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个垃圾智慧分类案例分享(一)

国内垃圾分类的试点工作始于2000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八个城市被定为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15年过去了,垃圾分类实际上收效甚微,一年几亿吨的垃圾怎样处理依旧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困扰。但随着“互联网+”技术进入到垃圾分类领域,为开展垃圾智慧分类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在政策失效时,通过技术手段来进行垃圾智慧分类是否可行?垃圾智慧分类为社会、社区、物管企业带来哪些价值?物业管理企业、居民、技术提供方、垃圾处理部门应该怎样应用“互联网+”开展垃圾智慧分类?

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财富!现代物业城市沙龙第5期,共同探讨怎样利用垃圾智慧分类,为社会、社区、物管企业创造价值。

益清(ICS):首先想请问许伊敏老师:国内垃圾分类的试点工作始于2000年,广州是国内首批试点垃圾分类城市之一,15年过去了,广州市的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如何?请许老师介绍一下目前广州做得比较好的垃圾智慧分类案例。

宜居广州-许伊敏:广州市的垃圾分类,政府内部的行政压力对城管部门来说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压力难以传递到居民,居民的参与率不高。广州市在过去几年做了很多社区试点工作,有取得成功的,但复制推广还停滞不前。这些试点中就有垃圾智慧分类的案例——广州市海珠区轻工职业学校(以下简称轻工学校)。

轻工学校的垃圾分类投放设施,以及后端的数据平台,是拜登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和设置的。具体的收集方式是:居民将分类好的垃圾用塑料袋装好,绑紧,放在箱子上面,用一张积分卡放在感应区,箱体上面的面板其实是个称重装置,精确到1g,感应到积分卡后自动称重,接着打开,垃圾滑入箱子里,完成一次投放。如果居民忘记带积分卡,箱子会在2分钟后自动称重并打开。清洁工也持有特定的卡,来收集垃圾的时候,依靠感应从正面打开箱门,一边收集垃圾一边进行复核,分类不准确的垃圾放在箱子上重新称量,通过重量和住户信息的匹配,筛选出分类不准确的住户信息。而每种垃圾投放的具体情况,包括投放时间、重量、住户信息、分类准确率等信息会上传到拜登的数据中心,每两小时自动上传一次。

学校提供了一个地方给该公司,公司便将这个地方以低廉的租金承包给别人,开了一个便利店。便利店里的商品可以用现金+垃圾分类积分的形式购买。便利店的隔壁是另一个垃圾收集点,主要收集大件的垃圾。居民将大件废品送到此处,便利店工作人员使用一个卡,开启称重仪器,接着居民将积分卡放在感应处,称取重量后将积分累计到居民的积分卡里。

在数据中心,其实就是轻工学院的学生服务中心大堂,我们看到了数据平台的具体情况。该平台是实行层级管理的,学生有自己的界面,可以查看自己的分类情况;管理者可以看到更全面的信息以及数据分析,如知晓垃圾投放的高峰期、每种垃圾的统计量。

最近的新闻显示,拜登和羊城通签订战略协议,如果推广顺利,将来垃圾分类积分可以计入羊城通/岭南通,用来乘坐公交或刷卡消费了。

图1 广州市海珠区轻工职业学校垃圾智慧分类设备的概貌

图2 积分兑换商品的便利店

益清(ICS):北京也是当时的试点城市之一,2015年北京环卫集团开始在北京市150多个小区试点推行垃圾智慧分类,采用“互联网+”思维,针对传统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问题推出了“垃圾智慧分类模式”,以推动垃圾分类、改善社区环境、提升物业品质。吕岩老师是垃圾智慧分类方面的专家,同时是北京垃圾智慧分类民间发起人,请您介绍一下北京目前垃圾智慧分类推行的情况?

吕岩-和谐社区生态委员会:垃圾为什么分类?怎么分类好?什么是垃圾智慧分类?

“零废弃”是全球环保共识,图3是美国旧金山环保专家介绍他们的垃圾分类行动路线图,与我们的十三·五规划有相关性。近半年,国家顶层对垃圾处理有密集的政策出台。

图3 美国旧金山环保专家介绍的垃圾分类行动路线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2月6日)

(二十三)加强垃圾综合治理。树立垃圾是重要资源和矿产的观念,建立政府、社区、企业和居民协调机制,通过分类投放收集、综合循环利用,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到2020年,力争将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强化城市保洁工作,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垃圾处理处置,大力解决垃圾围城问题。推进垃圾收运处理企业化、市场化,促进垃圾清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对接。通过限制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制品使用,推行净菜入城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厨余垃圾家庭粉碎处理。完善激励机制和政策,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建立餐厨废弃物和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

