单车给城市规划带来了哪些新问题?

益清(ICS):目前ofo在三十多个城市布局共享单车,在昆明如果城市居民大规模骑车出行,对城市的道路和停车设施提出了哪些要求?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看,如何在骑行道路和停车区域、停车设施方面做好规划和提供支持?@陈云雁

陈云雁:ofo年初是布局到30多个城市,目前在全国内已经扩展到75个城市。昆明是一个对骑行特别友好的城市,它有怡人的气候,也有喜爱骑行的人们。在全国骑行指数调查中,昆明是最爱骑行的城市。骑行在昆明,需要有丰富的非机动车专用道进行保证,才能确保市民们的骑行安全。而作为停车区域,一般有交通要道、人流密集区、现已形成的集中停放区、方便市民取用、不占用盲道、不影响交通等原则。目前在昆明市已经有许多骑行专用车道,ofo也设立了许多共享单车推荐停放区,但若要满足市民们的骑行需求,仍需要进一步增加这些便民基础设施。

益清(ICS):共享单车方实际上规划了自行车停放点,建议使用人停放到允许停放的区域,不要乱停乱放,但是使用者还是首先考虑自己“停得方便”、“停得顺手”。民众素质跟不上是原因之一,但是规范停放点太少或太偏也不能忽视。那么,城市自行车站点该如何设置?如何合理地规划自行车停放点?@刘少坤

刘少坤:共享自行车短时间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其根本原因是其随借随还的模式,成功的解决了自行车骑行中的停放问题,快速释放了城市居民自行车的出行需求。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这种随借随还的模式,在自行车停车设施不足的阶段,使目前的乱象变得极为突出。

安全、便捷、有遮挡的自行车存放设施对于骑行者非常重要,良好的停放点布点规划是共享单车系统成功的关键。科学的共享单车停放点布点规划,能使系统得到更高效、合理的使用,极大地方便市民借车和还车,同时科学的布点规划,可以减轻后期共享单车调度的难度与调度次数,使系统运营更简单、高效。

共享单车系统规划应该考虑停放点密度,布点位置及规模的确定。共享单车停车点必须具备一定的布点密度,且停放点应当以需求为导向,符合市民的出行需求,设置在临近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及城市吸引点、居住点,以吸引市民便捷的使用共享单车出行。

停车点的设计应当易于使用,一般来说有一下几个主要的关注点:

1、便利到达和舒适度;

2、良好的品质和容纳能力;

3、安全和保护自行车;

4、自行车的停放架和雨篷的高品质设计。

自行车停放点应通透的能从周围环境容易观察的,晚上设置良好的灯光系统,设置雨篷以防天气的不测。同样重要的是考虑停车系统的外观美感使总体上给人们一种良好的体验。


在自行车停放点增加挡雨棚,避免自行车日晒雨淋。

益清(ICS):国外自行车回归城市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国内也有一些很好的设施在投用。

中国首条空中自行车道 民众感受“空中骑行”

随着民众骑行自行车出行数量的增加,一些城市在道路规划设计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比如空中自行车道。还是请刘总跟大家讲讲,此类新尝试是否可以在别的城市复制推广?

刘少坤:谈一下个人看法。空中自行车道有新意,但空中自行车道存在一定无法规避的问题,如可达性的问题,由于空中自行车道与城市多数道路并不在同一平面,导致即使周边地块进出空中自行车道并不方便,会造成出行一定程度上的绕行,更适合一些对短距离绕行接受度比较高的中长途的自行车出行,这给空中绿道的高效运用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

如果存在较多的中长途自行车出行的线路,如原有规划设计自行车高速的线路,可以考虑使用这种空中自行车道的形式。

这是美国的高线公园,可以看到该公园设置了很多通道在与周边地块的连接上。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与周边地块的衔接,部分后建设的建筑物也会设置通道衔接。

益清(ICS):刘总,这是不是高线公园改造后设置的?好像以前是废旧铁路?

刘少坤:是的,原来是废弃铁路。如果想要空中通道很好的使用,与周边地块的联系是必须考虑的。

益清(ICS):广州、武汉等一些城市都有绿道,但是存在城市道路与绿道衔接不顺畅、缺乏有效的绿道管理等问题,影响了居民骑自行车出行和体验感。针对此类问题,有哪些解决办法?

