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缓解行车停车难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上升,停车难成为车主必须面临的难题。同时,停车位不足、乱停车等现象加剧了停车管理的困境。传统停车场采用人工管理,面临人力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停车领域,为车主和停车管理方提供了极大便利,有效盘活现有停车设施并创收。《现代物业》杂志与设施管理网联合传媒系列线上城市沙龙第9期,为受众解读现有的智能停车系统在运用中,对停车场的规模、设施设备等方面有哪些要求?现有停车场需要怎样进行改造?智慧停车目前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如何?

益清(ICS):目前开展智慧停车所面临的困境有哪些?对于智慧停车项目有哪些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程世东

程世东:个人认为,智慧停车在建立平台方面不存在技术问题。最重要的基础是停车数据,包括城市停车场的静态基础数据,如都有哪些停车场、每个停车场的泊位数、收费标准等,包括停车场的动态数据,即各停车场每时段有多少车位可以停车等。个人认为,智慧停车最大的难点是如何广泛地获取大规模基础数据,尤其是动态数据。动态数据的接入对象是停车场产权主体或管理主体,即使智慧停车企业免费帮助其安装相应的收费、监控设备,有很多产权主体和管理主体出于种种原因,不愿意安装并将其数据开放共享。智慧停车企业需要一家家去谈,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规模,而我们知道,互联网智慧停车时代,不论是对企业的效益,还是对开车人的便利性来说,市场规模很重要。

对于智慧停车项目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去年七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快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对智慧停车有一条专门的指导意见,即第十四条:“推动停车智能化信息化。各地加快对城市停车资源状况摸底调查,建立停车基础数据库,实时更新数据,并对外开放共享;促进咪表停车系统、智能停车诱导系统、自动识别车牌系统等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强不同停车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促进停车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支持移动终端互联网停车应用的开发与推广,鼓励出行前进行停车查询、预订车位,实现自动计费支付等功能,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因寻找停车泊位诱发的交通需求。”。目前各地、城市都在着手开始进行对停车资源的摸底调查,并建立停车基础数据库,等建成对外开放共享后,对于智慧停车所需的基础数据将有较大的推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个人认为如果政府与企业合作推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智慧停车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机会。目前,国家层面对停车场基础设施建设有一些资金支持,一些地方城市政府也反映希望将停车信息化、智慧停车纳入政策支持的范畴,但仍未进行论证考虑纳入。在国家“互联网+”便捷交通等专项行动中,更有可能将其纳入支持的范畴。停车信息平台分两种,责任主体也不同。面向政府管理的信息平台需要由政府资金建立,而面向百姓用户的信息诱导平台系统,可能更多需要依靠企业力量通过市场机制解决。

益清(ICS):目前对智能停车设施设备方面是否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出台?在停车相关的立法方面目前的进展如何?

程世东:我主要关注于政策层面,对于设施设备的技术标准,机械设备和信息化方面的部门和专家应该会清楚一些。不过我认为制订出台相应的技术标准非常有必要。因为无论是政府停车管理信息平台,还是企业面向用户的停车诱导平台,以及两者之间的互联互通,都需要统一的标准。尤其是企业面向用户的停车诱导平台,不同的企业主体如果都用不同的设备,技术标准不同,接口和数据格式不同,未来联通共享会有技术上的障碍,要克服的话,不但会增加成本,并且还需要时间。

对于停车相关方面的立法确实非常有必要。停车项目的建设与管理离不开法律的保障。日本、美国等国家都有完整的停车法,并且进行过多次修编,有效地推动了停车建设与管理。我国在法规制定方面相对比较落后,这些年一直在加快制订各种法规,很多专家、业内人士都提出应尽快编制停车法。但是由于全国人大需要审定的法律法规较多,个人感觉在国家层面近期能出台停车法的可能性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方面应继续积极推动停车法的制订;另一方面,很多停车方面的问题可依据地方的相关法规、管理办法、实施办法等处理。

益清(ICS):智能停车系统的使用是否对停车场规模、物业情况、设备情况作出要求?@高彦

高彦:智慧停车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收费与停车诱导(包括相关数据的采集、发布、正反向寻车等)。不同形式的停车场对智慧停车系统的要求是不同的。