这是大原则。

益清(ICS):您对北京智慧垃圾分类情况十分了解,能否请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北京的垃圾智慧分类的具体情况。比如原乡社区或其他比较有代表性的社区的案例。

吕岩-和谐社区生态委员会:北京为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垃圾智慧分类体系应运而生,模式重点:“互联网+分类回收”。北京环卫集团以“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的垃圾分类运营模式、技术平台进行了转型升级,将目前所运营的物资收集、民众沟通、积分兑换、转运体系等具体性工作整合至网络平台上,不但实现共用人员和物流系统,更可实现效率最大化和资源集约利用。

垃圾智慧分类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模块:

1、e资源云平台。通过e资源垃圾智慧分类云平台,建立居民微信服务号、官网、回收员收集APP、巡检员APP及分类回收管理平台,实现分类回收教育、积分查询、大件预约上门回收、积分兑换在线下单、分类及再生资源统计管理等功能,实现整个体系智能化管理。

2、分类回收硬件配套设施。在开展小区配套智能厨余垃圾桶和再生资源投递回收柜,完善回收类别,除不可回收垃圾外全品类回收,家庭厨余垃圾投放和再生资源投放直接反馈到生态账户积分。

3、宣教激励机制。综合开展网络宣教、媒体宣教和社区现场宣教,将宣传教育和互联网平台相融合。例如居民生态账户,账户积分由垃圾分类效果和再生资源定向投放效果两部分组成,账户积分可用于商品换购和礼品赠送,从而形成激励。

4、回收服务模式:(1)社区分类回收模式(2)办公/商业分类回收模式(3)学校分类回收模式(4)智能回收机模式。

北京环卫集团依托现有完善的垃圾处理体系,通过智慧分类建立了再生资源物流体系,通过共享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实现垃圾物流网与再生资源物流网两网合一,并将逐步建立起安全规范、创新科学、可操作、可持续发展的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并轨运行的垃圾智慧分类体系。

垃圾智慧分类实际上用互联网App平台,实现千家万户可回收资源与垃圾回收企业的低成本链接方式,这是普遍意义上说的垃圾智慧分类。

那么实际上在具体的操作模式,各个企业也都在做各种探索。如何让服务系统建立更加规范,更加容易贴近百姓,更加高效,这些都是在和“互联网+”技术平台相结合的时候需要探索的,这些在北京都有一些企业和NGO组织合作进入社区进行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北京环卫集团垃圾智慧分类模式启动,传统垃圾分类模式将升级改造。请参考以下网址:

http://dwz.cn/3QP4QZ

这是北京垃圾智慧分类的方式之一。

益清(ICS):许老师和吕老师介绍的是目前社区垃圾智慧分类的大概情况,请于总介绍一下凯晨世贸在垃圾智慧分类处理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于金珩:在写字楼物业管理中有三个动作:

1、宣传引导:通过宣传让大家知道政府的要求、减排与垃圾处理的严峻性,让大家能够理解推广减排、分类效能、废物利用的重要性,提高认识,自觉参与。

2、配套完善:为了实现减排、分类消纳、资源资利用,从配置上要完善,给大家提供方便。如:各个垃圾存放处完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桶的配置;设置电池、灯管墨盒等有污染垃圾的存放处;设置办公垃圾,如单面费、双面费的分类收集箱;设置施工垃圾、餐厨垃圾、生活垃圾专用运输通道;设置专门垃圾分拣场所,用于垃圾分拣,等等。

3、合规操作:餐厨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消纳要找政府指定的、有资质的单位处理,要签订合同,约定好要求。

虽然这样操作会尽到社会责任,但增加物业公司运营成本。如从另一方面讲,以凯晨为例因为合规性操作,确保大厦通过了美国LEED-EB(既有建筑绿色运营铂金认证和国内绿色建筑运行三星认证),获得荣誉,并得到政府的补贴。变相的也是获得收益,但是如果不能取得政府的补贴,好像就是只有白白尽责了。

凯晨在垃圾分类中的经验与成果:

写字楼的固废垃圾一般分为三类:1、二装建筑施工垃圾;2、办公生活垃圾;3、餐厨垃圾。

按政府要求减量、分类、资源回收处理的原则,由于写字楼餐厨垃圾比较集中,我们也曾考虑过采用设备,但是投资、管理、费用太高。且餐厨垃圾目前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生物处理、一是物理处理,两种不同的处理厂家也相互诟病。所以从责任、实效方面没有推进。生物处理能减量,但生产的肥料没有人回收,且处理的厂家坦言厨余垃圾里面的盐分没有办法解决,长期使用此种肥料会影响土壤酸碱度;物理处理方法投资又太大,处理流程也复杂,要对餐厨垃圾先脱水、洗涤然后再生物,运行成本太高,物业公司很难承担。

益清(ICS):在垃圾分类方面你们有无像刚刚许老师提到的利用互联网技术,让分类更智慧化?