刘少坤:中国绿道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大体上可以归纳为“连通、连续、隔离、可达、服务”五个问题,这些是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解决的。国外城市在绿道建设时,也曾经有着同样的情况,目前,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解决办法。

首先,在绿道规划建设上注重绿道的网络规划,将绿道网络与主要城市节点、重要的交通走廊、公交站点等。其次,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完善基础设施设计,如绿道不被其他障碍物阻断,保证绿道在交叉口的连续,设置路中安全岛保障过街安排、设置自行车过街通道,抬升机动车出入口保证绿道连续等。最后,需要完善配套设施,如自行车停车、照明、人行指引、遮荫等。

益清(ICS):谢谢您!

共享单车这么进社区

益清(ICS):下面我们来看一条链接。

观湖壹号小区有了自己的“共享单车”

2016年6月份,共享单车出现在各大一线城市,直至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铺开,可以说是时下最受民众关注的创业项目。但是我们也了解到,在银川还没有共享单车进入时,观湖壹号小区已经有了自己的“共享单车”。虎总,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观湖壹号小区“共享单车”的由来。

虎小平:起初的想法只是一项便民服务。业主出门买菜要走路远、提的东西多,费时费力,开车的话停车难是最大的问题,但自行车就能解决这种短距离交通问题。物管公司在清理整顿小区自行车棚时,发现有很多成色不错的自行车长期闲置,我们就考虑把这些闲置的自行车利用起来。通过沟通,不少业主愿意把自己闲置的车辆拿出来供大家使用,物管公司提出的置换条件是业主不再缴纳自行车管理费,车辆经过维修后就变身成为“社区免费共享单车”,业主登记使用,尤其老年人使用需求较高,而且省去了下载APP和手机扣费的程序,简单实用,很受业主欢迎。

社区共享单车主要是为了实现闲置资源的再利用,让大家有更多资源共享,同时通过这样服务增加与业主之间的粘度,提升业主对物业服务的感受值和满意度。

益清(ICS):目前在社区内做的共享单车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如何?如何确定社区共享单车使用人的身份?@虎小平

虎小平:我们前期免费设置的5辆社区共享单车,之后考虑到业主对单车使用的不同需求,我们又陆续购置了部分新车,目前单车数量为10辆,主要还是免费为园区内业主提供便利,受到各年龄段的业主的青睐,登记借用的频率是比较高的,试运行一个半月以来,每天每车借用次数为5次以上,反映非常好。

目前,业主实名登记使用单车,我们规范了登记程序,主要做法:业主报楼号核实身份——留下联系方式——明确借用时间和数量——写明归还日期——借用人亲笔签字——值班人员签字。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门岗安防员作为责任人,有义务监督车辆的借用情况。负责车辆借用的安防人员通常选择对社区熟悉的老员工,能够准确识别是否为业主。

益清(ICS):虎总,社区内的共享单车无偿使用,由物管公司的人员进行清洁维修,成本如何解决?是否会成为物业管理的负担?

虎小平:目前社区共享单车是作为一项亲情增值服务,主要考虑的是给业主提供便利体验,维修方面主要是物业维修人员自行维修,门岗安防人员负责日常清洁,暂时没有发生太多的成本,我们更关注客户体验。

益清(ICS):观湖壹号“共享单车”的点子很好,但是我们有同事提出了一个观点,观湖壹号首先启用的“共享单车”是由小区里的业主提供的闲置单车,免费供小区内居民免费借用。此类行为实际上是自助服务,并不涉及盈利,因此它和共享单车的本质不同。共享单车体现的“共享”不意味着免费,而是一种市场行为,它的最终目的实际上还是盈利。如果物管企业推广此类“社区共享单车”,是应将其作为服务品质提升还是作为增值服务?应当如何把握这其中的经营界限?@虎小平

虎小平:物业管理是现代居住小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好的物业管理可以提升小区的整体品质,为业主提供了环境优美、安全无忧的居住环境。物业管理已经从传统的保安保洁、安全维护、工程维修、客户服务的四大基础服务,介入到了社区文化、居民消费、便民服务等多样化的特色服务。目前观湖壹号启用的“社区共享单车”服务,是我们对于多样化特色服务的一种尝试。

我们的出发点是作为服务品质提升的增值服务,旨在用贴心的服务,赢得了业主们的认可,并没有作为经营的内容去考虑。如果以后摩拜单车、ofo能进入到住宅小区,有一定比例的配置,那将是更好的一项体验。

益清(ICS):谢谢虎总~

共享单车能否无偿“共享”公共空间?

