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
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是一个让物业服务更有价值、更有尊严的全新课题,也是物业管理行业必须选择的转型升级发展之路。郑州市物业管理行业共有物业服务企业1300多家,一级资质企业40家,二级资质企业105家。服务住宅小区4400多个,物业管理面积1.9亿平方米,从业员工15万人。在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中,物业管理行业既面临叠加机遇,也存在压力挑战。郑州物业人有变压力为前进动力的锐气,有变挑战为升级蝶变的智慧。积极投身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实现创新发展、特色发展、转型发展,是郑州物业管理行业开拓新境界、引领新常态的光荣使命。
一、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面临的机遇
1.国家大政策方针引领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
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随着“一带一路”经济带的贯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兴起,互联网+利好不断释放、进程不断加快、热点不断聚发、领域不断拓展。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将形成一大批新的投资热点,催生大量的新型消费。
2.居民生活提升要求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家务劳动社会化、家庭消费多样化、家庭生活品质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业主对居家养老、小儿托管、社区食堂、健康服务、社区商务、租售管理、资产管理等多元化、个性化服务产生了新的广泛需求,需要物业管理通过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拓宽服务内涵,延伸产业链条,融入现代元素,以便捷、周到、丰富的服务,不断满足业主日渐增长的需求。这是一个变革的、服务领域大规模转型升级的新时代。你不抓紧改革创新,就会有人跑过来与你争夺地盘和业务。别人通过网络技术和科技手段打造的成本优势,随时会抢走你的饭碗。你放慢转型升级、延伸服务的挖掘和商业平台的开拓,那些离我们最近的信息咨询、房屋中介、居家养老、电子商务等升级版社会需求所展示的巨大盈利空间,就会被别人抢先占领,只能捧着金饭碗要饭吃。
3.信息技术发展助推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业态变革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的历史性交汇,为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提供了新动力;实现郑州物业管理由大变强、提升行业竞争力,对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提出了新希望;由市场决定科技发展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对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提出了新挑战;国内外科技创新的大趋势,对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提出了新方向。依托网络技术建立的涵盖顾客服务、物业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在线学习、知识管理等方面的IT系统平台,正改变着传统的物业管理运作模式,推进物业管理向技术密集型、服务创新型转变。
4.企业生存困境倒逼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
近些年来,物业管理成本随着物价指数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一直“居高不下”;而物业管理费却十几年来“居低不上”。物业管理劳动密集型的现状,限制了行业未来的发展,传统的以物业费为主营收入的盈利特点,决定了行业的经济运营和盈利空间过于狭窄。如果我们还单纯依靠物业服务费这一亩三分地过日子,日子就会越过越难。当前物业服务企业面临的困难源于大环境,一味等待外部环境的改善是没有出路的,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企业要发展,转型升级是最好的选择,空前的挑战孕育着物业服务企业新的发展机遇。所以,眼下正是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的重要契机。大浪淘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坚定地走好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之路,是物业服务企业摆脱困境的必然趋势。
二、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存在的挑战
1.思想认识存在差距
面对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这样一个新的事物、新的理念、新的实践,一些物业服务企业还在坐等观望、视而不见。思想观念不适应创新的要求、内部结构不适应创新的布局、经营机制不适应创新的走向、管理水平不适应创新的大势。对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是扩大行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企业利润增长和经营模式转换的重要支撑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借助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的东风实现企业大提速、大转型、大升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不够高涨。面临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时代快速到来的大潮,对创新“怎么创、创什么”还茫然无措。
2.规划匹配存在不足
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既是一个新生事物,又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但我们现行的一些政策还不完善、不系统,条件设置比较固化,跟不上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一日千里”的发展需求。上下各级之间、部门单位之间、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还没有完全形成齐心协力推进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的浓厚氛围。一些政策虽有好的立意,但在落实上有不到位、缺位、脱节的现象。虽然在理论上都认为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很重要,但在具体落实方面,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不匹配”“不联动”“空白多”等痛点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3.人才队伍存在短板