于金珩:现在问题来了,前端分了类,后面垃圾清运车(混在一起)拉走了。关键后面的配套有点滞后。现在我还不知道有不同的垃圾车可以收集垃圾的信息,在写字楼里,由于租户比较集中、分类基本能保证。

益清(ICS):后端配套滞后确实是一大问题,我们稍后讨论。现在我们来探讨如何使用技术手段解决前端的垃圾智慧分类问题。在这一方面,夏经理作为技术提供方有很多经验,请夏经理请给大家介绍一下,浙江联运知慧和多家物管公司合作,对小区生活垃圾进行智慧分类处理,在垃圾智慧分类处理的过程中与物业管理企业的具体合作模式是什么?

夏培芳:目前,浙江联运知慧公司已经和20余家物业管理公司展开合作,比如绿城物业、吉瑞物业、卓弘物业等,并在这些物业公司负责的小区内开展智慧垃圾分类活动。

我们是在当地政府(街道/社区)的主导的下,与物业公司建立一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即我们用更先进的垃圾分类箱等设备,替换传统的垃圾收集设备,以云平台技术实现对小区居民垃圾分类投递的管理。物业为我们公司提供居民信息,再建立统一的智慧垃圾分类卡,并由物业公司配合我们把智能卡发给居民。此外,我们还会与物业开展一些活动,共同宣传垃圾分类。这样我们对小区垃圾的管理更智能化,也更便捷,让小区的环境变得更好,居住的舒适度大大提高,能赢得小区业主(居民)的认可。

比如,小区里传统的垃圾箱普遍是开放式的,垃圾桶都很脏,孳生很多苍蝇蚊子,甚至散发各种恶臭。而用我们的封闭式垃圾分类箱,一方面非常美观,而且有专门的维护人员清洗;另一方面将垃圾“关起来”与居民形成有效的隔离,既不会有蚊蝇也可以避免拾荒者在垃圾箱里乱翻动,而且当垃圾箱装满了会自动“报警”,便于我们第一时间提醒保洁员来清运垃圾。小区里环境变得更卫生整洁,这对于提升物业的服务水平有很大的好处。此外,物业还能得到一手的数据资料,更准确地掌握小区垃圾的产生量,对他们优化小区保洁服务提供了非常好的数据参考,甚至节省物业的运营成本。再就是,通过智慧垃圾分类,在小区营造了一种爱护环境、美化家园的意识,居民的环保意识普遍得到提升,为小区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物业公司与小区业主之间关系也会变得更融洽,小区变得更文明。

图4 联运知慧配置在社区的智能垃圾分类箱

图5 存放垃圾袋的设备

图6 太阳能可回收箱

基本上小区就是图4-图6所示3个标配设备。

益清(ICS):垃圾袋是免费发放还是付费?

夏培芳:免费发放

益清(ICS):夏经理介绍了和物管公司的具体合作案例,想请问吕老师,在政策方面参与垃圾智慧分类的物管企业、环保企业能得到哪些支持?还是说目前暂时还没有鼓励和支持的政策出台只有强制的政策?

吕岩-和谐社区生态委员会:看下上周刚完成的征求社会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对《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发改办环资[2016]1467号):

鼓励引导城镇居民自觉开展垃圾分类:

实施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可参照垃圾强制分类办法,制定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指南,引导居民自觉、科学地开展垃圾分类。

(一)有害垃圾单独投放

居民社区应通过设立宣传栏、垃圾分类督导员等方式,指导、劝说居民将有害垃圾单独投放。针对居民产生的有害垃圾数量小、投放频次低的特点,可在居民小区设立固定回收点或设置专门容器分类收集有害垃圾,独立储存,由居民自行定时投放,物业单位负责管理,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定时上门集中收运。

(二)日常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重点对居民日常生活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资源进行分类。可根据本地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简便易行的分类方法。可由居民将自家产生的“湿垃圾”即厨余垃圾滤出水分后,与厨余以外的“干垃圾”分类收集、分类投放。居民区可设置专门设施对“湿垃圾”实现就地处理,或由环卫部门、专业企业采用专用车辆运至餐厨(厨余)垃圾处理厂,日产日清。也可将“干垃圾”再分为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等有价废弃物,可由专人进行再次分类,或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进行收运和处置。有条件的居民社区可对可回收垃圾进一步细分。此外,鼓励居民自行联系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回收废弃电子电器产品等。