益清(ICS):下面我们来看一组照片。这些都是“受伤”的共享单车,大家感受一下。








这是维修人员正在辛苦修理损坏的单车。



城市共享单车存在被损毁等问题,在昆明ofo共享单车目前的损毁率如何?是否在可控范围之内?ofo如何应对这一问题?维修管理所投入的人力成本是怎样的?@陈云雁

陈云雁:确实存在破坏共享单车的现象,但只是少数,在我们的可控制范围内。在提高共享单车不断升级换代的同时,还将探索更多应对措施。例如:与市政府、司法局等单位联合,开展文明用车宣传教育;对而已破坏共享单车的个人,我们也将严肃地追究其法律责任。

益清(ICS):部分园区的物管公司禁止共享单车进入,有说法认为共享单车本质仍是经营活动,既然是经营活动那么场地产权方的权益就不应该被忽略,您认为在场地受益权方面,与物管公司或者管理方有什么好的协调方法?ofo共享单车在进入社区或其他场地时,希望与物管公司在哪些方面进行合作?@陈云雁

陈云雁:ofo目前与万科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车辆租赁的提供者,我们与场地产权方达成了合作,与物管公司共同维护区域内的车辆使用情况。如果居民们想要使用共享单车,可以直接前往共享单车社区取用。在完成单车使用后,也可以将车定点停靠,方便其他人使用。共享单车社区的设置既为业主及城市居民提供完整的城市公共交通解决方案,也对维持昆明市容市貌整洁,保障交通出行安全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益清(ICS):虎总,您如何看待物管公司与共享单车企业的合作?未来是否有考虑与共享单车企业进行合作?

虎小平:我个人高度认同共享单车“共享、环保、健康”理念背景,我想,未来,物管公司与单车企业合作将会成为一种趋势并逐步规范,最终也一定会达成“共管”,将单车共享和社区共享相融合,形成公众资源的充分利用,真正做到“取于民、用于民、便于民”。

物管公司将承担起部分单车秩序维护的职责,并在园区内倡导保护公共资源的理念,帮助园区的业主有车用、用好车。在人文理念和科技投放层面,将公共资源和准公共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做到极致, 让市民出行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缓解我市城市交通压力,也提升了城市生活品质。

我个人非常期待这样的合作。大型物管企业有自身基本特性:劳动力密集度高、服务区域广、服务面涉及行业多(政府部门、银行、学校、医院、住宅),那么合作的前提可以尽可能找成规模、有建制的大型物管企业合作。我之前看到过这样的报道:部分单车有被骑行到偏僻地方现象,共享单车企业就要用去一些成本调度这些使用率低下的单车。与大型物管公司合作可以积极调动物业公司基层人员解决就近休眠单车。另外,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也可以与物管公司深入探讨解决方案。

益清(ICS):作为全国最大的共享单车运营城市,上海在今年2月扣押了4000辆违规乱停的共享单车,理由是:投放量剧增的共享单车占据了大量原本属于市民停放非机动车辆的公益性站点,遭到市民强烈投诉。3月15日,上海市交通委又约谈共享单车企业,要求即日起暂停投放新车。请问刘总,共享单车应当如何在规模、选址上进行系统规划,避免城市公共空间上演“公地悲剧”?

刘少坤: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首先共享单车的管理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由于目前共享单车在运营模式上为随借随还的模式,这就意味着如果不介入到共享单车的借车与还车的管理上,对共享单车的规划必然是无效的。因为即使投放时确定了规模,在共享单车这种运营模式下,区域外的车辆能随时都能进入区域,如果调度不足或不及时,随时都能突破所制定的规模限制。所以确定规模或选址有意义的基础是需要足够的运营管理。

而对于共享单车的规模的确定,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层面来看,首先是确定我们需要满足多大规模的共享单车需求,我们需要知道实际的需求的数量和分布,来确定服务的规模和服务的分布。第二个层面,共享单车的运营还是需要以占用公共空间为基础的,为保障公共空间的高效利用,我们需要确定共享单车使用的一个合理的周转率,如果因为共享单车供给过量导致周转率不高,那么只是意味着我们的公共空间被公共自行车低效的利用。

根据实际需求的数量和分布,以及合理的共享单车周转率,我们就能确定共享单车的合理的供应数量和分布位置。然后剩下的就是管理了,需要共享单车公司加强管理和调度,将共享单车停放饱和的点的自行车调度到需要的地方,保证共享单车的合理的使用率和共享单车停车点随时有位置停放。

益清(ICS):随着投放数量攀高和覆盖面扩大,一个此前潜伏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城市空间不够用了。目前,百万共享单车正占用着公共空间,甚至违规乱停乱放。表面上,企业是通过增加单车投放量吸引用户,实质上也在争夺实实在在的、有限的公共空间。共享单车是否也应该按照经营性质处理,给予场地产权人一定的占用补偿?共享单车的公益性、公共性如何定义?