关于智能停车收费管理系统,首先要看停车场是否能够进行封闭管理。如果是能够进行封闭管理的停车场,就可以使用道闸控制车辆进出。控制道闸的技术手段有很多种,比如车牌识别、远距离读卡、ETC电子标签、IC卡、ID卡、纸卡等。选择技术路线是要根据停车场是否收费(内部停车场也可以用智能化设备作车辆进出管理)、时租车与月租车的比例、停车场的规模、进出口的场地条件等选择合适的系统。车牌识别系统比较适用于车流量大、时租车比例高的收费停车场。远距离读卡系统比较适用于内部停车场的进出管理(如机关大院、封闭小区等的停车场)。IC卡、ID卡系统由于发卡机的卡仓容量有限,不太适用于大规模且车流量大、时租车比例高的停车场。

ID刷卡系统

对不能进行封闭管理的停车场,可以采取逐车位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比如路侧停车位可以使用智能咪表或者地磁加手持POS机的方式进行收费管理。对大厦与酒店的前广场不适合封闭的露天车位等,可以采用智能自动锁板进行收费管理。

智能停车诱导系统要看是用于露天停车场还是室内停车场。在露天停车场采集空车位信息可以使用地磁探测器或者视频方式。在室内停车场可以使用视频或者超声波探头进行数据采集。

益清(ICS):传统停车场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内容?不同的业态(比如住宅、商场、医院、机场几个比较典型的业态)在停车场设计规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不同?

高彦: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对于自走式(分为室内停车场与露天停车场)与机械式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在此就以占停车场比例最大的室内自走式停车场为例分享一下停车场在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内容,主要是:

一、总体规划:

1、项目需要配置多少停车位?

2、这个数量的停车场建在哪里?

3、建一个什么形式的停车场?

4、如此数量的停车场需要配套什么规模道路?

5、停车场进出口的数量、形式与位置?

6、车辆如何进出基地?

7、如何快捷迅速的完成动停转换?

8、停车场内部空间功能?

二、停车场规划设计:

1、根据进出口规划,实施车行动线规划和停车位布置;

2、沿车行动线设计车行引导系统;

3、根据电梯间位置和走向的确定,实施人行动线规划;

4、沿人行动线设计人行引导系统;

5、交通设施设备和安全系统设计;

6、环境设计;

7、智能化系统设计(收费管理、车位引导、反向寻车、手机APP、节能系统);

8、运营关联设计。

不同业态的停车场停放车辆的种类、特点、需求有所不同,设计规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商场和机场的停车场以临时访客车辆为主,因此需要特别加强车行引导与人行引导的设计。同时要注意社会车辆、内部车辆、送货车、出租车等各种车辆的功能分区。还要考虑到进出场高峰时的拥堵问题,使用智能化收费系统、手机支付等方式,加快进出速度。

2、医院停车最大的矛盾是车位数量不足,因此在规划时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多规划车位,并且用科学化的设计提升停车场的周转效率。此外还要注意为就医患者提供一些人性化的设计,比如停车落客等候区与休息座椅、残疾人车位、轮椅坡道等无障碍设计。

3、写字楼与住宅的停车场是以内部固定长包车辆为主的停车场,设计时要注意访客车辆与固定车辆的分区与管理问题,避免访客车辆抢占固定车位。

益清(ICS):如果引进智能停车系统,在停车场进行改造时需要对哪些内容进行改造?在改造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高彦:首先智能停车收费系统改造时需要在进出口安装电动道闸、摄像头(或者是发卡机、读卡器等)、收费岗亭等设备,同时根据需要在停车场内配置自助缴费机、中央缴费站等。改造时需要注意是否具备施工条件、空间是否合适。比如车牌识别系统对摄像头的拍照角度、阳光照射等就有相应的要求。

目前市场上使用比较多的是超声波方式与视频方式,采用这两种系统时都需要在天花板下面排布桥架安装探头与LED指示灯、车位数显示屏等设备。引进智能停车诱导系统改造时需要注意取电与消防照明等设备的交叉等问题。如果是采用视频方式的智能诱导系统时,则需要注意停车场的照明条件、拍摄角度等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通风管道等障碍物对拍摄造成影响。