(三)建立有利于居民垃圾分类的鼓励机制和收运方式

鼓励地方政府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环保公益机构等合作,建立针对居民的垃圾分类奖励机制,通过建立居民“绿色账8户”、“环保档案”等方式,对能够正确分类并投放垃圾的居民给予一定数额的积分奖励,积分可兑换包括个人(集体)荣誉、社会公益服务、商业优惠服务或一定数量的实物奖励。有条件的地区,可积极探索在居民区内取消固定垃圾桶,采取定时定点分类收运方式,逐步培养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

宜居广州-许伊敏:鼓励和支持的政策还是看地方政府,有的地方政府会给出大力的支持政策吧,比如刚刚夏经理他们。

益清(ICS):夏经理,在具体的实践当中物管公司进行垃圾智慧分类能获得哪些好处?

夏培芳:我们的封闭式垃圾分类箱,一方面非常美观而且有专门的维护人员清洗;另一方面将垃圾“关起来”与居民形成有效的隔离,既不会有蚊蝇也可以避免拾荒者在垃圾箱里乱翻动,而且当垃圾箱装满了会自动报警,便于我们第一时间提醒保洁员来清运垃圾。小区里环境变得更卫生整洁,这对于提升物业的服务水平有很大的好处。此外,物业还能得到一手的数据资料,更准确的掌握小区垃圾的产生量,对他们优化小区保洁服务提供了非常好的数据参考,甚至节省物业的运营成本。再就是,通过智慧垃圾分类,在小区营造了一种爱护环境、美化家园的意识,居民的环保意识普遍得到提升,为小区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物业公司与小区业主之间关系也会变得更融洽,小区变得更文明。

再就是物业不需要出钱。

益清(ICS):物业能分到钱吗?

夏培芳:因为我们是通过政府招标,在小区进行项目运作,物业暂时没有明确的分钱,当然后续还会探讨更好的方案,让物业更有积极性。

宜居广州-许伊敏:其实垃圾分出来了,少了很多垃圾要清运,物业就少交垃圾费了吧。

夏培芳:所以,我们可以给他们节省一些开支,对于物业也是一种赚钱。垃圾源头分类,实现源头减量化,量少了,物业的工作量也少,成本会有一定的减少。

益清(ICS):请问许老师,作为NGO组织,宜居广州在社区垃圾智慧分类工作中扮演什么角色?宜居广州开展过一系列的垃圾分类调研工作,根据以往的调研,目前广州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愿以及对垃圾细分的认识情况如何?

宜居广州-许伊敏:宜居广州在社区智慧垃圾分类中,更多的是扮演观察者和倡导者的角色。我们就调研成果撰写报告,向决策者进行政策建议,就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也乐于协助推广好的技术和方法,充当顾问和咨询的角色,为城市垃圾分类找出路。现在也为企业担任顾问工作,如协助深圳华侨城建立“零废弃”教育园区,在其酒店和住宅区尝试做垃圾干湿分类,等等

我们在广州市做过抽样调查,3,000多位居民中,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达到90%以上,但参与率却很低。宜居广州也做过一个针对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意愿的调查,但发现结果的效度较低,因为居民在填写问卷的时候,有时会偏向说出我们期待的答案。但通过社区试点研究发现,通过入户宣传和站桶引导,能实现约70%~80%居民的参与。

对于垃圾如何细分,居民能说出个大概,但由于社区缺乏实践经验,分类普及度依然很低。因此若在社区中进行垃圾分类,分类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还是很有必要的。

益清(ICS):在生活垃圾智慧分类方面,目前是否开始着手建立相关的垃圾细分准则和垃圾投放、转运规则?

吕岩-和谐社区生态委员会:我们认为垃圾分类就是调动全社会参与垃圾处理。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人,都有垃圾思维。分类细可降低垃圾无害化成本,提升绿色循环经济效益。

社区垃圾分类与处理的关系:

3类粗分=参与处理30%

5类细分=参与处理50%

7类细分=参与处理70%

9类细分=参与处理90%(每周1小时)

什么是生态现代化?社会要求:每个消费者都是城市垃圾处理生产线上的一名“小时工”。每户每周1小时,认真管理你的垃圾!

益清(ICS):请问于总,写字楼和住宅物业您都有涉及,写字楼和住宅物业在垃圾智慧分类方面有哪些不同?执行起来哪一个更困难?