刘少坤: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按照个人的理解,现有的共享单车并非是真正的共享单车,而更加类似自行车租赁。而且共享单车也不能算是纯粹的公共产品,或者公共交通,这是因为它并不具备公共自行车在服务时的稳定性和高效。共享单车公司现在对于自行车投放的主要考虑因素是其商业目的,而并非是解决市民实际的交通需求。目前出现了部分城市或区域的共享单车过度投放,未来也可能出现基于保证商业利益,共享单车的投放量不足的情况。

我觉的共享单车的公共性的问题,主要还是要看它是否能真正承担起公共交通的责任,在共享单车运营时始终以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为第一原则,而非商业利益为基础的考虑。

如果还是目前的这种运营情况,对公众的出行不承担任何的责任的话,那么就是纯粹的商业行为,作为商业公司,当然需要为其运营产生的成本买单。

益清(ICS):共享单车其实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场地受益人的权益应该得到重视和解决。有的小区或者商业楼宇管理方,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禁止共享单车进入。但是一味禁止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毕竟共享单车给人们带来了方便。

虎总,您觉得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共享单车和场地管理方或场地产权方可以有哪些方面的合作?

虎小平:目前银川有很多自行车固定停放点,车辆要停放在固定位置,不能影响城市市容,这需要全民共同的努力,更需要政府积极的倡导和相应的管控措施。

益清(ICS):谢谢虎总的分享!

(以下是嘉宾主题发言结束后,沙龙群友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发言)

“共享单车”还能行多远

胡圣敏:共享单车是非常好的公益活动,我们更加关注它的长效机制是否是惠民?是否是商业模式偷换概念?

艾君(第二主持):请问各位,目前共享单车提高了停车的方便性(随停随锁),然而并没有提高找车的方便性,共享单车要想提高找车的方便性,只能不断加大车辆投放量吗?

原梦:我们太原市在方面存在三种单车:一、免费提供给市民骑的单车(押金贰佰元);二、扫码支付费用(论㳄与使用时长付费);三、也是扫码但费用比较低(半小时0.3元)。

人格品格:关于共享单车横空出世,经营者自认为之前我们是自行车大国。但时过境迁。在广州看,首先停放场地没有专门设置,乱停乱放,机动车不让道,占边道。希望有人来与单车投放公司共建共管,当然也希望经营共享。

葛晓芳:社区是社会的最小组织单位,我觉得共享单车与开发商、物管公司、学校、公共场馆等建立深度合作是非常好的,场地提供方可以在车辆停放管理、维护上承担一定的责任,共享单车免费精准投放到这些区域,实际上是有了车辆监管人,而且客户需求精准,真正便民、共享、共管。

刘少坤:@艾君(第二主持) 也可以依靠调度来实现,由于交通的潮汐性,必然存在自行车需求的不平衡,这就需要一定的调度来调整,平衡需求与供给。

何江:我自不骑自行车来,今天又开始骑了,巧的是骑的就是摩拜,而今晚就讨论了这个话题。如果没有固定的存放地点,随意乱放,投放再多也不好找。所以还是应该有固定的地方存放,既易于管理,也易于寻找。

a小太阳:共享单车的普及,出现了一个常态,很多人为了用着顺手方便把共享单车藏在楼道、房间内,把单车占为私有,给物业管理上带来很多不便。如果共享单车增加一个感应功能,封闭空间内报警,让使用人不得不放到开放空间,这样对共享投入单位及管理单位都方便。

无为:共享单车乱停乱放与管理规范和使用人素质有关。

a小太阳:城市道路都设置有自行车道。

王皓:政府应该引导共享单车的施行,包括让利方便于共享单车企业,宣传共享单车的好处,督促市民自觉爱护,合理停放。

原梦:现在许多人的素质还达不到共享单车需求的素质,所以现在个人认为还是设桩的共享单车比较好一些,避免共享的乱停乱放以及人为因素的损坏。

袁Henry:都说共享单车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一公里走路一会儿就到了。

党锋郑州 研究员:“共享”是思想的共享,是认识的共享,是规则的共享,是制度的共享,是过程的共享,是信用的共享,是结果的共享……才有共享目标实现以及和谐的共享!