如果智慧停车系统的某些功能需要在停车场内用手机实现时,还要在停车场内构筑电信运营商或者WIFI的网络环境。

益清(ICS):白总,您所管理的物业中,采用智能停车系统的停车场如何“智能”法?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给大家举例分享。

白大忠:我所管理的大厦是一座12万平米的高档写字楼,汇集高盛、摩根、UBS、加拿大皇家银、荷兰银行、新加坡银行等国际著名金融机构,以及建信基金、九鼎投资、国开行等国内大金融机构,大厦B层有健身会所、餐厅、超市、茶馆等配套服务设施,地下停车场共三层近二万平米,共680个车位,其中访客临时停车位160个,主要集中在地下一层。车位月租1500元,大商务车1800元,均含管理费月150元,时租6元,半小时内免费。为避免进出频次高造成车场杂乱,车场智能管理主要采取进出车辆车牌号识别记录、临时停车计费、出入口自动卷帘的门禁、交通导向指示和行车安全警示、按消防安全分ABC防火分区设置自动报警和喷淋灭火、车库无盲区监控、洗车服务,并且即将设置环保电动车的充电桩等智能停车管理系统。

益清(ICS):您提及的采用智能停车系统的停车场管理具体是如何运作的?物业管理公司在其中主要负责哪些内容?

白大忠:上述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所有硬件设施,包括照明系统、限位器、反光镜、道钉等都是由大厦业主方(开发商)建设安置,包括日常的使用维护,委托原设备产厂家或专业公司进行定期维修保养,收缴停车及管理费都由委托的下属物业资产管理公司负责管理。另外停车场现场的环境秩序委托一家专业停车管理公司管理,主要职责是疏导交通,引导客户停车入位,检查并提示客户车辆门窗未关,轮胎亏气等异常情况,物业资产管理公司由保安部负责监管其工作。

益清(ICS):程主任,您此前接受《现代物业》采访时提及,已经在研究“互联网+”智能交通的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可能会提到互联网停车的指导意见和政策。目前方案和指导意见的研究进行到哪一步了?

程世东:是的,由我们主导编制的《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已经在7月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了。该方案的实施对促进交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推动交通智能化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具体任务,突出强调了智能交通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新阶段的战略重点,准确把握了“互联网+”便捷交通与智能交通之间既有所侧重、又密切相通的内在关系,清晰阐明了以“互联网+”便捷交通为切入点,推动智能交通发展,进而实现交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研究探讨了新时期的智能交通体系框架,即“三系统、两支撑、一环境”的体系框架。“三系统”包括从用户和提高服务质量角度提出的“完善智能运输服务系统”,从企业和提高运行效率角度提出的“构建智能运行管理系统”,从政府和提升决策监管水平角度提出的“健全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两支撑”是指侧重硬件的“加强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支撑”和侧重软件的“全面强化标准和技术支撑”;“一环境”是指为新业态、新模式“营造宽松有序发展环境”。

其中,与我们停车相关的内容有:加强政企合作,支持互联网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完善各类交通信息平台,形成涵盖运输、停车、等领域的综合出行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新型媒介方式,建设多元化、全方位的城市停车、充电设施等信息引导系统;加快移动支付方式在交通领域应用;实现ETC系统在停车等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城市交通、道路客运、货运物流、停车等领域,发展“互联网+”交通新业态;制定交通运输行业基础性数据共享相关标准,拟定政府公开数据集规范。可以说,涵盖了停车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益清(ICS):《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的公布渠道是什么呢?国家发改委的网站是否有公布?

程世东:《方案》是公开发布的,国家发改委网站上也有公布,其他很多的网站也有转载。

益清(ICS):《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2015年8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出实现停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

程世东:停车产业化是《意见》的核心,整个《意见》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推动停车产业化展开的。

首先是保障停车泊位“有地建”,也就是规划、土地政策。主要有:各地组织编制停车设施专项规划,纳入城市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近期实施方案,建立项目库,并及时公布;中心城区功能搬迁等腾出的土地应规划一定比例预留用于停车设施建设;对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个人利用自有土地建设停车设施,规划部门办理用地性质和容积率等规划调整手续;鼓励利用公共设施地上地下空间建设停车设施,增强土地的复合利用等。