于金珩:写字楼推行分类比住宅相对简单一些。因为写字楼中物业人员比较集中,餐厨垃圾也比较集中。

益清(ICS):据BOMA国际商业地产基础运营管理体系研究报告显示,在全国46个写字楼、商场中“回收计划”、“环境管理计划”完成率非常低。您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于金珩:我认为还是费用问题,物业费低、人工费上涨,各种计划落实都需要成本,现在住宅小区可以说是维持,所以有些业主不关注的物业公司也就减配了,要不然如何生活?这是接触住宅物业得来的感受。

益清(ICS):于总提到成本的问题,如果这件事情由物业自己来做,可能会涉及成本压力。那么咱们是否可以通过和技术提供方、政府、民间组织合作来解决这一问题?夏经理请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联运知慧的垃圾分类智慧云平台产品,在进行垃圾处理过程中能够应用的内容有哪些?云平台系统运用到垃圾分类回收中对设施设备以及操作人员分别有哪些要求?

夏培芳:好的。目前,浙江联运知慧的垃圾分类云平台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系统服务平台。它综合运用二维码技术和IC卡技术、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利用自主研发的传感器,可以及时回收垃圾分类的各种数据,使垃圾投放的准确率更加直观,易操作,好管理。云技术平台具有7大功能模块,分别是基础信息、垃圾分类、积分管理、数据分析、商铺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其中,垃圾分类模块为主要模块,可提供信息查询功能,能准确掌握小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情况、投放情况、巡检情况,并可通过后台数据查询历史月份的投放情况。便于用户进行数据化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迅速作出调整。基础信息模块,可以自定义查询不同小区的情况,并灵活地进行自定义设置。它在进行垃圾分类处理过程当中可实现智能预警、数据交换、移动终端应用、短信服务、GIS服务以及数据分析等功能。便于进行作业监管、垃圾监管、设施监管等操作。

益清(ICS):引入垃圾智慧分类设备后物管公司原来安放在小区里的垃圾桶怎么办?是撤走还是两套设备同时保留?

夏培芳:由于当前我们杭州的垃圾分类还处于试点阶段,所以为了逐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我们会根据物业公司对小区的整体布局情况来安装智慧垃圾分类设备。同时,我们会根据具体情况将小区原来的垃圾桶撤离,或者减少老式垃圾桶的数量。当然,最终还是要将老式垃圾桶完全请出小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我们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人才公寓做的垃圾分类项目,这里的居民、环境、物业、环保意识等各方面条件都很好,我们的垃圾箱一进场,就完全取代了原来的垃圾桶。

于金珩:设备维护费用高吗,谁出?你的收益来自哪?

夏培芳:我们公司负责维护,除非人为的外力,基本上不会有大问题,目前除了硬件设备费用,后续的话就是收取维护费。

益清(ICS):许老师,据您以往的调研,在居民中开展垃圾智慧分类最大的阻碍是什么?应该通过哪些方式引导、鼓励居民参与?

宜居广州-许伊敏:垃圾智慧分类,参与度低是最比较凸显的问题。流动人口多,是推广的一大障碍。选择住户相对稳定、社区适当封闭的小区作为推广范围,推广效果可能更好。

引入智慧分类的设备可能并不难,但如何发动居民做分类,才是重难点。在向居民推广时,可采用宣讲、摆摊、站桶指引等相结合的方式。而如果有条件,建议做入户宣传。复旦大学的可持续行为研究小组曾经做过研究,发现入户宣传能够达到很好的垃圾分类推广效果。入户也讲究技巧,在首次入户的过程中,要准备好材料,为居民详细讲解并示范垃圾分类。根据一段时期的分类效果,可以进行再入户,倾听反馈,改进工作。

益清(ICS):据此前《现代物业》对北京环卫集团垃圾智慧分类项目负责人的采访,居民将分类好的可再生资源打包后贴上代表自己身份的二维码投放到回收桶内,分拣人员在分拣时利用可携带设备扫描二维码,可以实现该家庭的积分以此来兑换一些奖励。积分规则如下:

请问夏经理,联运知慧进行的垃圾智慧分类项目中,居民怎样参与到垃圾智慧分类的体系中?对居民是否设置一定奖励回馈机制?奖励回馈机制设置的标准是什么?