由于人口红利给物业管理行业带来的利好已经结束,目前物业服务企业普遍感到用工荒、招工难、引不进、留不住。一些物业服务公司因为拿不出合理的工资待遇,很难招到合适的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技能人才。物业服务企业人才现状突出的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传统的继承型房产管理人才多,掌握智慧物业信息化技能人才少;二是单功能技术人员多,多功能复合型人才少;三是初级管理人才多,高级管理人才少。企业存在着物业从业人员急速增加与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专业人才缺乏之间的矛盾。从高校大学生就业意向调研情况看,近几年来,选择物业管理行业的大学生排名连年靠后。“物业管理公司是座桥、干上一段就跳槽”的思想,严重影响企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增加了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的难度。
协会建设存在困惑
政会脱勾后,由于后续衔接出现空档,协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上转下不转,身转头不转”。如局级的一些职能转移了,但在相关项目上报审批过程中,省市的一些对口部门却不认可。二是“相互不连转、上下不共转”。如一个部门职能转移了,但其他部门没有同步跟进,部门之间缺少联动,甚至出现孤掌难鸣的情况。三是“有关部门不想转、具体办事人员不愿转”,一些职能部门存在着“等等看、舍不得、不敢放”等心态,成为职能转移的瓶颈。地方协会生存压力猛增,存在着规模偏小、企业实力较弱、代表性不强的难点。虽想在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上多办事,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抓好引领带动,让行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1.以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引领
在市房管局的指导下,郑州市物业管理协会联合郑州移动、河南联通、亚信科技、郑州银行、河南业主之家互联网信息服务公司等6家共同建设了“郑州市智慧物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推出了物业管理系统、400客服中心、手机客户端、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产业联盟商品交易以及电子政务投票使用维修资金等6大系统。搭载郑州银行物业通银行卡,整合“绿城通”功能,提供水、电、气、暖、通信、宽带、有线电视、物业费、公交、地铁、出租汽车、公共自行车、城际铁路等金融支付和增值服务。平台自2015年7月上线运行以来,已在30多个企业的70多个项目使用。企业和业主反响很好,业主的活跃度逐步提高,平台运营的功能日趋完善。
2. 以强化舆论宣传为推动
为加快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协会在强化舆论宣传上做了大量工作。2014年8月召开了“郑州市物业管理转型升级理论研讨会”,时任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的谢家瑾女士,到会作了《行业转型升级工作报告》。2016年3月,协会举办了“郑州市互联网+智慧物业创新论坛”。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物业管理处处长陈伟,在论坛上作了《抬头仰望灿烂星空,不忘脚踏行业实地──网络技术·资本市场与物业管理》的精彩报告。协会还宣传了领域、天成、永威物业三个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先进典型,起到了“点上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郑州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和人大代表视察永威物业的智慧物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后高兴地说:“协会推出的永威物业智慧物业信息化,是个好典型。要大力推广郑州市物业管理协会智慧物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经验,让业主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温馨的服务。”新华网、大象网、《中国物业管理》杂志、河南电视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大河报》、《东方今报》、《河南商报》、《郑州日报》、《郑州晚报》、郑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聚焦郑州市物业管理协会,集中报道了行业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的先进经验。
3. 以提高服务品质为基础
中央多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生产要素的配置更符合市场规律,提升企业竞争力,焕发企业的活力,以提供更多更好的能够激发、引领、满足消费需求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产品的优质提效,更是服务的优质提效。协会在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中,针对行业点多、面广、战线长的特点,推行了网格化管理模式。按照就近组织、方便管理的原则,对全市1300多家物业服务企业,划分了6个大区、33个大组、100个小组。发挥协会副会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单位的骨干带头作用,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活动组织网络。制定下发了《郑州市物业管理协会会员企业诚信自律百分管理考核办法》和《会员企业诚信自律百分考评评分细则》。在全行业开展了“服务品质提升年”活动,举办了郑州市“希望之星杯”物业管理知识竞赛。树立了物业服务设施设备(专项)管理样板21个、物业服务档案管理样板10个、物业园林绿化管理样板8个。涌现出服务品质提升年优秀组织单位45家、先进企业80家、先进工作者102人、优秀诚信企业49家。
4. 以强化协会自身建设为支撑
一个协会从筚路蓝缕到康庄大道,并不是像汽球一样吹起来的,而是靠脚踏实地的工作干出来的。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需要协会有更大作为。一是做好政府职能转移承接工作。成立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联席组织机构,研究拟定明确的具体转移项目、方式,对投入的资金、协会提供的服务类别、数量和标准等要素给予明确的规定。形成授权、委托或购买服务等职能转移的“使用手册”。二是每年办几件“党政关心、企业盼望、社会关注、协会所能”的大事,不断提高协会的地位和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引导秘书处向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一支有着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着共同理想、精神蓬勃、敬业向上的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秘书处工作队伍,为互联网+智慧物业信息化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
本文为《现代物业》、 设施管理网(cnfm2001.com)联合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xdwyxmt@126.com。