其次是保障投资主体“有钱建”,也就是资金支持政策。主要有:加快推动投资主体发行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研究设立引导停车设施建设专项产业投资基金;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编者注: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政府投入公共资源产权,采用放弃一定时期的收益权等形式保障社会资本的收益等。

最后是使得投资建设“有回报”,也就是价格、补贴政策。主要有:在收费价格方面,全面放开社会资本全额投资新建停车设施收费;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停车设施,由投资者按照双方协议确定收费标准。在保障需求方面,公共停车场建成营业后,减少并逐步取消周边路内停车泊位;加强违法停车治理,保障公共停车场有效需求。在商业配套、间接补贴方面,在不改变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的前提下将部分建筑面积用作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弥补收益不足。

益清(ICS):《意见》中提出要对城市“各地加快对城市停车资源状况摸底调查,建立停车基础数据库,实时更新数据,并对外开放共享”,做到这点实际上有很多难点,据您了解,从2015年8月《意见》发布至今,各地落实情况如何?目前已有数据是否已经开始对外共享?

程世东:停车资源摸底调查,建立基础数据库,实时更新并对外开放共享确实很重要,是停车规划和停车政策制定的前提,是智慧停车发展的基础,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难点。在技术方面,从全国角度看,各城市对于统计的数据内容、格式、要求等都不一致,亟待进行统一,以便形成全国统一的数据库,便于互通共享,这个问题相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做相关工作。从操作层面,因为停车涉及到不同性质的单位、企业、个人,处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调查统计数据时并不是很顺利。目前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各地虽然都在积极准备这件事情,但真正进行摸底调研、形成数据库的城市还不多,更谈不上对外开放共享。个人感觉这件事情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很多城市都会有一定的成果。

益清(ICS):《意见》中提出要“完善停车设施收费政策。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逐步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全面放开社会资本全额投资新建停车设施收费。”在智能停车系统进入停车领域之后,停车收费情况发生了哪些变化?

程世东:在价格方面,《意见》只是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原则,更具体的停车收费政策可详细参照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政策的指导意见》,其中的核心是谁拥有产权、谁有收费定价权。个人认为停车价格的变化与智慧停车相关性不强,智慧停车更多的优点是使收费更加清晰、透明。与停车收费价格直接相关的是违法停车的执法力度,如果执法不严格,乱停车情况严重,所谓的停车需求不是真正市场需求,供求关系带来的价格变动市场规律就体现不出来。当前,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等也在不断的加强严格执法,相信随着执法行动的不断推进,停车价格会按照市场机制逐步反映真实供求关系。

益清(ICS):目前很多物管企业都会把停车场外包给专业的管理公司来运营,外包的原因是什么?@白大忠

白大忠:对技术含量不高的外包服务项目,主要是针对劳动密集型的工种,如保洁、保安、职工餐厅等,这些工种主要靠人工来完成的,因此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外包服务除了其专业性要求外,主要是为了规避客户停车发生交通事故纠纷的风险和降低人工成本(自管合同工人工成本大)。

益清(ICS):什么情况下适合外包,什么情况下适合物管公司自主管理?外包或托管双方的收益怎么算?

白大忠:主要是根据物业项目大小,客户对停车管理服务质量的需求而定是否外包。一般大于1万平米的公建综合体项目(有住宅、写字楼、商厦)的停车场采取外包管理合算,若全部是内部停车(机关办公楼)无临时收费停车,及小于1000平米的小型停车场就无意义外包了。目前外包服务一般按人头费计算,甲乙双方对人员身高形象、岗位职责、上岗当班人数等要认同并纳入合同即可。

益清(ICS):您所管理的物业使用智能停车系统的停车场,是在设计建造之初就考虑或运用了智能停车系统,还是后来改造的?后期进行了哪些改造?改造的过程中物管企业、技术提供方分别负责哪些内容?