夏培芳:联运知慧的智慧垃圾分类整体解决方案中还引入了商城的运营模式,鼓励居民正确的进行垃圾分类。居民每次正确投递一次垃圾,他们绑定的账号上就会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居民凭借积分可以在我们的网上积分商城以及小区附近的积分定点兑换合作超市兑换相应的商品。

对于厨余垃圾和其他不可回收的垃圾,我们兑换的标准是:居民每次正确投放1次可奖励5个积分;对于可回收垃圾,我们根据系统称重情况换算成对应的积分,积分会立刻在居民的垃圾分类二维码卡账户上累计起来。以下是我们的积分兑换参考表。

表1 联运知慧积分兑换参考表

可回收利用的垃圾会对应相应的积分,不可回收的厨余垃圾,我们也奖励积分,鼓励为主。

益清(ICS):吕老师,您不仅了解国内的垃圾智慧分类情况,对国外的先进案例也非常熟悉,请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外的经验,在垃圾智慧分类方面是否有供国内借鉴的地方?比如技术手段的改进、专利的引进等。

吕岩-和谐社区生态委员会:垃圾分类源头开始,厨房的文明——水池之下垃圾细分5类。

以上两幅图是瑞典人的方法。拉开水槽下面有五个垃圾分类筒,有纸类包装盒、厨余、电池、荧光灯、以及塑料瓶和玻璃瓶,在家庭厨房就做好了分类,这是垃圾分类的基础。这些垃圾桶在宜家商城都可以买到,专门为橱柜配置的,这种方式对居民示范教育很有用。

再看德国生态社区的做法。日常的生物垃圾通过专门的生物垃圾桶被收集、切碎,并与真空管道系统收集的黑水一起汇入居住区的技术处理中心。两者的混合物先被高温净化处理,之后导入在30-40摄氏度下工作的发酵反应器,经过有氧处理,稳定之后还残留富含高浓度营养物质的流质物。这些流质物将被保存起来,并被用于居住区的绿化养护或者卖给临近的农业联合组织。

从国际视野看,经过分类的餐厨垃圾可以饲料化、肥料化和能源化(沼气),得到资源再生利用,为生态经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我们可以把餐厨垃圾破碎以后直接输送到下水道的化粪池里和粪便协同处理变成有机肥,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中央城市规范工作会议上也推荐这种方法。

中央建议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厨余垃圾家庭粉碎处理。完善激励机制和政策,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建立餐厨废弃物和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

我国台湾民众都会自动地把垃圾分类做好,可回收物质与厨余也都有另外专车载送,故实际垃圾量日渐减少,反而造成焚化炉因垃圾量过少没有垃圾烧而有停炉问题。台北市是按垃圾袋收费,其他地方大都是按照每户自来水使用量来收取垃圾处理费,即水费越高的代表垃圾制造量越多。

英国在分类垃圾箱上装摄像头,记录“违章者”,对违章者开罚单。

还有奥克兰,2016年7月1日开始,奥克兰市各区统一使用240立升深绿色回收垃圾桶,可回收的塑料、玻璃是和纸张混装在一起的。奥克兰所有地区的可回收垃圾,收了之后都是运到中区Onehunga的Visy回收厂,这意味着奥克兰用统一的方法,由一家厂完成全部分拣工作,分拣完之后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不同的处理。

奥克兰回收垃圾分拣全流程(受教了!) :

http://dwz.cn/3QP7Ow

现在来谈谈我们的创新。

这是北京原乡格物小区。在原乡有害垃圾已建立了独立安全回收体系,要继续宣传。

把旧荧光灯、旧电池、过期药放在物业公司发的大口塑料瓶中,装满了交到保安岗亭。

每年6月5日世界环保日,原乡社区的有害垃圾送到延庆环保局转送危废处理工厂,保护好原乡社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

益清(ICS):居民把旧荧光灯,旧电池,过期药放在物业公司发的大口塑料瓶中会得到什么奖励吗?

吕岩-和谐社区生态委员会:业委会监督物业,业主们鼓励和协助保安做好这项工作。对,有奖励。

这是国美第一商城小区物业开始实施危废垃圾分类的照片。

这是在北京小区开展的垃圾细分示范。

益清(ICS):于总,您一开始就提到了后端处理的问题,确实一些物管公司很好地做了垃圾分类,结果垃圾清运车来了以后又全部混在一起拉走,很无奈。作为大厦或住宅楼宇管理方,您所在大厦是怎样与垃圾清运部门沟通衔接的?怎样有效解决源头分好类了,但是末端掉链子的问题?

于金珩:其实物业公司能做的就是前端分好类,至于后端运输处理管理,最好也就是找个好的有资质的单位,其他还得靠政府引导、推进。

益清(ICS):感谢四位嘉宾的精彩分享!我们的沙龙专题讨论马上就要结束,然后进入各位群友与嘉宾互动交流时间!在这个时刻,请容许我特别介绍两位重要来宾!

第一位是北京环卫集团微环境公司战略投资事业部部长陈豹!

另一位重要来宾就是刚刚提到的《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征求意见稿)》起草专家之一,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住建部市容环境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全国城镇环境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益!