国安:个人看法:共享单车停放管理问题完全可以采用“公交车站点扩建+GPS定位检查+芝麻信用”三者结合的方式解决。并且达到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公共设施,考虑用户需求场景,约束个人操守的目的。

大忠:在中国这样一个自行车大国,“共享单车”这个新生产业是一个生财之道,但从一个城市的环境秩序上思考,不能说是成功的行业。先不说主创企业能否收回成本,仅乱停乱放的现状已经是社会公害,我觉得骑单车这事儿,提保护环境,绿色出行,不仅是共享骑单车,关键是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觉悟,还是事随人愿,各取所需,顺其自然的好。

陈建国:[人、空间和共享单车的良性互动与发展]

大忠:共享单车又是一个玩概念的创意,使本来“全世界中国单车第一”这样一个自行车大国,又人为增加自行车在公共交通场所的占有量,不能不说是个问题。现在在公交车站、地铁商场出入口、密集住宅小区门前、公共便道绿地等处,乱停乱放共享单车的现状,已经给社会环境秩序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公害。提倡环境保护,绿色出行,重要的是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觉悟,养成自觉遵守公共道德,维护公共秩序的习惯,共享单车不是新生事物。目前单车作为最基本的交通工具,遍布在中国各个地区,可以说早已是人满为患。

祝业进: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滴滴、+电动汽车、+单车、+……是一个大趋势,谁也阻挡不了,新事物的产生及末来的发展,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媒体等机构去正面的引导和宣传,让科技引领社会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尔雅:政府只可宣传、倡导,切不可与民争利。

TheOne昌伟:[共享单车,可不是共享经济]

阿甘吴楠:能不能预测一下共享单车的未来?群里面有没有城管的人,谈谈他们对共享单车的看法及对策。

陈建国:共享单车,只要政府不去打击限制,它会逐步地把现在面临的问题规范。是不是共享经济不重要,但是它是市场企业驱动提供的一种公共交通服务。同时共享单车还在拓展,比如说我们看到的共享电动自行车,也有人说以后可能会出现共享汽车。我如果是政府,你们投放单车产生的问题你们得解决,如果乱停放解决不了,那我就得“打击限制”。政府对共享单车制造的问题没有预判,导致了现在要消耗更多的精力和费用解决乱停放问题,这应该由共享单车的投放方负责!

共享单车其实提供的是一种公共交通服务,政府对于这种公共交通服务也是有义务的,同时它又有绿色出行的概念,有正的外部性,在这些方面政府也是有义务的。应当说共享单车通过市场的办法,帮助政府解决了很多问题,而政府又不需要去投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应该是去打击它,而是要站在帮助它解决问题的角度,促进其发展。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盈利点、卖点、收回成本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押金的模式,它通过押金可以吸取社会的大量资金,然后进行再投资,然后获得利益,所以它即使是免费的也没有问题,这也是一种众筹的概念。

严实(编辑):以公交汽车为例。因为属于公共服务,所以政府要修路,配置汽车和停放场地。其他私家车要上路就必须交费(税),若有其他人经营运输业,还得额外缴税。

在中国,私人是否可以进入公共服务领域,争议很大,受限很多,发达国家的经验是鼓励的。私人资本投入共享单车,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私有经济进入公共服务业,我个人特别拥护,特别不希望这件事因失误而失败,因失败而成为反例。换句话说,目前共享单车需要为占用的公共资源付出额外成本,否则失败是必然的。理由如下:首先公交车不能进入的私人领地,同样共享单车也无权进入,否则必须经过授权,且要付出额外补偿——对私人领地的所有人和管理人。

其次有使用权限制的准公共服务,例如公路边的场地、公园、学校、医院……资源的占用具有排他性,共享单车的经营者同样必须支付成本,至于它是让骑乘者支付还是自己支付,那是另一回事。

最后共享单车自己内部如何经营,并不足以说明它在公共领域的合理性。现在的症结是——它应对额外占用的公共资源,特别是其他不能被占用的私人场地,承担应有的责任。

简单说就是:1、共享单车如占用了公共资源,应承担额外成本。2、共享单车如进入私人领地(比如小区)或者准公共服务领域(比如学校医院公园),并没有天然的权利,如果要进去就必须去获得授权且支付必要的成本。