白大忠:大厦是04年底竣工开业的,当时停车场的管理理念还停留在按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达标,能安全停车的水平即可,车场设备设施也不先进。随着客户的进驻(尤其是大客户的进驻办公),物管企业逐渐提高认识和更新理念,如一般高档物业项目尤其是办公大楼,都把首层大堂装饰的富丽堂皇,均不太重视停车场的环境及设施设备的优劣,以不出安全事故为底线。但是随着客户对服务的要求,一种叫做“停车场是第二大堂”的先进理念被纳入停车管理行业,并对物业服务的品质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开发商及物业管理企业开始重视停车场管理智能化的升级改造。大厦根据现状和客户需求,对车库出入口门禁(自动卷帘门)、视频识别和计费、无盲区监控摄像等硬件设施设备进行增项施工,并且为了给客户创造良好的停车环境,对从首层坡道出入口至最底层(P1-P3)的车库天花墙地面进行翻新改造,并重新设计安装交通指示标识系统的灯箱标志标牌,使地下车场设施环境焕然一新。当然停车场智能化改造的硬件和环境的设计由开发商及业主负责,而施工改造过程的监管和验收则由物管企业和开发商共同监管,确保施工质量,经试运行合格后再交付物业管理企业使用。

益清(ICS):智慧停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问题,同时有效盘活现有停车设施并创收。错时停车也属于智慧停车系统的内容,要实现错时停车需要哪些条件?@高彦

高彦:要实现错时停车,首先周边服务半径内要有错时停车的需求,通过智慧停车APP等工具实现供求双方的信息对接。其次是让车辆能够顺利地进出提供错时服务的停车场。有些封闭的小区停车场业主想把自己的车位拿出来共享,但是外面的车辆无法进入停车场,这就阻碍了错时停车的实现。第三是需要让车辆进入停车场后能够快速找到错时的停车位。这一点是针对于拿出个别车位做错时停车的停车场而论的。最理想的情况是智慧停车APP能够在停车场里帮助车主导航到指定的车位上。第四还要考虑到超过错时后车辆不走,占用业主车位时应当如何处理等问题。比如智慧停车平台通过建立信用与处罚机制为错时停车提供良好的交易环境。智慧停车需要在技术与管理两个方面综合采取措施,以保证错时停车的顺利实现。

益清(ICS):白总,您所管理的项目,智能停车系统在使用或管理中是否遇到过困境或难题?是如何解决的?

白大忠:智能停车系统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客户车辆出入的识别和计费发生的不统一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仍然要由设备厂家的技术人员到场,从摄像、抬臂、收银系统等软硬件入手逐一排查调试,个别客户车辆存在无牌照或牌照破损不清晰等特殊情况,只能靠收银员问清客户入场时间,从收银系统电脑录像调档计费。月租车位费由物业客服专员定期向客户催缴,客户临时停车计费按8-10元每小时在车场出口收银处现金收取(金额不大,一般不接收刷卡和手机网上付款)。

益清(ICS):采用智能停车系统之后给社区、物管企业带来哪些便利或收益?

白大忠:停车场的主要收入来自车位的租金和管理费,车位租金(月租1500-2000元、时租8-10元)要返给车场业主方(一般是开发企业),而其中车位管理费(150-200元)则返给物管企业,作为对车场管理的运营费用。若物管企业增加洗车服务项目,或充电桩等设施设备,投入的设备设施要经业主方认可和分成。因此我认为停车场作为大厦的配套服务项目,物管企业不应该或者说是没有多少收益的。

益清(ICS):很多市民面对多款智能停车软件时难以抉择,单款软件覆盖不全面,有呼声反映希望政府能建立全市统一的数据库,构建全面停车信息平台。您认为是否具有可行性?@程世东

程世东:刚开始我提到停车信息平台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政府停车管理信息平台,另一种是面向用户的停车诱导信息平台。政府应该负责把管理信息平台以及背后的基础数据库做好并对外开放,这样智慧停车企业就可以把面向用户、老百姓的停车诱导信息平台做好。对于老百姓来说,目前诱导信息系统平台APP特别多,难以抉择,希望政府做统一工作,但我认为政府来做很难做好这一工作。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APP更具竞争力,会更加积极、主动关心用户的需求,但政府在这方面很难做到。

现在面向老百姓的诱导平台APP非常多,是因为智慧停车企业仍处在发展初期,未来随着竞争加剧,优秀的公司会脱颖而出,最终行业都会被独家和巨头垄断,这是互联网经济的特点。