首先,请陈部长给大家介绍通过引入智慧分类以后,和传统分类所获得的不同效果,以及在推广垃圾智慧分类中政府和企业、社区、各自的作用!

陈豹 北京环卫集团:我个人觉得,城市沙龙这个开放的平台,更多应该听听不同的声音。我们集团也一直在探索,不断推进垃圾分类,尝试“两网融合”。我认为,我们应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分类?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减量化,还是为了资源化。无害化自然是全过程的,从2000年国家推动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建设以来,过去了16年。不乏一些成功的个例,但是大局没变。关键在于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分类?到底谁来干这件事情?利益环节如何协调?

现在来看,我们经常讲,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已经搭台了,可是企业的戏却没有唱好。为什么?没有解决收入问题,目前企业分类的经济性没有看到。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企业愿意走进来干这件事情呢?因为政府画了一个饼。但是具体的政策很难落实,钱怎么给你呢?没有路径。

我们看了很多地方的垃圾分类,宣传做得都很好,包括我们自己。但是,财报上都很不好看。所以政府也担心,每年预算投入都看不到成效。因为这事儿不像固定资产投资,不像我们传统的环卫,只要投入高标准就一定高,道路自然就干净。我们分类,解决的是小区门内的事情,是大楼门内的事情,更是家庭门内的事情。可是这些地方政策是看不到的,但是大的趋势又要进行,所以就出现了现在很尴尬的情况。

再回过头来看现在的行业,出现了很大一批智慧分类、智能分类。为什么分类需要这么自动化呢?关键要解决方便性、经济性!

益清(ICS):请张院长给大家介绍一下强制分类文件的起草背景和必要性!

张益 上海环境院 固废观察:根据我们这次沙龙的要求,我把《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征求意见稿)》起草的背景和必要性,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我们国家垃圾分类经历了很长的时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90年以前;第二个阶段大致是1990年-2010年,整整二十年的时间;第三个阶段是2010年-2016年;第四个阶段也许就是2017年。

在1990年以前,居民是一种自觉的回收行为,在很多城市都有比较完整的收集点,但是到90年代末期慢慢地萎缩。所以进入第二个阶段就是城市垃圾分类试点阶段。比较标志性的是1992年1993年,在北京、上海就出现了试点的规定,住建部在2000年6月1号又出台八个城市试点的通知,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比较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十二·五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要求每个省、市要有一个城区试点开展垃圾分类。紧接着在去年,也就是2015年,住建部又公布了第一批示范项目、示范城市。在2000年的时候只是试点,2015就是示范点了。

2017年为什么说是第四个阶段呢?因为我们2016年在为第四个阶段做铺垫、做准备,也就是进入强制分类的阶段。以前我们讲试点、示范、鼓励、提倡,现在我们用了一个词叫“强制”,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理解成一个新的分类阶段。

强制分类有很多背景,但重要的背景也就是两个:第一,政策试点16年,成效不明显,领导、政府、老百姓、媒体都不满意;第二,在第一个背景之下,中央的高层领导就明确提出分类要强制的概念,责成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在今年年内要制定相关的政策。

所以发改委牵头,住建部配合,委托中国投咨询公司,在上半年进行了调研,组织业内专家、编制小组,在半年的时间完成了征求意见稿。在正在起草十三·五规划里面,也把那些强制分类的强制内容列入到相关部分,加以明确。有关的标准、制度、实施方案等也正在抓紧起草。

十六年的经验,我们感觉分类要在中国做好,普及,两个方面非常重要:1、经济驱动,或者讲是利益渠道;2、政策配套,要有明确的导向,这两个缺一不可。

对强制分类,跟以往我们提到的可能有几个方面的不同。

第一个特点,制度设计。我们提出的这个“强制”是带引号的,也就是原来的“提倡”到现在的“强制”,我们把强制和鼓励或者提倡结合起来,也是方案的第一个特点,它是强制+鼓励,或者讲以鼓励为主强制为辅为原则。

第二个特点,我们觉得原来都是政府站在指导者、宣传者、教育者的角度,要求小区,要求老百姓怎么做。我们这次反其道而行之,老百姓还是维持原来鼓励为主,但是把原来的施教者,变成是接受强制分类的首批责任人和执行主体,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列入强制分类的范畴。

第三个特点,我们把范围做了扩大,2000年的时候分类收集是八个城市,到去年底时候扩大到26个城市,这次我们进一步扩大强制的范围,扩大到47个城市,范围进一步扩大把分类的类容加以明确,包括有害垃圾,包括其他的至少一类垃圾要强制。