99星:共享单车,对于城市居民来讲,特别是年轻的低收入者来讲,提供了方便;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讲,造成了规划和管理的混乱;对企业来讲,在某种程度上有圈钱的行为,并且缺少相应的服务,这个行业需要规范。我国很多企业的创业方式都是采用财富再分配,圈钱方式,而缺少技术含量和创新,这是非常不好的一种模式。

大忠:我们讨论的是共享单车的事,扯什么互联网大数据?在日本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道,自行车与行人一起走,欧美发达国家的单车更多是速递业务需要,或竞技娱乐。我们却把它当成新兴行业的创意,简直是奇葩!

lina :共享单车的横空入市,除了是市场行为再现的同时,还应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一、社会文明度在提高。偷车的少了,修车摆摊的少了,马路上骑旧车的少了,自行车上电梯的少了,小区里存破旧自行车少了。二、共享单车的出现,摧垮了围绕单车的上下游产业链,特别是小商小贩。如打地摊卖配件的、大桥底下的市场卖黑车的(偷来的)、到小区里收购旧自行车的,自行车不再是众罪犯猎取的目标。至于其他因共享单车带来的问题,要本着“先有序(供需秩序),后美好(平衡机制)”的原则,逐一规范,相信财产所有权人会比我们更努力。

大忠:现状有目共睹,将来拭目以待!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太多又国民素质太低,经济上贫富悬殊,精神上更贫富悬殊!

振太 (罗成):对待这个问题其实有两个方面,一是既得利益者的权利及义务的规范,这里区分对经营者及享受分享利益的骑车人。二是政府对此类新生事务的管理权利及义务的执行。

对既得利益的经营者而言,他们在推行此项义务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在营运过程中必须处理的各项事务的前置准备,及后面发生的各种可控或不可控事项的处理。否则,他们就必须对产生的不良后果负责,特别是那种已经侵犯到他人利益,要负法律责任。而且必须严处,而不是总是考虑到他这样、那样的原因。

有句话“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市场管理其实很简单,抓好源头就行。抓共享单车乱停车,就必须在加强对经营者、对乱停管理问题上加大力度管理。经营者只管投放,而轻投放之后的停放管理,把这块责任改加给社会的做法就会从源头上被控制。经营者因为在经营过程中,要投入大量精力于日后停放管理中,那么势必会影响他的生产成本的投入,车少了,也便于单车的停放管理。

卓:现在共享汽车也有了,共享“电毛驴”也有了,政府管理来都来不及,@振太 (罗成)说得有道理,批准放行时让投入的企业拿出管理措施,并交城市治理费。

振太 (罗成):人之所以会有不道德的行为是因为他实施不道德行为时,所付出的成本太小。管理共享单车之类的新事物时,其实可以先告知其:做事前必须要把“事”之成本考虑全,如果抱以饶幸心,那么一定要让其为此行为买些大单,那样才会告诫其他准备盲从的人有敬畏之心。

在中国,只要用心管理,没有事做不成。如上海禁放爆竹(现在每年可能还有几例私放的);如**部门自说自话的“道路划线收费”……除非他不想做,那也没辙了。想做,我们这里根本就无需讨论,明天就可能所有共享单车都规范了。这事靠老百姓讨论,永远没结果。

大海: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共享单车!

牧牛山人:现在交通秩序很差,各种车辆行人的逆行和闯红灯的问题太多了,共享单车还好。破坏单车的行为如何监管,也要有所作为。共享单车是绿色环保和公共福利,要保护。滥停放的问题是存在的,但是比起占道经营行为问题小多了。占道经营造成道路拥堵,急需梳理。

人格品格:单讲共享单车,有了车,再就要有道路,然后要有地方放。现在依靠科技,智慧地解决了大部分管理流程,但有些遗漏需要大家开启智慧,拾遗补漏,查患补缺,综合科技与人力来解决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

在广州,这一种共享单车码、号、锁被个别人控制、涂毁比较多,可能是设置太过简单简省。

牧牛山人:北京小黄车被破坏的最多,车座可以升降,但被拿掉,座没了;二维码被刮掉,号码也刮掉了;车胎放气了,甚至车胎剥脱。锁具打不开了,链条脱落了。

振太 (罗成):其实警察可管,这种行为就是一种偷窃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有处罚规定的。

YiYi:损坏自行车者自动扣除押金,拉成黑名单。

(播出结束)

 

第24期直播:

2017.04.25 20:00-2017.04.26 2:00

城市沙龙第25期:敬请期待!

请扫下面二维码关注现代物业杂志微信公众号获取第17期城市沙龙预告:

申请席位: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