当然我认为,未来很有可能停车诱导信息系统最终会与综合交通出行信息平台合作,给老百姓一个全面的出行诱导。

益清(ICS):高总,您曾经在《现代物业》“综合设施”专栏中给大家介绍过日本停车场设计与运营管理的情况,能否给大家分享一下日本或其他国家智慧停车系统的运用情况,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

高彦:由于日本人工成本昂贵、劳动力紧张,同时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因此日本的大多数停车场是无人化管理或者少人化管理,这也是日本停车场管理的一大特点。

停车场管理包含出入口收费、引导、问询、场内巡视等工作,其中收费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主要通过自助结账机、电子缴费、停车票等方式实现无人缴费。自助停车缴费机可以使用纸币、硬币、信用卡、银行卡等方式结账,有的还可以支持第三方支付卡。即使是露天停车场也基本上通过自动地锁与自助缴费机实现无人化管理。

日本的停车场多采用出场之前提前结账的方式,即驾驶员在自助缴费机结账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如15分钟)驾车离场,系统将自动放行,从而减少人工成本。

日本的停车场大多利用无人管理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如何解决?日本的停车场管理公司大多有信息化管理平台与呼叫中心,自助缴费机、出入口道闸等设备上都配备有对讲系统可与呼叫中心随时联系,呼叫后中心可以安排服务人员迅速到场解决问题。

日本最大的停车场管理公司Park24,其呼叫中心可以远程监控停车场里的各种设备、解答客户的使用问题、处理故障,调度服务人员巡检等,通过这种集中化管理可以极大地降低停车场的管理成本。此外通过中央管理系统,还可以对各个停车场的经营数据、设备维护数据、故障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为制订经营计划、维护计划等提供数据支持。

Park24改造停车及计费系统前后

益清(ICS):各类大型购物商场,高层住宅、写字楼的地下停车场越建越大,他们的设计风格、指示标牌各异,让有些市民频繁遭遇“找车难”的问题。地下停车场的智能化升级也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未来的趋势。智慧停车是否能解决“找车难”的问题?

高彦:智慧停车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找车难”的压力。目前反向寻车系统有视频、二维码、蓝牙等多种技术。但是,只依靠智能系统也是不行的,还需要传统的平面导视,即灯箱、标牌、引导图等进行配合,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益清(ICS):在一些老旧小区,多为“不固定车位”。所谓“不固定车位”,也就是除固定车位外的不固定位置,谁抢着算谁的,停车更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因为停车发生纠纷的事情时有发生。智慧停车如何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高彦 @白大忠 @程世东

老旧小区的停车困境

高彦:老旧小区停车最大的矛盾是停车位不足这个问题,为解决停车难首选方法应该是增加车位。在不能增加车位的情况下,就要提高停车位的使用效率,限制非居民的停车。

白大忠:对老旧小区的停车智能化改造,这个问题难在首先必须对小区整体重新进行规划,如拆除违章建筑,集中垃圾存放,在绿地埔设空心地砖作停车位等。其次最重要的是让业主同意改造及重新规划车位,否则难以实现老旧小区停车智能化管理!技术方面虽然不是问题,但关键是谁出资金的问题,停车智能化的增项改造必须有资金支持,否则老旧小区难以实现改造。

程世东:对于小区内的乱停车的情况,应该属于小区自治管理,政府管理部门没有管理职责。

益清(ICS):智能停车系统在作用中,面临数据传输距离不够的问题。在运用中怎么解决这一问题?@高彦

高彦:数据传输可以通过光纤来进行,这样传输距离基本够用。网线的传输距离比较短,因此不推荐在大型停车场里使用。

益清(ICS):路面停车由于没有停车杆这类设备,在采用智能停车设备管理方面会面临一些难题。智能停车技术怎样在路面停车方面发挥作用?

高彦:路侧停车管理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主要是使用智能咪表进行管理。在我国也有使用智能咪表的城市,通过使用地磁加手持POS机的方式进行收费管理。

咪表计费

以日本为例,日本的路侧停车是限制时间的,原则上是只能停放1个小时之内,日本的路侧咪表超时后就会提示,巡查人员看到后就会对其进行处罚。这一点与我国有很大不同。用什么样的智能停车设备是与管理、执法等密切相关的。

益清(ICS):目前一些停车场在进行智能化改造中存在工程量比较大的问题,在改造中怎样减少工程投入?