第四个特点,前面很多嘉宾讨论都讲得非常到位。原来的分类是为了分类而分类,既没有达到减量化的目的,也没有达到资源化的目的,这次我们提出三个衔接:第一,分类一定要跟整个分类回收系统相衔接;第二,分类要跟整个回收网络、市场需要相互衔接;第三,分类要跟末端的分类处理、处置系统相衔接。

所以作为最后一个特点,我们也是在配套的政策保障措施里面分五个内容,我们实际上写了六段文字,主要是对分类收集所需要的体制、机制、法制,就是政策、法规、标准,还有废止(了的以往规定),政府要投入包括渠道、管制,包括整个国家、省市、街道、小区层面都有一些明确的导向。

现在分类收集强制制度方案正在征集意见阶段,编制组正在结合十三·五的规划,进行统稿和最后几轮的修改,现在应该是已经进入第四稿的修改工作。考虑是第二次做强制分类的试点工作,肯定问题会很多,所以十三·五可以认为是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一个试点,一个启动阶段。十四·五会根据试点的情况,再进一步地调整规划政策和实施的方案。

总体而言,这次强制分类也没有包括全国所有的城市,还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位市、列入示范试点的一些城市,也没有大家最关注的个体,也就是具体的居民、老百姓列入强制分类的内容。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强制,配套的法律文件现在也不完整,所以现有的所谓的强制分类和我们原来的分类,我个人理解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要做好分类收集,可能三个环节都非常重要。第一个环节,也就是末端的实施,能不能按照分类、分流的要求来相匹配相对应;第二个环节,分类环节,可回收的资源能不能在当地有出路,并且能够产生一定的效益;第三个环节,所谓我们的源头,环卫的收集系统跟物质收银系统的联网,在十三·五期间要实现真正的融合。

益清(ICS):感谢张院长!有请陈部长继续为大家分享!

陈豹 北京环卫集团:我想接着刚刚张院长讲的来说一说。传统的生活垃圾清运网,在环卫手里面,是从垃圾楼到末端设施的;小区门内的清运,基本是由物业雇佣的清洁队来解决,按照付费制,进入垃圾楼;再生资源的回收网,很长一段时间是掌握在组织性极高的“游击队”手里的,他们很成熟,网络很健全,基本能实现小区再生资源(有用资源)的日产日清,因为他们不在乎人力成本。现在要通过垃圾分类,要实现两网融合,这一定是大方向。刚刚张院讲的强制分类方案里,也有重点体现。既然要融合,就一定要依靠一个网,那毫无疑问,环卫的那张网是最有优势的。剩下的就是怎么整合另外一张网的问题。是收编,还是通过制度调控,或者是经济成本上升对“游击队”的倒逼,使其逐渐退出大城市。

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凡是能够尝试的都去尝试。我们在北京试点了很长时间,也存在很多问题。但我想,这两个网不能脱离。

我们也在想办法解决“两网融合”的产业动力问题——如何造血:一是小区内的商业生态,但是很难;一是资源化,这个需要考虑经济半径和投资成本。

北京环卫集团一直跟中央政府、不同地方政府接触,都有一个共同的声音,就是政府该干的会逐渐明晰。垃圾市场到底应不应该过度市场化?

所以,我们推出了“大环卫、一体化”。就是从门内的分类前端-运输-末端一体化。也就是对所有城市固废的一体化。刚刚专家讲了,末端有什么样的设施,直接决定了前端怎么样的分类。是干湿分类、大类粗分,还是精细化分类?短期看,精细化分类难度较大,我们提倡干湿分类、大类粗分。

我们看瑞典,典型的技术主导型。资源化比重40%以上,焚烧比重40%以上,填埋的不足4%。它完全依靠系统么?我们研究发现,并不是。虽然瑞典有一套垃圾地下真空回收系统,但是也只是在部分城市实现了,主要是政府买单。大部分还是依靠原有的分拣中心到末端设施。我们也在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短期内,一定是一个多元化模式共存的,谁能解决经济动力,谁能解决经济半径,谁能影响政策落地?恐怕这就是关键。

益清(ICS):再次感谢陈部长!专业面前人人都是学生,难题当下你我都有想法,感谢大家的到来!本期是我们沙龙举办以来嘉宾讨论最多的一期、干货最多的一期!再次隆重感谢六位嘉宾的精彩分享!

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财富!相信会有更多的物业同仁、社区居民、民间组织看到垃圾智慧分类的价值和意义,共同努力创建更美好的家园!

今天我的主持到此结束,下面把时间交给大家自由交流。(未完,转到若干个垃圾智慧分类案例分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