高彦:首先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非常重要。改造工程一方面需要尽可能地使用尚且可以使用的设备设施,另一方面还要对不可使用的设施设备进行拆除、改动,因此现状的图纸等资料就非常重要,从竣工至今的图纸如果保留整理得好的话,对改造工程会有很大帮助。

其次,智能化技术有很多,一定要深入比较,选择适合自己项目的方案。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避免技术过时,导致频繁进行升级改造。

益清(ICS):据了解,智能咪表在国内存在一定的水土不服的问题,平时也存在有人恶意破坏的问题。在管理中,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高彦:个人认为这个问题与立法、执法息息相关。在路侧正规车位停车过程中发生纠纷时,归到哪个部门处理不是特别明确。另外,路侧停车的管理员也没有执法的权力。

日本的咪表缴费是无人化管理的,而执法则是由巡查员负责(接受警察的委托)。我国没有这么多警力,且协警也没有执法权,这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因此,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路侧停车的定位,其次是通过立法保障其正常运营使用。

益清(ICS):程主任,刚才高总也提到目前停车管理中存在执法方面的问题,在国内的停车管理中,执法部门多头管理导致职责不清晰,是一直存在的问题,在进一步的法规中,怎样解决?

程世东:其实对于路内(道路红线范围以内)停车执法的管理职责很明确,负责人应当是交警。8月1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市管理执法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将违法停车拟纳入城管执法范围。

益清(ICS):请问高总,您觉得智能停车技术在规范道路停车方面能否发挥作用?应该怎样利用智能停车技术引导规范停车?

高彦:智能停车技术在规范道路停车方面可以发挥作用。目前道路秩序维护和执法本身就使用了很多智能化技术手段。

主要应用到以下两个场景:一是违章停车。可以通过监控对停车进行规范。

二是在正规车位上发生的纠纷。比如车主拒缴停车费或者由收费引发的纠纷等。不只是技术问题,还需要配合管理措施。

益清(ICS):程主任,发改委鼓励企业发债用于城市停车场建设项目,是否会促进停车场的建设?

程世东:从城市交通的角度考虑,停车场是交通需求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当前我国城市的现状是车辆数远远大于停车泊位数,为了实现规范停车的目标,必须再建设一部分停车泊位。但绝不是“一建了事”,要将“建”和“管”相结合,在建设新停车位的同时,加强停车管理,实现规范停车的目标,这样也有利于停车产业化的发展。

为了尽快补齐历史欠账,国家采取一些举措,包括发行停车专项债券、停车专项建设基金等,都是在为推动停车场的建设作出努力。

益清(ICS):非常感谢以上嘉宾的分享!专业面前人人都是学生,难题当下你我都有想法,再次感谢大家的到来!

(后续自由讨论部分详见《城市停车格局将变,智慧停车发力受捧》)

第9期直播:

2016.09.08 20:00-2016.09.09 22:00

城市沙龙第10期:敬请期待!

请扫下面二维码关注现代物业杂志微信公众号获取第10期城市沙龙预告:

       







申请席位:

        

第9期沙龙自主报名群友奖品由《互联网+现代物业服务4.0》作者苏宝炜提供。

特别鸣谢

北京安联通科技有限公司(An-link)。专业从事信息产品开发,系统集成,信息技术服务和产品代理。 安联通自主研发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至今在市场上有着良好的应用,安联通车牌识别系统采用清华大学车牌识别算法,通过嵌入式车牌识别原理高度集成,在使用过程中方便,通行快捷,识别率高等特性。安联通将在后续继续研发移动支付,云平台管理系统,让客户体验感更好,让大家出行更方便。

安联通车牌识别管理系统特点:

1.车辆进出场通过车牌识别进出,无需人员值守;

2.有效杜绝收费漏洞,避免现金流流失;

3.方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车辆通行速率;

4.有据可查,确保车辆安全;

5.增强服务质量,提升物业形象

联系人:凌先生18600751989 刘先生13520582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